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同济八旬院士开设公选课:一堂课116张PPT激励投身科创

刘晓晶 黄艾娇/东方网
2017-03-08 16:05
浦江头条 >
字号

汪品先院士在授课。江平 图

3月7日晚,由年逾八旬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科学、文化与海洋》首堂课正式开讲。汪品先院士说,希望这门公选课能够引发青年学子对于“科学与文化”二者关系的再认识,启迪、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学创新实践。

当晚,主题为“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的首堂课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老先生全程慷慨陈词,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精心准备的116张ppt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案例丰富,观点精辟凝练,给同学们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

课堂上,汪品先院士说,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既“有用”,又“有趣”,而“有趣”这点我们说得太少。而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我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解决不了我睡不好。

为此,他指出,科学创造往往伴有“幽默感”,他认为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而科学表达中的“幽默”,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的效果和争论中的主动处境。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和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区别。

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断层的成因何在?在汪品先院士看来,除政策之外,还在于“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的人才”。

“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最后,汪院士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道:“我们的责任是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

“我能在字里行间,听得出汪院士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听得出他对中国科学与文化融合的疾呼。文化是科学的土壤,就是这位老先生主动请命开课希望转达给学生的。非常感动,发在朋友圈,与没来但有兴趣的你们分享。”走出报告厅,一位同学在微信朋友圈这样书写自己的听后感。

汪品先院士授课结束后被学生团团围住。 江平 图

听完报告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肖文申说:“汪先生以八十高龄主动为学生开人文素质课,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振兴中华需要软实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年轻学生寻找科学中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

记者了解到,这门课包含8次讲座,每双周二晚举行,其中6讲由汪品先院士主授,2讲由校外知名专家讲授。由汪院士主授的另5场讲座,主题涵盖“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