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日报:公众环保意识被唤醒,成为穿山甲搬的“救兵”

张盖伦/科技日报
2017-03-02 10:22
绿政公署 >
字号

“2017年,或许会是穿山甲命运的转折之年。”在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来临前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这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他的底气,来源于2月初一夜爆红的“穿山甲事件”。“人民的力量被调动起来了”。

因为一条食用穿山甲的炫耀性微博,野生穿山甲保护的议题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开始认识这种长着鳞片、遇到危险会盘成一团的生物,也有更多人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穿山甲已经濒危到这种程度。

穿山甲是被非法买卖最严重的哺乳动物,长沙野保协会曾进行6次野外调查,没有发现穿山甲实体。有人感慨,它红了,也快没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将中华穿山甲(Chinese Pangolin)评为“极度濒危级”。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数据,中国穿山甲的数量在过去21年里减少了90%。“很多志愿者,包括我自己,都没有见过活的穿山甲。”中国绿发会濒危物种基金秘书长胡春梅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穿山甲鼓与呼。

对这些志愿者最准确的称呼,应该是“环保行动者”。2017春节之后,有20个人组成“穿山甲勇士团”,对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进行了暗访。有志愿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他到南宁、桂林、柳州、昆明,一路走下来,除了坐车,就是每天穿行在那些灰暗的巷子里,每天和鬼一样的人打交道。“但我们志愿者有这个义务,来保护这些动物不要在我们国家灭绝。”他很坚定。

“这些实际证据显示,贩卖和食用穿山甲,不是‘昨天’的事,而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事。”周晋峰透露,绿发会“拉了很长的名单,准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在那之后,他们将继续跟有关部门会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推动对穿山甲更为全面的保护。

穿山甲只是一个缩影。

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2010—2015年要完成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但根据2015年7月公布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我国有一项目标仍未完成:“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到2010年显著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速度。”

“这客观上说明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的严峻和任务的艰巨。”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薛达元教授说,“但整体来说,对生物多样性的大规模破坏已不多见,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是能够减缓的。”

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的主题是“聆听年轻的声音”。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说,要让保护野生动植物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胡春梅感觉到,公众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活跃度确实越来越高。以前大家只是转发、点赞相关议题。但现在,人们拨打举报电话、参与环保组织的联署——他们在行动。

“国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的环保意识也被唤醒。”这一切让周晋峰相信,2017年,不仅是穿山甲命运的转折之年,也会是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转折之年。

(原题为《公众,穿山甲搬来的“救兵”——写在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来临之际》)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