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丨汪观清:1950年代的连环画为何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7-03-11 08:3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铁道游击队》《红日》……回忆起童年,从50后到80后,几乎每个人都看过几本“小人书”。

《三打白骨精》

《三国演义》

而当年那些特别抢手的“小人书”,很大一部分都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注:下文简称人美)出版的。

“连环画创作,上海是大本营。”回忆起那个属于连环画的辉煌年代,著名画家、上海文史馆官员汪观清非常肯定这一点。

86岁的汪观清不到20岁开始学画,1949年前就在私人书局画连环画,1950年代,他加入了上海新组建的新美术出版社(注:1955年并入人美),画过《红日》《雷锋》等军事题材连环画。当时人美的连环画创作阵容可谓星光熠熠且人数众多,有贺友直、韩敏、丁斌曾、韩和平等名家,有“人美108将”之称。

近日,汪观清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回忆了人美那个时代连环画的繁荣鼎盛。

汪观清在自家书房。

宣传新政策,让小人书转型新题材

人美连环画势头最盛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再版20次,印数达到3652万册。《三国演义》全套共60册,7000多幅画图,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的一套连环画作品。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则被称为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铁道游击队》

“当时一本书画完至少印20万本,最多印到3000多万本。”汪观清回忆,这样的印刷量,如今看来不可思议。

这和国家当时对“小人书”的重视有关。1949年前,在上海北京,连环画在底层受众已经十分广泛。

汪观清出生于徽州,12岁才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在住处楼下弄堂口第一次见到小人书摊,一分钱租一本,他一见着迷,每天做完功课就去看,还忍不住去临摹。而当时,据估计上海这样的流动摊贩有3000个以上。“光是上海,各个工厂里弄到处都是书摊,通过这些渠道铺遍了整个上海的各个街道。”

1949年之后,如何利用这些现成的小书摊宣传新政策就成了当时考虑的方向。

文化部在1951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新连环画与新年画,改革旧连环画和旧年画,这是美术工作方面的重点。”

汪观清回忆,当时小人书主要由私人公司出版,题材经常取材于当时新闻、电影。经常出一篇新闻报道以后,三五天连环画就画出来了。最快的时候,今天一个电影放了,老板叫两个连环画家带徒弟去看电影,回去画家把人物画好,一个徒弟画背景,一个徒弟画花纹,另一个编故事、写文字,“一天能画二三十张,两天就画完了,三四天就印出来了,之后上海的小书摊上就都有了。”

小人书在底层蓬勃如野草一般的生命力正是新中国迫切需要的。在党的引导下,当时上海私人书局出了不少宣传新政策的连环画。

汪观清当时在百货商店工作,因为喜欢连环画去画室学了画,业余给一些出版社投稿,最早发表出来的画,也都是“新题材”。

“解放初的白毛女、封建迷信破除、婚姻法都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去宣传),画几十张一百多张都有。工厂、工会、图书馆都会买这种书,通过故事宣传当前形势。”

1950年代,“半个月能画一两黄金”

国家重视加上民众喜欢看,连环画家的地位和收入也一路攀升。

《扫雷英雄姚显儒》

汪观清出版的第一本连环画是1950年的《扫雷英雄姚显儒》,编辑言明这是私营出版商约稿,稿酬很低,但这本56张画的作品还是给他带来了68元5角的收入。

当时一两黄金的价格是90元,以此计算,汪观清1952年画一张画有2.5元收入,半个月就能画出一两黄金。

后来出版的书多了,1951年,汪观清加入私营宏泰出版社做编辑,月薪80元,画连环画依旧以张数计算稿费,再版还以印数付给版权费。当时连环画家收入之高可见一斑。

而其他画种的艺术家就没有这般运气。国画山水花鸟和西方的油画不像连环画有大量受众。“这样一来这些人没有出路,只有画连环画有出路。”

汪观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各行各业搞艺术的人、包括很多大画家都来画连环画,其中不少是程十发这样的著名国画家。刘海粟等名家,也都为连环画画过封面。

后来以画驴著称的国画大师黄胄早年也曾给新美术出版社投稿,当时汪观清已经入职新美术。黄胄投稿的是自己创作的部队生活题材作品《奇怪的房东》,当时先寄到华东人民出版社,因为画面“不干净”被退稿。1954年又转投新美术。

“他原来画的是两张A4纸大的原稿,56张原稿,画了以后贴贴补补,不满意就修改,打个补丁什么的。当时有些编辑看了觉得画面乱七八糟的,也想退稿。但我们这些画画的人也要参与意见,觉得他部队生活味道画得很浓,题材也是自编自画的,内容不错。虽然原稿画面不干净,但印书不需要那么大,缩小以后就看不出修补痕迹,清清楚楚的了,总编听了大家意见以后决定出版。”

汪观清笑称,当时黄胄年纪很轻,没人知道他是谁,后来黄胄去了新疆,以一些新疆题材国画作品出名。

而这类后来出名的画家,早年给新美术出版社乃至后来的人美投稿的不在少数。汪观清回忆,范增也曾给新美术投稿,没被接受。国家大师陆俨少当时也画连环画,书局老板还不大喜欢,觉得他画得太过传统,不太好卖。

