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雅各布斯与芒福德的私人故事(1):如何成为亲密战友

于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助理教授
2017-03-01 17:31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二战后,美国城市进入大规模城市更新和快速郊区化的时代,并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当时的西方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城市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出路,其中简·雅各布斯和刘易斯·芒福德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两人的思想交锋已成为一桩著名的学术公案,因其涉及城市规划的学科基础和思想源头,争论至今仍未停息。而两人亦敌亦友的私人故事,也将帮助中国规划师去重新思考城市规划的本质。

一位闯入城市规划界的记者

简·雅各布斯。

雅各布斯原名叫简·巴茨纳(Jane Butzner),1916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名叫斯克兰顿的煤矿小镇。从小她便表现出对学校教育的厌恶和很强的叛逆性格。在晚年接受的采访中,她曾回忆道:“我在课堂上很少认真听讲,而且对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在我成长的1920年代,妇女已经获得了投票权,女权主义方兴未艾。这一切都使我坚信:只要我想做一件事,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当1934年她从斯克兰顿高中毕业时,美国正深陷大萧条的泥潭无法自拔,因此她决定放弃进入大学,并成为《斯克兰顿论坛报》的一名不支薪的助理编辑。

1935年,她与妹妹前往纽约寻找工作机会,并开始居住在曼哈顿岛下城区的格林威治村。在纽约,她遇到了她后来的丈夫罗伯特·雅各布斯(Robert Jacobs),并于1944年婚后随夫姓改为简·雅各布斯。在纽约生活的早年,她当过速记员、文秘、编辑、自由撰稿人,甚至数次失业。据她后来的回忆,“这段最艰难的时光让我体会到城市中真实发生的故事,以及什么是商业和工作”。

后来,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了两年,期间广泛涉猎了地理学、动物学、法律、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课程。关于这段自由求学的经历,她回忆道:“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喜欢学校,也是第一次取得好成绩”。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雅各布斯曾为数家杂志撰写稿件,并逐渐成为一名知名的记者。1952年,她开始为《建筑论坛》撰稿,并开始关注城市中心衰落的问题。1954年,她受邀为由著名城市设计师埃德蒙·培根(Edmund Bacon)主持的费城城市更新规划撰写一篇评论文章。

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当她看到新建的高楼大厦,了解到更新计划对黑人贫困阶层带来的负面影响后,这些所见所闻给予了她巨大触动。她向培根追问:“人都去哪儿了?”培根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他们对此都不领情”。回到办公室,出离愤怒的雅各布斯立即撰文,对这种漠视原住民利益的城市更新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这件事促使她开始对1950年代盛行的城市规划理论展开反思。

初次邂逅

刘易斯·芒福德。

1956年,雅各布斯代表《建筑论坛》在哈佛大学举办了一场学术演讲,主要介绍纽约市城市更新项目在东哈林区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会场上,她第一次见到了芒福德。这位比她年长21岁的美国绅士当时已经是一位卓有声望的城市历史学家,并常年为《纽约客》撰写专栏文章。

出生在法拉盛的芒福德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与雅各布斯一样,芒福德也没有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从未获得任何学位。除了在大学里旁听过几门课程外,他对于城市的理解主要得益于其极富洞察力的观察与思考。他曾动情地说过:“如此丰富和多样的曼哈顿就是我的大学,是我真正的母校”;“我就是这座城市的孩子,纽约对我的影响远比家庭对我的影响大得多”。

按照雅各布斯的最初想法,这场演讲肯定会得到听众尖锐的批评,最多也就收获一些礼节性的掌声,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雅各布斯晚年回忆道:“我做了场讲演并对城市更新大肆抨击。芒福德当时就坐在听众席。当我结束演讲时,现场先是一片寂静,因为从来没人听过如此的言论。而芒福德是第一个站起来热烈鼓掌的人,随后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演讲后,芒福德主动来到雅各布斯的面前进行了礼貌的自我介绍,这是两人间友谊的完美开端。在随后几年间,两人保持了持续的私人交往和频繁的书信往来,芒福德还鼓励雅各布斯为《周六晚报》撰写专栏阐述她的观点。

共同的敌人:罗伯特·摩西

罗伯特·摩西。

在哈佛大学讲演后,著名城市学者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邀请雅各布斯为《财富》撰写一篇文章。在这篇名为“城市中心区应为人而建”的文章中,雅各布斯第一次向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发起了挑战,对他主持的林肯中心城市更新计划进行了猛烈批判。她认为,城市规划师在全美国推动的城市更新项目都是错误的,他们并不了解人们在城市中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她在文中写道:“这些项目不会让中心区重生,只会加速它的死亡。尽管那些方案看起来是如此的均衡、有序、整洁、美观和充满纪念性,但最终建造的不过是一个个井井有条的、庄严的墓地而已”。

