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享单车是自行车复兴的关键推手吗

杨涛 杨明 魏东阳/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7-02-27 13:10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共享单车的发展推力

借助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东风,共享单车出现并兴起,逐步成为自行车复兴之路的关键推手。

目前,国内已有几十个城市开展了“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杭州是最早开展公共自行车试点的省会城市之一。2008年3月,杭州市提出向法国巴黎学习,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在国内率先构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之中。

共享单车在2016年快速发展,受到多路资本青睐。东方IC 资料

但公共自行车的实际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建设成本偏高,系统可靠性存疑;借车、还车手续繁琐;车与桩无法完美衔接,高峰期“有车无桩”或“有桩无车”,需要大量人工调度;站点规划不尽合理,难以进入小区内部,无法实现门到门的出行需求。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无法突破闭环促进发展。这导致传统有桩公共自行车服务没有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没能跟着移动互联科技发展。

共享单车则在2016年快速发展,受到多路资本青睐。市场上的融资案从2015年底开始就没断过。从2016年9月,资本对共享单车的热情更是一路高涨,目前全国已有20多种共享单车投入市场运营。

2017年1月5日,杭州骑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这意味着,短短两天时间内,共享单车行业再从资本方拿到超15.8亿元融资,2016年的融资竞赛还在延续。与此同时,各家共享单车企业不约而同快速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单车产品也不断迭代。区域快速扩张+产品快速升级,这种极具互联网风格的打法,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默认经营战略。

不难想见共享单车受到资本如此追捧的原因。从政府角度来讲,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让每个城市管理者都十分头痛;随着私家车增多,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已成常态,常规限行限号等办法已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拥堵和污染问题。政府更愿意看到,摩拜、ofo等互联网企业,能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因此,类似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必然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协助。

从经济学讲,无桩的共享单车可实现真正的“点到点门到门”,且可临时停车,定位找车,快速取还车,无需办卡,这比传统有桩的公共自行车来说更有吸引力。

如果在城市拥堵成本的计算中,计入基础设施损耗成本、资源耗损成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身心健康成本,那么上班族选择共享单车,在经济上可比私家车、公交车至少节约75%的拥堵成本。

骑行单车不仅是交通出行的需要,更被定义为健康的锻炼方式。大型城市的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往往由于短缺导致使用成本偏高。在工作之余,通过骑行共享单车锻炼身体,也是非常不错的休闲方式。

由于智能手机技术红利,必然由线上走到线下,改善人们生活,提升用户体验。由此可知,共享单车的出现,必然会给城市的交通出行方式带来崭新格局。

不可回避的问题

共享单车受到资本追捧,也遇到各种问题。目前行业处于烧钱阶段,未见清晰的盈利模式,大量资本涌入后,势必急于寻求变现,将给平台运营方造成很大压力。各家单车目前定位趋同,而骑行体验上各有千秋,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另外,单车出行尽管健康、低碳,但毕竟是城市交通参与方,大量共享单车涌上街头,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和秩序必然带来考验。

在资金方面,多家公司已拿到资本方的投资。各家都是计时收费,每小时收费在0.5元到2元不等。而对车辆的折旧成本和沉淀资金来说,这样的收入都显得微不足道。在单次出行收益上升幅度有限、市场规模不大等背景下,一段时间后车辆老化折旧,盈利瓶颈将是每一家平台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让用户随时可以找到车辆,后台系统也需要定位车辆,便于挖掘数据。而复杂的出行环境和交通路况、天气等,都将是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主要因素。潮汐现象明显或相对封闭的地区,在车辆达到足够的规模化之前,还会存在找不到车或无车可借的情况。

另外,还有停车规范问题,当多家共享单车同时大量出行,在道路上展开竞争之时,单车停放存在的占道、违规、混乱无序等,必然为城市管理者带来很大的管理难题。

对产品而言,共享单车首先对乘客的个人素质进行考验。离开了固定车桩的统一停放、管理,仅依靠人们自觉,道德风险骤然上升。监管成本化整为零后反而更高。单车被人为破坏的行为,如车辆被盗、恶意破坏、刮划二维码、破解密码、贴小广告、违规停车等现象,也会大大增加单车成本。而公车私用中,如加私锁、骑进小区、搬进屋子等情况,几乎无法监管,只依靠用户举报机制。

未来发展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快速发展的共享交通模式,其快变性往往让既有政策法规措手不及,共享单车的问题也是其他共享交通模式存在的问题。共享单车出现,不仅是交通文化与共享经济概念的输出,更是对国民人性的考量。在目前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抢滩各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政府、企业、乘客都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为这个交通系统的互联网新宠提供有保障的生存空间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为这场自行车交通的复兴凝心聚力。

1、顶层制度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建立共享单车的市场准入机制,界定单车生产的基本标准和安全要求,预防交通安全隐患。包括需要采取定期车辆保养、规定报废年限等措施,特别是提供约束规范借还停放行为的技术解决方案。

政府应尽快针对无桩公共自行车特点,编制公共自行车停放站点规划,制定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施划标准与规则,建立共享自行车停放管理办法,规范单车停放秩序。

单车违停应列入个人信用体系,对随意停放、不遵守交通规则、肆意放大自身便利等行为,应列入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应影响其在共享单车平台的信用指数。加大对共享单车偷盗行为以及偷盗产业链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2、整合多级网络,鼓励并倡导发展“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

面向打造一体化衔接的绿色交通网络,整体优化“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交通网络,强化步行、自行车交通网络系统建设,保障步行、自行车出行的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

在公共交通枢纽(地铁站、轻轨站、公共交通站等)的规划中统筹考虑自行车交通,以便利不同出行方式与自行车交通之间的换乘。在轨道公交站点3公里范围内,完善自行车通道,合理设置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场地。

重点面向公共交通衔接,提升公交服务覆盖,出台公共自行车规划、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全面建成设施完备的公共自行车调度体系和功能齐全的公共自行车综合服务中心。

3、优化环境品质,建立并完善自行车专用道路系统

借助单车共享强大的资本力量,促使其参与优化自行车道、专用路的建设。完善机非分离,建立独立、连续的自行车路权空间,从空间、景观等层面完善自行车出行环境。

加大对违章占用人行道、自行车道的执法力度,重点强化对侵占人行道、自行车道的路内停车清理与整改,保障人行道、自行车道的有效宽度和通行安全。优化风雨廊、绿化景观、休憩设施等建设,提升城市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的舒适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