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政协委员张喆人:将有条件公立养老机构改为医养结合机构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2017-03-03 10:1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淞虹路,一位老人在养老院休息。刘嘉炜 澎湃资料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失能等人口的大量增加,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张喆人将递交一份《关于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提案》,建议将有条件的公立养老机构调整为医养结合机构,增加医疗服务的功能;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护队伍中,政策上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不足

提案中提及,2015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6万人,占总人口的30.2%。在这些老年人中,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占19.5%,其中完全失能的占6.05%。

然而,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大多数养老机构仍是以生活照料为主,不能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心理照护等服务。由于养老机构不方便就医,以及专业医疗护理机构紧缺,许多诸如智残失能、慢性病、肿瘤晚期、大病康复等老年病人,通常选择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长期“压床”,在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影响了综合性医院对其他迫切需求患者的救治,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

此外,由于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短缺,医院大量的老年照护服务需求被护工替代,但目前护工队伍在整体素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直接影响到为老服务“医养结合”的效果。

“目前,一、二级医疗机构资源利用不足、床位闲置;而大多数养老机构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医院如何将服务向养老机构延伸,实现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医保支付如何实现全覆盖,各部门的协调、相关政策的支持不够。”提案称。

将部分养老机构调整为医养结合机构

提案建议,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尽快出台促进医养结合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健全管理机制。确定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管理部门、服务对象、准入标准和服务规范等。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借助市场化手段,鼓励引导社会多元化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医养服务需求。

同时,将有条件的公立养老机构调整为医养结合机构,增加医疗服务的功能;不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对接养老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承担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探索将城市有条件的一、二级医院空余床位转为医养结合床位,开展康复服务、长期照护服务、慢病管理等。促进分级诊疗,畅通与各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通道,解决三级医院中老年人长期“压床”问题,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之间的转诊对接机制。

此外,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护队伍中。要将全科医学、老年医学、养老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政策上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机制,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鼓励开展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人才流动,使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养老服务队伍。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