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汉市委书记谈作风:老问题没根本解决,又现“新衙门作风”

禹伟良、田豆豆整理/人民日报
2017-02-16 05:50
舆论场 >
字号

日前,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就一些单位、干部“慵懒散慢”问题提出批评,他表示,当前武汉市机关中出现了一股“新衙门作风”。

人民日报2月16日消息,作风彰显形象,作风成就事业。现在,武汉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绘就,天时地利已俱备,关键在于“人和”,在于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提起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近年来,武汉市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一些单位、一些干部作风老问题还没根本解决,又出现了“新衙门作风”。

服务不到位。机关“门难进、脸难看”现象明显少了,但“只微笑不办事”的问题增多了;“吃拿卡要”明显少了,但“不贪不占也不干”的现象增多了;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了,但“小鬼难缠”的问题反映增多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进取不积极。有的安于现状,盲目乐观,“庸懒散慢”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习惯用老思维、老套路、老办法抓工作,缺乏改革创新的理念思路和能力魄力。

工作不落实。有的出台政策照着上级依样画葫芦、上下一般粗,缺乏针对性,不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干工作只满足于开会、出文件。有的不愿直面问题,不敢“啃硬骨头”。有的只注重项目审批、资金分配,而忽视事前调研、事后监督,导致公共资源配置失效,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担当不主动。有的当“太平官”,怕担风险不愿改革,怕出事宁可不干事,即使有上级文件要求,但没有实施细则、会议纪要或领导批示,就拖着或顶着不办。有的习惯于跟国有企业打交道,遇到民营企业躲着走,没有建立起“亲清关系”。有的当“隐身人”,工作把关不严,依赖“处长当政”,管理下属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上述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单位、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危害不小,是阻碍武汉赶超发展的“绊脚石”。

基层和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就是机关作风建设的主攻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要求和市党代会部署,从领导干部带头抓起,从确保重点工作落实抓起,从优化审批制度抓起,从群众关注热点抓起,从正反典型抓起,打好机关作风建设组合拳,扫除机关作风之弊。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要有制度作保障。要实行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并重,形成一套务实管用的机制,实现严管干部与关爱干部相统一、正风肃纪与调动积极性相促进。

建立评议机制。要创新“互联网+评议”模式,实施全民大数据评议工程。连续两年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对其主要责任人要就地免职,对主管部门分管领导要进行问责。

建立问责机制。要抓紧制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问责暂行办法,设立招商引资投诉处理中心,对损害发展软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对反映审批问题的必查,对项目迟迟不落地的要督查,对投资业主撤回在武汉投资的要倒查。

建立免责机制。市委出台《关于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施办法(试行)》,列出容错免责清单,为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担当负责,为改革创新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建立激励机制。市委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试行)》,把“官帽”用于激励干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对三年内考核没有一次被评为优秀单位的,其主要负责人不得优先提拔;对三年内没有一次被评为优秀干部的,不得优先提拔,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原题为《新衙门作风是发展的绊脚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