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者调查|福岛核辐射值新高暂不影响全日本,废料处理是关键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佩 于潇清
2017-02-15 20:3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部发现黑色堆积物,可能是核事故中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残渣。

近日,关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探测出核辐射最高值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沸腾,甚至是外界的恐慌。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9日称,根据分析推断,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部最大辐射值达每小时650希沃特(Sv,辐射剂量单位),超过月初推测的每小时530希沃特,再次刷新了反应堆内部辐射情况的最高推测值。这一推测值意味着,人若暴露在这种辐射中,几十秒即会死亡。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部的苏珊娜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IAEA的角色与使命是协助有关国家履行保障核设施安全的职责,机构也已经应日本政府方面的要求,对其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她表示,关于日本福岛的核安全问题,最好从日本方面获得最新消息。

东京电力公司媒体交流组的半田有佳子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对比之前每小时73希沃特,最近的一系列数值确实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但是我们也探测发现,在2号机组反应堆外的辐射值并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残余的高辐射核燃料是被封存在二号机组反应堆内的。因此,目前对于此高辐射值不应过度担忧。”她力图打消外界的疑虑。

但考虑到从6年前福岛核事故发生之日起,东电就多次出现信息公布不及时、不完整的情况,这一表态的可靠性仍值得进一步调查。

就此,受访的多位中国专家的共识是,最高辐射值出现在2号机组核反应堆的内部,目前对于日本境内的核辐射数值并无直接影响。但日方未来对核残余燃料的处理,将决定核辐射是否会影响到日本及周边。“如果安全壳内熔化的燃料已经烧穿底层的混凝土结构,将会影响到当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核政策项目研究员赵通表示。

派机器人实地检测发现新问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受损,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1-3号机组出现堆芯熔化。也就是说,2号机组堆芯熔化,在2011年核事故发生之初便已确定的事实。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月30日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部发现黑色堆积物,这是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发现疑似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残渣痕迹。分析称,这些黑色堆积物可能是核电站堆芯熔化后从破损的压力容器底部流出的核残渣。

东电公司随后透露,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拍摄到的图像经过分析显示,其内部空间辐射量推算为最大每小时530希沃特。2月9日,这一数值又增加到了650希沃特,再次刷新纪录。

共同社的报道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恐慌。“每小时530希沃特的辐射量就足以在数十秒内致人死亡。”报道称,这个辐射量在两小时内会使深入反应炉拍摄图像的机器人停止运作。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核政策项目研究员赵通对澎湃新闻分析说,最大辐射值的出现仅是一个新的发现,而不是一个新的事实的产生。“从技术上层面讲,福岛核燃料熔化之后一直在腐蚀反应堆底层,是过去几年以来一直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由于日本方面最近有能力派机器人去实地检测而得出的新发现。”

赵通认为,目前核反应堆内辐射最高值的出现并不会导致日本全境处于高核辐射的影响之下。

国内一位从事反应堆热工安全分析的匿名学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如果在调查过程中有屏蔽,将辐射物质隔离,对周边环境应该是是没有影响的。”他告诉澎湃新闻说,“就像国内的核电站的结构一样,虽然局部数值很高,但如果压力容器和安全壳能有效地把辐射物质包在里面,就没有影响。”

未来有无危害,残余核燃料处理是关键

尽管目前局部的高辐射对外界空气中的辐射值影响很小,但学者们同时也指出,如果在核反应堆报废后续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残余的核燃料,仍旧存在着一定危险。

“封存在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熔化的燃料,目前仍然不知道是否已经烧穿底层的混凝土结构,在没烧穿之前对当地地下水、土壤等威胁很小。“赵通说,“但是烧穿之后,也许会影响到当地的土壤和地下水,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特别慢性、长期的过程,而对于大气的影响则会更小。”

对于日本当地民众而言,相较于福岛2号机组内出现的最高核辐射值,他们显然更加关注核污染对于当地土壤和水源的长期影响,而一些新的变化最近也在悄然发生。

来自东京的日本学生柴田对澎湃新闻表示,虽然自己会购买福岛的产品,但是自己的父母基本不会购买。他还注意到,此前福岛产的东西曾低价被售出,但是最近在市场上都看不到售卖产自福岛的东西。

这一点得到了一名在大阪研究灾后重建的中国留学生的印证。他告诉澎湃新闻,日本蔬菜基本都会标注产地,但是最近很少在市场附近看到产自福岛的产品。

对此,身处漩涡之中的东京电力公司竭力打消外界的疑虑。2月13日,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公开了2011年“311东北大地震” 后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并组织媒体记者乘坐大巴进行参观。

该公司媒体交流组半田有佳子子向澎湃记者表示,公司在处理2号机组反应堆残余核燃料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正确处理的相关规则。在对核反应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将采取相关隔离措施,保证空气的单向流动,即因压力差的原因保证空气只能从外界进入到反应堆内,但是反应堆内的空气则不能反向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东京电力会在网站上公布反应堆外测算的相关辐射值,目前来看还没有发现显著变化。”她说。

至于残余核燃料对附近水源的影响,在中国国内从事反应堆热工安全分析的匿名学者表示,关键是看放射性物质、废水是否被排在海里,而目前来看仍然不明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日本方面出具的官方数据和说明来判断。

东电公司面临“史无前例挑战”

在及时公开信息方面,运营福岛核电站的东电公司的确存在被人诟病之处。在发生核事故之初的两个月里,东电公司拒不对外公布反应堆“堆芯熔化”,代以明显弱化的“堆芯损伤”表述。

当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曾向外界透露,在他亲往日本与当时的日本领导人会晤之后,日本政府才提供了更多事故信息。

有了解情况的匿名消息人士也在私下场合对澎湃记者表示,此前曾有美国政府官员在非正式场合中表示日本政府可能掌握着较之公布数据更多的事实真相。

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位于日本东京的地区办公室寻求质询时,该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总部已经有要求,所有有关福岛核电站的采访,全部需要上交至总部的公共关系部门进行统一回答。

该机构总部媒体与公共信息办公室的苏珊娜则回应称,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帮助国家个体实现核安全的机构,关于日本福岛的核安全问题,最好从日本方面获得最新消息。

澎湃新闻搜索发现,目前在东京电力公司的官网上,对于整个作业的过程都进行了公开。作业的相关视频、文字和出具的报道皆可以获悉。

不过,通过统计发现,从上月底首次发现核燃料残渣痕迹以来,东电公司对于福岛信息的公开频率较之前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而在去年,则经常出现隔周更新消息的情况。“日本的管理监控体系是相对完备的,自己国内的民众对此问题也非常关心,在民众监控下,日本政府对于当地还有日本全境各种污染的监控是比较完善的。”赵通表示。

“发现最高辐射值之后,我们面临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我们将通过更多的调查获得更加完备的消息,并逐步认真地推进相关工作,以防止核泄漏。”东电员工半田有佳子说道。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