上海是连环画的大本营

1955年,新美术和画片出版社并入人美以后,画连环画的画家有100多人,被称为“人美108将”,以后人员虽有变动,但总体人数一直维持在这个规模。其中有不到十个是美术学院选来的专业学生,其他都是1949年前学徒起家、自学的“小人书”画家。

这样一支庞大的连环画队伍,在当时几乎撑起中国连环画的半壁江山。

当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出了不少连环画,直至现在,“北京人美”和“上海人美”仍是连环画爱好者公认的两大连环画出版社。

但汪观清认为上海是连环画的大本营这一点毫无疑问。

“北京连环画质量不错,但人少,不少还是上海去的。上海创作的人多,要多少有多少。”

他回忆,当时外地培养一个作者很难,有的地方出版社从来没有连环画,去两个上海作者以后,开花结果发展出一大片作者。还有些编辑专门到上海来组稿,上海作者白天工作,晚上接外快帮外地出版社画。

人美对画家们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了让这些学徒出身的画家接受正规美术训练,办了各种培训班,请名家来讲课,学素描、色彩、透视、古文等等。

社里甚至请了男女模特,让画家们有画裸体、学习人体结构的机会,模特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在当时是大胆而超前的举动,也引来很多人的好奇。汪观清记得门房间的大爷没事就过来送开水,在门外说:“把门打开,要开水吗?”其实是想看看里面在干什么。被阻止后,悻悻地离开,不久又兜回来,接着“送水”。

1954年,社里叫汪观清画《斯巴达克》,这是一部古罗马题材连环画,汪观清完全没有接触过,创作时间又十分紧张。他就边创作边学,画的时候把解剖图书放在身边,对着镜子和骨骼模型画裸体格斗,不懂的再听老师讲。社里还有“兵教兵”的形式,身边同事也会给予指导。

“这么好的条件下,当时作品是一本接一本,进步很快。”

“画军队就当兵,画工人就当工人”

当时连环画印得多,人美在创作上也舍得花力气。

《铁道游击队》这套多次再版的连环画,就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学生丁斌曾、韩和平花了近十年时间画出。

“他们祥林嫂也去见到过,刘知侠(注:小说《铁道游击队》作者)也见到过,山东去了好多次,社里完全是给他们优秀条件让他们画好,后来得了一等奖。”

汪观清回忆,当时为了画什么像什么,画家都要去“体验生活”。他画反映孟良崮战役的连环画《红日》的时候才30岁,不懂当时场景就去体验生活,去见小说作者,也去了孟良崮战役那个山沟的现场。

当地一些老干部带着他去战场讲述当时场景,这里打过仗、那里拼过刺刀,国民党师长张灵甫死在那个山洞里……耳中听着故事,满眼看到石头上都是枪弹痕迹,石头缝里马骨头、人骨、枪弹碎片都有,“创作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孟良崮山里都是石头,亲历者讲述说炮弹打上去炸起来的都是石头,炮弹力量有三分,石头伤害反而有七分。汪观清画画时就有意把炮弹爆炸的效果画得很“硬”,感觉炸起来很多石头一样。

他还去部队当兵体验生活,真的扛枪拆弹,画完就去拿给部队的人看。副连长是打过仗的,告诉汪观清冲锋拿枪要侧身,这样子弹打过来会打在胳膊上,不会伤到心脏,正面冲就不对了。前进路线要曲线前进,不然一梭子弹过来都完了。他听完就回去改,改到对为止。

后来《红日》出版,有很多打过仗的老将军看了对汪观清说,“哎呀你小子是打过仗的,画的进攻都是符合要领的,你不当兵怎么知道?”

“那时候画军队就当兵,画工人就当工人。”不只汪观清,当时人美连环画家人人如此。比如去码头,第一件事就是和工人一起扛包子,还要学说苏北话,“当时上海码头工人苏北人多,如果苏北话讲得不像他们觉得不亲近。我们同事也有20多位苏北人,苏北话平时也会讲,一讲马上距离拉近了,工人就告诉你动作不对,应该怎么扛,画起来就像了。”

汪观清现在仍画一些作品,这幅画的是他的老友、电影《红日》的主演杨在葆。

现在收藏连环画,多数为了怀旧

汪观清晚年去过二三十个国家,和外国画家交流,说当时国内一本书画出来,最少印20万本,他们都很惊讶,“啊,印那么多?”汪观清说不多,最多的印了3000万本。

汪观清说,自己在外多年,再没有见到人美这样的创作条件,“房子给你解决,你要画什么就给你创造条件,要去哪体验就去哪里,该坐飞机坐飞机、该坐火车坐火车,旅费报销。工资给你,画完还给稿费,再版还给钱。”

但后来,随着文化生活丰富,电视、网络出现,书出版少了,连环画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时代在变,连环画不能适应这个形势了。”汪观清提起这一点十分坦然,现在的人美,主要资源还是当年他们这批画家盛年时候画的1万种书,当时的原稿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年来时不时再版一次,依然有很多看连环画长大的读者“买账”。曾有读者拿着7个版本的《红日》来找汪观清签名。

“现在收藏这个是怀旧。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从小看连环画,看到这个书小时候看过,就想买一本收藏。都是这个心态。”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