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盗了太平公主的宝盒:唐代小说背后的寒食祭扫、胡人墓祭

朱红
2017-04-03 11:1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神探捕巨盗:一次不寻常的寒食祭扫

唐代牛肃在他所撰写的《纪闻》一书中讲了这么个故事:

武则天曾经赏赐给太平公主两盒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公主将其藏在库中,等到一年多后取出一看,才发现盒中宝物被盗,空空如也……

堂堂公主府内竟有胆大毛贼如此来去无踪,太平公主急忙上报母后,武则天勃然大怒,命令洛阳长史速去查办:倘若三天抓不到盗贼,唯你是问!

长史慌了,催促手下两个主事的官员:如果两天内抓不到贼,便是死罪一条!

县尉掉头呵斥下面的小吏:要是一天之中抓不到盗贼的话,那就等死吧!

满心恐惧又无比绝望的小吏计无所出,游走于京城街头,途中恰巧遇见湖州别驾苏无名,大喜过望,恭恭敬敬地将之请入县衙,禀告上司说这下可有救了!原来,苏无名擒拿盗贼非常有名,据说贼遇上他,就没有能漏网的呢。

对于县尉和长史的一路请求,苏无名倒也并不推辞。他在面见武则天时要求不能局限时间,另外将两县所有捕贼人手都由他调遣,一试身手,需要几十天就好。天后同意了。

一个多月后,正逢寒食,苏无名召来所有吏卒,将其十人、五人一组,分派到城东门和北门等候,命令他们如果见到胡人十来个一起,穿着丧服,相随到北邙山的,就跟踪报告……不久,果然就有情况。再问跟踪者见到的情形,回复说那群胡人来到一个新坟前设奠,却哭而不哀,撤奠后还绕着坟冢巡察一番,相视而笑。无名听后大喜,说可找到了!他派人将胡人悉数捕来,并打开墓冢,但见棺材里面满满的,正是公主丢失的宝贝。

武则天问苏无名是如何才智过人,发现这些盗贼的踪迹呢?苏回答说,自己不过是了解贼性。当日到洛阳之时,正巧遇到这群胡人出葬,知道他们是贼,却不知道赃物被藏在哪里。“今寒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贼既设奠,而哭不哀,明所葬非人也。奠而哭毕,巡冢相视而笑,喜墓无损伤也。”他说,如果当初一味急着追捕,想必胡贼会取出宝物夺路而逃,正因为用了缓兵之计,他们才没有将墓中的珍宝带走。

武则天的重赏是预料中的事情。对于苏无名来说,寒食日在城外等着将盗贼一网打尽,显然也在他预料之中——寒食扫墓理应悲伤,盗宝的胡人却相视而笑,因此让他瞧出了破绽。

据学者考证,写这一故事的牛肃生于武则天神龙(公元705年-707年)前后,主要活动于唐玄宗时期。他所编撰的《纪闻》,为《新唐书·艺文志》所记载,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纪闻》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作者说书中内容是记录他本人所闻,为“纪实”之作,但从这一皇家珍宝失窃案里刻意之编排和夸张的细节,我们不难读出故事背后作者的匠心。

苏无名神乎其技的捕贼术,是作者基于唐人寒食出城扫墓习俗而安排的桥段。

文中提到的北邙山,为秦岭的一部分,苍苍茫茫,横亘于洛阳城北,为历代陵墓所在地。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北邙山》有云:“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唐人出洛阳城,在北邙山上累累高坟前上演生死离别,而寒食之际的上墓拜扫,是最有特色的一幕。

寒食祭扫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

“寒食上墓”一词,在唐代官方文书中,最早见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四月十五日的诏敕:“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有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檟,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仍令州县捉搦,勿使更然。”在这一诏敕中,朝廷明令禁止的行为有:父母刚刚过世,不遵礼守孝,仍举办婚嫁之事;送葬的时候,彼此嬉笑欢饮,喝得酩酊大醉;此外,寒食上墓拜扫的时候,满怀欢乐,毫无悲容——这些举止都应禁断,并且诏敕还要求地方州县对不合规范者加以惩罚,以避免再犯。

而到了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四月二十四日,玄宗下诏曰: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哀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常式。

这一段文字,则非常清晰地说明了唐代寒食上墓习俗兴起的缘由与官方对寒食拜扫应有礼仪之规定。

所谓“礼经无文”,指的是寒食上墓习俗不见于前代礼经,“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则说明了这一节俗是在发展中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一种新兴的风俗。释道世所撰《法苑珠林》中,“王甲”条下有云:“隋大业中,洛人有姓王者……寒食日持酒食祭墓。”这与玄宗所谓“近世相传”相吻合,或许可以推测寒食上墓这一习俗,早在唐前已经存在。不过,将寒食扫墓的礼仪给出官方的规定,并写入法令,则是唐玄宗的创举。

唐玄宗说“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哀思?”道出了寒食上墓之所以为统治者所接纳,是为了舒畅人情,以展孝思。而施行的对象,诏敕明确指出为士庶。为什么士庶会成为寒食上墓习俗特别指明的对象呢?笔者以为这与唐代的庙寝制度是有关的。

所谓庙寝,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礼记•月令》说:“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唐代儒学家孔颖达解释: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天子的称陵庙,而官人依据制度所建立的称为家庙。《唐六典》这一行政法典规定,凡是官爵在二品以上的可以有家庙四座,五品的三座家庙,而六品以下至于普通百姓,就没有可以祭祀的家庙,这是根据开元七年令所定的。而开元十二年,关于家庙的规定有了变动:一品、二品官员有四庙,三品有三庙,五品有二庙,嫡士一庙,而普通庶人仍然只能祭于寝。(《新唐书•礼乐志》)从这两条关于家庙制度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等级的区分,士和庶人曾经存在不能庙祭祖先的情况,这正如玄宗的诏敕中所云“士庶有不合庙享”。于是,在维护礼制的前提下,玄宗将寒食上墓作为弥补人情的方法,使得士庶阶层对祖先的祭祀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他将这一“浸以成俗”的“拜扫礼”纳入传统礼经的范围,使节日习俗合礼化。

