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睡不着丨这部讲述抢银行的电影毫不激烈,但惊心动魄

阿树树
2017-03-01 22:1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

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注:本文有严重剧透

《赴汤蹈火》是去年上映的小成本美国片。在颁奖季的角逐中,总需要几个陪跑,衬托如《爱乐之城》这类种子选手的光芒。《赴汤蹈火》在金球奖里获得了几个提名,甚至也在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中占据一席。虽然始终获奖无望,总算证明了艺术上还算有点特色。

本片内容非常简练,说的是一对地道的德州牛仔兄弟抢银行的故事。抢银行是美国人最热衷表现的一类题材,从新好莱坞的开山之作《邦妮和克莱德》,或是1990年代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的经典对峙《盗火线》,都获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成功。主人公们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或是最终英雄陨落的壮志未酬,都能引发观众或崇拜或感慨的情绪激荡。

《邦妮和克莱德》和《盗火线》海报

2000年后,随着动作惊险片越来越转入美式漫画上天入地的打斗,单纯抢银行的暴力刺激已经不足以支撑动作片的核心。表现银行劫案的影片于是更为朴实化,成了表现不同地域环境描写不同人物最好的舞台。

2010年,在好莱坞已经快混不下去的本·阿弗莱克凭借着自编自导的《城中大盗》,重又跃上一线男星的舞台。那是一部以波士顿为背景,描写城中青年洗劫银行的影片。波士顿是美国建国时就有的港口城市,大量爱尔兰和意大利移民构成了城市的基础——大约相当于我们沿海的广州或东莞。近几年波士顿经济衰退,失业率严重,青年们或外迁寻找出路,或留在家乡无所事事,只能干些打家劫舍的营生。《城中大盗》如果按马列主义文艺观来鉴赏,就是一部塑造“典型环境”,突出“典型人物”,揭露了“资本主义腐朽”的批判现实的好片。

《城中大盗》海报

可惜我们对于在银幕上表现“抢银行”总是讳莫如深,所以不仅没有引进,甚至对于此类题材国产片的拍摄角度也诸多限制。曾有贾樟柯《任逍遥》描写两个小青年抢劫乡镇储蓄所的故事。去年《火锅英雄》则另辟蹊径,跳出从劫匪视角出发的老路,把见义勇为的路人作为主角,为抢银行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洋洋洒洒,是为了说明“抢银行”在文艺创作的世界里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无论是波士顿的“城中大盗”,或是《火锅英雄》里“洞子火锅”引发的密道,抢银行的方式、团伙构成、办案手段等,都与一地具体的风土人情密不可分。有一千个城镇,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抢银行”故事。从民风民俗的角度欣赏,而不是只追求惊险情节,才不会辜负了编导演创作时的煞费苦心。

《赴汤蹈火》海报

《赴汤蹈火》体现了浓浓的德州风情。即使没去过德克萨斯,观众也能从影片展现的辽阔农场、人物执拗硬朗的个性中体会到德州彪悍的民风。与其说这是一部表现银行劫匪英雄豪情的影片,倒不如说影片在教导我们:在德州抢银行需要多么小心翼翼,才能侥幸逃生。

影片开始于一场平淡无奇的银行劫案。一对劫匪趁银行早上刚开业,制服了老迈的银行经理和一个营业员。然而啧啧称奇的是营业员面对劫匪手中的枪却不慌不忙,还猜“你们是新手上路”吧。

劫匪当然也不是寻常角色,打劫完这家,马不停蹄就去打劫下一家。仍然是只有一个老年顾客和营业员的小场面。然而劫匪问老头“你身上有枪没”,老头却坦然自若不卑不亢。后来还对着劫匪仓惶离去的车辆放了几枪。

开场波澜不惊的两场劫案,就让观众看到了不同以往的抢劫场面:没枪的人民群众竟然比有枪的劫匪还横。德州真是藏龙卧虎,遍地英豪。

之后的情节可能会略显沉闷。

在一片抒情的田园风光中,我们渐渐了解到劫匪两兄弟并不是单纯为了发财享乐而去犯罪。弟弟是为了保住祖传农田上开采出的油矿,留给前妻和儿子一笔生活费,对抗趁火打劫的“银行强盗”,才冒险去抢劫银行。而坐过监牢的哥哥看似杀人不眨眼,其实是为了帮助弟弟“完成梦想”,才踏上了这条不归路。无论两者目的如何,都是浓浓的一个“情”字。本应最没有人情味的劫匪,却是最看重家庭,敢于担当的铮铮汉子。