雅各布斯1958年的这篇文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摩西的权力和声望在当时的纽约可谓如日中天,整个1950年代几乎没人敢向他发起挑战,哪怕仅仅是在文字上的挑战。他在整个城市建设领域呼风唤雨,对纽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现代主义城市改造,很多纽约地标性建筑背后都有摩西的影子,被称为“纽约的豪斯曼”。

正如摩西传记的作者卡罗所言:“数十年来,摩西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针对他的总体规划的挑战,他要按照理性、逻辑和整齐划一的理想改造整座城市。在他的规划被全面实施前,他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挑战”。

因此,不难想象当《财富》的出版商查尔斯·杰克逊(Charles Jackson)在吃午餐时读到雅各布斯的文章后,立即给怀特打来电话怒吼道:“我的上帝,这个疯女人到底是谁?”。

甚至连雅各布斯在《建筑论坛》的同事都对她敬而远之。然而,雅各布斯面对质疑却异常坚定,她宣称林肯中心项目花了纳税人数百万美元,她作为一名记者有权对该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论。

洛克菲勒基金会对雅各布斯的文章却大加赞赏,并资助雅各布斯对美国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活进行批判性研究,其研究成果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很快,雅各布斯与摩西的角力场便从媒体移到了工地。二战后,接替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继续沿用罗斯福新政(New Deal),并于1949年1月提出“公平政策(Fair Deal)”的执政理念。在此背景下,联邦政府出台《住房法案》。根据该法案的第1款,联邦政府将投入135亿美元推动“贫民窟清理计划”,并按照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念建造大规模的公共住房项目。

在联邦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摩西在1950年代启动了大规模的纽约市贫民窟清理计划,对曼哈顿的很多传统社区推倒重建。其中的“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正好穿过格林威治村的地标--华盛顿广场公园(Washington Square Park),除了将华盛顿广场公园夷为平地外,还将拆除周边众多历史建筑,整个计划将影响到1972个家庭和804个小商业主。

 “下曼哈顿高速公路”的规划模型(左)与今天的华盛顿广场公园(右)。

对于这个日常带儿子玩耍的地方,雅各布斯十分珍视华盛顿广场公园,于是她决定亲自站出来击退摩西的推土机。她宣称:“高速公路会将城市肢解,这不是重建城市,而是毁灭城市”,并召集格林威治村的私人业主成立了“阻止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联合委员会”,亲自担任主席。在雅各布斯的领导下,他们通过游行示威、包围工地、堵塞施工道路等方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在这场对抗摩西的战争中,芒福德给予了雅各布斯坚定的支持。

其实,早在此之前数年间,芒福德便在《纽约客》上屡次撰写批评摩西的文章,然而并没有阻止摩西对纽约城市改造的脚步。为了反击芒福德的批评,摩西曾公开评价芒福德不过是一个“只会写写文章却一事无成”的“革命者”、“左派”和“赤色分子”。考虑到当时正值麦卡锡主义魔爪伸向文艺界之时,摩西的如此评价可谓用心险恶。

于是,芒福德率先加入了雅各布斯的组织,并在《纽约客》上撰文批评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他写道:“该项目就是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去满足开发商的私人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摩西甚至不惜破坏华盛顿广场公园。华盛顿广场公园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历史价值,这种价值是摩西先生永远也不会懂的。作为曾经埋葬乞丐的无名公墓,在这儿埋葬摩西先生那些贫瘠且濒死的城市规划理念再合适不过了”。

芒福德的文章很快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很多社会名流开始加入雅各布斯的阵营。例如,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在《纽约邮报》自己专栏中撰文写道:“我认为禁止机动车穿过华盛顿广场公园要比摩西的全部拆除的方案好得多”。

社会名流的加入使得胜利的天平开始向雅各布斯倾斜。雅各布斯晚年曾回忆她与摩西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面对面,那是在一次规划项目公听会上,抗议人群充斥在会场当中。“只见摩西紧握住栏杆站在那里,他面对眼前的抗议已出离愤怒,我猜他可能感到他的方案已大难临头。于是,他冲着现场的公众大喊道‘没人、没人、没人会反对我的方案,除了这帮家庭妇女’”。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68年。同年4月10日,雅各布斯在一次公听会上被便衣警察逮捕,罪名为“煽动暴乱”和“妨害公务”。然而当时美国民权运动正风起云涌,雅各布斯在坐牢的短短数月中迅速成为全美尽人皆知的民权斗士。最终,纽约市政府迫于压力将罪名降至“扰乱社会秩序”并释放了雅各布斯。同时,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被宣布取消,摩西也在不久后黯然下台。

(本文原载《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6期,原标题为《亦敌亦友:雅各布斯与芒福德之间的私人交往与思想交锋》,经过编辑简化,由作者授权转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