在开元二十年九月下令颁行《大唐开元礼》之后,北邙山的寒食拜扫,应该是这样的仪式:寒食前一天,墓地的管理人员即在墓地南面的百步道上,准备好修剪草木的工具,另有赞礼者为第二天来扫墓的主人及来者准备位次。寒食当日,扫墓的主人到了之后,改穿公服以示尊敬,如果没有官职的则穿常服。赞礼者唱:“拜两拜——”,主人以下都拜两次。接着扫墓者被引导到茔南门内,环绕三周,以示哀悼。坟茔外如果有荆棘蔓延与荒草相连,须随手剪去,不能用火烧。这些事务完成以后,赞礼者将引导主人和来宾回到茔门外的位置,再次拜两拜。

这是开元礼中寒食拜扫礼的仪式。此外,玄宗的诏敕还特别强调,茔南门外的奠祭结束后,将供奉的奠品撤下,扫墓者去别处饮食,不得作乐。

这么看来,苏无名破案故事里的胡人,还真是遵循了设奠巡冢的寒食拜扫礼要求。他们奠扫后的那番相视一笑,《纪闻》的作者借苏无名之口,将其解释为墓中无人、珠宝无损而笑,这与扫墓时悲伤难抑的人情常理相违,因而将其作为胡人行为的破绽和主角断案的依据。

但可以一问的是,唐人寒食扫墓时,都有那么悲戚吗?

解读小说故事背后的历史细节

从上文所引用的诏敕来看,需要禁断的,恰恰是士庶寒食扫墓时多有欢乐的景况。而在唐人的来往书信中,我们也可以读到寒食扫墓之际人们的情感。敦煌文书《新集书仪》(伯三六九一)中即录有“寒食相迎屈上坟书”:

景色新花,春阳满路;节名寒食,冷饭三晨。为古人之绝烟,除盛夏之炎障。空携渌酒,野外散烦。愿届同飨先灵,已假寂寞。不宣,谨状。

而答书作:

喜逢佳节,得遇芳春;路听莺啼,花开似锦。林间百鸟,啭弄新声;渌水游鱼,耀鳞腾窜。千般景媚,万种芳菲;蕊展红娇,百花竞发。欲拟游赏,独步牺(奚?)之。忽奉来书,喜当难述;更不推延,寻当面睹。不宣,谨状。

寒食相迎书,指的是寒食节日一方相邀的书信。据其文字,所谓“愿屈同飨先灵,已假寂寞”指的是邀请另一方同去上坟祭奠,以解除自己独游的寂寞,而答书中对于春景烂漫的一段描写,真是表达出了“喜逢佳节”的所见,信中充满了对明媚春景和携友出行的期待:他们带着美酒,相邀游赏,去野外散烦。“忽奉来书,喜当难述”,可以想象寒食扫墓之际,面对郊外春色,唐人心情的愉悦。《开元礼》所规范的时间是盛唐,这里的书仪写作年代为晚唐,从信中“欲拟游赏”可知寒食上坟的重要内容即是游乐,由此可见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编入常式的所谓“不得作乐”,大概在民间一直未得到实际的推行。对逝去亲人追念的悲伤,与人世间春光无限所带来的喜乐,交织在唐人寒食扫墓的心中。

所以,在牛肃编撰的这个破案故事里,如果在游春扫墓的人群中,有人并没有悲怆满面,甚至相视一笑,也相当可能,不是吗?

英藏敦煌文书S.5636中的《寒食相迎书》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这故事里的盗宝者是胡人。根据荣新江教授等的研究,唐代的胡人多为伊朗系统,既指波斯人,也指粟特人。现有的考古发掘,如北周时安伽、史君、康业等粟特人的墓葬显示,他们改变了原有火葬等习俗,而采取了以汉人坐具围屏石榻等为葬具的形式,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而在唐代笔记小说中,与珠宝相关的“胡人”,则更多涉及波斯商贾,比如有不少胡商识宝、买宝的故事。曾有学者提到:《太平广记》中“李灌传奇”讲到波斯商人死后,亦如汉人一样“买棺葬之,植木志墓”,还有“李勉传奇”中波斯商胡的儿子,也是发其父的墓,才取走那件传国宝珠的,这说明那些波斯商胡死后,都已经按照汉式,以棺椁埋入墓中。不过,若仔细推敲这两个传奇故事,会发现原文其实说的都是孤身一人的波斯商死后,由汉人来埋葬他、料理其身后事的,因此采用汉式墓葬自然在情理之中。换而言之,这两个传奇故事并没有说明波斯商人主动选择采用了汉人的墓葬方式呢。倒是在牛肃的《纪闻》中,这个胡商盗宝故事里的苏无名说:“今寒食拜扫,计必出城”,一个“必”字,可以推断得知寒食出城扫墓对于当时的胡人来说,是必然会遵循的习俗。虽然故事是牛肃写的,不过故事发生的背景一定是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倒可以佐证当时民众对于寒食扫墓习俗的接受程度,这其中也包含了外来的胡人。

在小说与史实之间,这种若隐若现的关联,也大概是我们解读这个北邙山上寒食扫墓所破解的皇家珠宝被盗故事最有趣的部分吧。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