劫匪个性充满反传统的特征,另一边的警探形象也很罕见。即将退休的老探员,经验丰富却固执已见。和印第安原住民的警员搭档,句句不离种族主义的调侃和嘲讽,对方都反感到不想和他说话。按美国环境来说,是个“政治不正确”的典型。办案手段也相当粗暴而神棍。本来可以从饭店女招待口中得到疑犯信息,却因为硬要把人家的小费作为证物取走,而一无所获。转过头也不去四处寻访线索,只坐在银行门廊外等劫匪自动上门。虽然看着不算无能,但这样一个警探到底能不能侦破案件,观众仍然充满疑问。

在这样晃晃悠悠的情绪中,影片前一个小时结束了。没什么特别紧张的氛围,没什么对抗激烈的环境,所有人都展现出一种深沉舒缓的状态,像是与世无争,像是安于现状。

可能到此,观众会怀疑自己看了一部假的抢银行片。

其实和所有犯罪片类似,影片在慢慢铺垫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而德州,就是这样沃野千里、天高流云的农业城镇。每个人都顺应着自然节律而生活,即使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也只能按部就班,否则就意味着灾祸。

劫匪兄弟临时起意,决定再干一票大的,却闯进了一家有二三十个顾客的银行。之前连一个老头都差点搞不定的兄弟二人,终于面对了专业的银行保安和壮年顾客。虽然枪杀了两人夺路而逃,但彪悍的德州群众人人持枪,竟有五辆车见义勇为一路追着劫匪不放。本应是强悍的角色,却成了追逃的对象。甚至弟弟也身中一枪,眼看就要落入法网。

犯罪片的魅力之一,在于本应是憎恨对象的匪徒,却因为描写视角的关系,常常会赢得观众的同情。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哥哥一人下车,用最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态度,手持冲锋枪打得众人毫无还手之力。最终换来了弟弟的一条生路。

而下一幕,负隅顽抗的哥哥独自被逼上山岗。然而他强悍依旧,一句废话没有,在观众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就爆头了印第安警员。英雄气概在此转换为最残酷最血腥的警匪之争。一直没展现出魄力的警探,背负着极端悲痛的情绪,一个人扛着狙击枪绕到山岗背后,又用以牙还牙的方式终于干掉了劫匪。

这一连串抢劫追捕的情节,虽然谈不上多么激烈或场面宏大,却看得人惊心动魄、血脉贲张。正义与公义已经不是争斗的主题,在一览无尽的旷野和骄阳直射之下,人性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一面已无处遁藏。无论是为了生存或是私仇,你死我活的较量无从逃避,必须在此上演。类似老式西部片,在一对一拼抢的决斗之中,活下来的代表了更为强悍的立场。导演并没对双方在道德上做更多褒贬和批判,只是把每个人的生活尽量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后由观众自己去解释和评说。

如果说这段枪战戏,警匪双方没能直接对抗略有遗憾,那么结尾警探对弟弟的上门挑衅,则是全片中双方唯一一次坐下来面对面交锋。弟弟把抢来的钱又存进了抢劫的银行,银行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不再追究损失,弟弟也得以凭借农场佣工的身份与前妻和儿子共同生活。老警探没有更多证据,也只能退休了事。

这不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接受的结局。如同某导师曾说:“游牧民族以劫掠为一种生产方式。”抢银行也只是无路可退的小人物对于生活的反抗,看似不合理却唯一可选的谋生手段。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抢劫总是要施以法律制裁,但在文艺作品的反思中,我们仍然希望通过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理解整个社会的不公与错误。

《赴汤蹈火》就是这样一曲悲歌,诉说着抢银行不是冒险的游戏,而是自我毁灭的路径。至少在民风彪悍的德州抢银行,你要小心。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