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济南书记:郑州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刺激

“金水河观澜”微信公众号
2017-02-20 22:21
中国政库 >
字号

王文涛 资料图

济南心急火燎,因为看到隔壁郑州正如火如荼。

——这是近日山东省两会期间,许多隔岸观火的媒体的一致论调。

事情的缘起,是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山东省两会上建议要举全省之力实施“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实现跨越发展。

为了论证自己建议的合理性,王文涛拿郑州举了例子:“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还包纳了山东两个市。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间塌陷。”

王文涛说,分析郑州、合肥、武汉、长沙、成都,这些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这就触到了媒体的爆点。一时之间,说“郑州让济南不淡定”的有之,甚至煞有介事分析“省会优先”战略的亦有之。

诚然,就事论事的话,王文涛包括兴奋的媒体们都是把郑州作为正面典型来说的。但小金并非得了便宜还卖乖,只是想较个真儿:郑州乃至河南近年取得的成绩,真的是王文涛和媒体们说的所谓“举全省之力”优先发展省会的结果吗?所谓“强省会时代”、“省会战略”的说法,究竟是否靠谱?

“再多群山,也不过是山丘”

事情还是要从王文涛在山东省两会上的建议说起。

王文涛表示,山东作为经济文化人口大省,有值得自豪的“三个一”:GDP过一万亿美元,人口近一亿,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刚刚公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GDP百强,山东有15个城市入围,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

他同时指出,山东也有一些遗憾,或者说尴尬:在2016年中国城市GDP前十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十名和中国城市人口净流入前十名“三个top10”上,山东无一上榜。换个角度,刚刚公布的2017年春运抢票热度最高的十大城市也与山东无缘。这说明,“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

王文涛进一步强调说,作为省会,济南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北面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面则面临着南京、合肥这些城市的强劲压力,西面的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

最后,王文涛的结论,便是前文提到的,郑州、合肥等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方能铸就如此辉煌。

他的论断似乎也能得到一定的数据支撑。

根据2015年的数据,河南的GDP是山东的60%,但郑州占到河南全省的19.8%;安徽经济总量是山东的三分之一,而合肥占到安徽的25.7%;此外,武汉占全省37%、长沙占全省29%。相对地,济南还不到9.73%,这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中是倒数第一。

这就又牵涉到了一个省会城市“首位度”的概念。

人们一般将省会城市占全省GDP的比重称为“省会经济首位度”,这个指标能反映省会对全省经济的影响力。省会经济首位度提高,说明省会的经济增长快于全省总体水平。

而近年来,有财经媒体统计,GDP增速最高的10个省份中,安徽、湖南、湖北和河南4个省份的“省会首位度”有明显提高。

相形之下,“群山无峰”,似乎确实是山东经济的一个痛点,也成为其“举全省之力”发展济南的动力所在。

从山东媒体的诸多报道来看,王文涛的提议在民间呼声还是很高的。毕竟,省会是一个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一个省连省会都被人忽略,再多群山,也不过是山丘。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小金曾看到一位山东自媒体人这样写道:“举全省之力实施省会战略”,不是盲目贪大,更不是没有理性,恰恰是理性思考的战略计划。在许多省早就已经这么做,而且大多做得很好,或许,只是很少有人敢这么说而已。

不知道他说的那些“不敢这么说”的省份里是否包括咱们河南。

小金粗略检索,发现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文件或者书记省长的讲话中,明确表示要“举全省之力”做的事情目前有两件:一是要“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语出省委书记谢伏瞻),二是要“举全省之力建设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语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至于“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郑州”,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真的是河南“不敢”这么说吗?小金认为,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不能这么说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准确的,与郑州乃至河南的发展现实并不相符。王文涛在山东两会上的一席发展感言,虽然是褒义,但确实让郑州躺了枪。

诚然,“米”字形高铁、河南自贸区、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大批“国字号”战略,无一不是围绕着郑州做文章。郑州的“带头大哥”地位,省内城市几乎无一可撼动。而且在目前已获批建设的七大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是唯一一个副省级以下的城市,这再次让郑州大出风头。

然而这所有种种,都只是在发展郑州吗?检索过往报道不难发现,无论是官方的文件、讲话还是地方主政者访谈,提到这些规划,无一不谈的两个字便是“带动”,用一个龙头,带动整个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均衡发展。

同样地,上文提到的河南要“举全省之力”去做的两件事,也都是“均衡发展”的题中之义。

那么为什么总是郑州呢?答案也很简单,它不仅是省会城市,还是极具交通优势和发展潜质的省会城市,提高郑州在全国的竞争力,吸引产业和人才转移,从而拉动本省经济的整体持续增长,才是河南的发展之道。

因此,如果非要给郑州安一个类似于“举全省之力”的名号,小金认为,没有比电影《蜘蛛侠》里的那句著名台词更合适的了:“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王文涛的两会建言在省内有多大拥护,省外就有多少质疑。当然这也不意外。

在一个千帆竞发、抢前争先的时代,一个省会城市希望做大做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应当得到祝福。但由省会自提“省会战略”,亮明要“举全省之力”的,在国内并不多见。举全省之力去做大做强一座省会城市,恐怕会造成对其他城市的不公平。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益于全省发展,目前也缺乏理论与实证的支撑。

因此,济南的发展需要政策、规划和土地方面的支持,或许有其实际痛点,如果是合理要求,也理应获得支持。不过,若是地方动辄举全省之力实施“省会战略”,就值得商榷。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讲,经济总是在不平衡中发展的,率先发展某些地区也确然能创造增长动力。假如平均用力,中西部的城市发展水平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会非常大,对企业和人才都难有吸引力,而率先发展省会城市,可以缩小省会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其实正是这几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现在中西部这些省份也将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运用于本省的经济发展。

不过,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是否可持续,关键又在于能否促进平衡,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中西部率先发展省会或中心城市时,应当以拉动其他城市的发展作为目标,否则就不能真正拉动本省经济的持续增长,省会城市的发展也会难以为继。

从这个意义上说,“省会首位度”的提高,也应该是适度的。呼吁“省会优先”发展战略的呼声,也应当更为理智。

想起李宗盛唱的:“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不管怎么说,济南的发展焦虑都是可以理解的。郑州近年不也是奋起直追、只争朝夕吗?比起什么“举全省之力”的豪言壮语,这样的发展劲头和势头,才是最能给各行各业振奋和提气的。 

(原题为《山东开两会,郑州咋就“躺枪”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