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新成本高,但依然要做有潜力的原创音乐剧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梁严艺
2017-03-12 15:1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上海是一个大码头,停靠了很多国外大戏,还有各个省份的戏,但上海的戏很少,这和上海的音乐剧市场环境是不匹配的。”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这是他们要推上海音乐剧,补上这一短板的原因。

《因味爱,所以爱》《律·诗——雷经天》便是上海音乐人张志林出品的音乐剧。3月16-19日,作为文化广场“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的参演项目,这两部剧将在此演出4场,全场公益票价80元。

《因味爱,所以爱》可归为美食音乐剧。它以美食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被女友抛弃的创作歌手,一个对爱情心灰意冷的餐厅老板娘,经由一道卤肉饭、一首歌相遇相知的故事。

《律·诗——雷经天》则是国内首部律政系音乐剧,借助穿越这一设定,展现了司法体制尚未健全的延安地区,雷经天主审“延安第一案——黄克功案件”的全过程。

费元洪在现场看过这两部剧,他认为两剧是完整且合格的,比如《律·诗——雷经天》,“我看不到一点传统的、老旧的主旋律表达方式,非常流行化。你要是不把剧名告诉别人,他不会知道这是一个讲延安的故事。”

张志林原是歌手出身,2014年开始专职音乐剧创作,由他领衔的缪时文化,是国内少有的民营原创音乐剧公司。

做音乐剧难,做原创音乐剧更难。张志林坦言,最难的地方在于,“观众欣赏音乐剧的入口还没有完全打开,或者说,观众对音乐剧还不信任。”

“比如你去百老汇,几十家剧场,每家剧场的音乐剧水平都在八十分以上,那我随便选,不会失望。而我们现在参差不齐,有的二三十分,有的七八十分,存在一些让你失望的作品。”

有失望有惊喜,观众群就不稳定,同样要花钱,也难怪观众用脚投票,要选国外引进的音乐剧,或者干脆选择看电影。

张志林认为,也许等国内原创音乐剧公司有上百家,产品的稳定性高了,观众进入剧场的放心程度也就高了。就像正在上海热演的浸没戏剧《Sleep No More》,门票650元一张,演出排到6月观众还抢不到票,“好东西肯定有人舍得花钱。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做剧的人少,因为观众少,这是鸡跟蛋的事。”

文化广场是国内唯一一家主营音乐剧的剧场,这么多年奋战在音乐剧演出前线,费元洪比谁都了解这个行业。

《律·诗——雷经天》剧照

《律·诗——雷经天》剧照

对于上海在原创音乐剧上的薄弱,他这样解释:上海就像码头,船来船往,但自己不造船;上海也像是一个高档超市,来超市的人都很文明,但只是超市,而非工厂。也就是说,重在引进,却鲜少产出。

国内原创音乐剧起不来的另一个原因,在他观察看来,在于整个社会环境,尤其是文化娱乐环境的巨大变化。

“这十年来,互联网、新媒体包括影视,对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种变化中,舞台艺术处于劣势,因为它相对来说是城市化、高消费的艺术类型。在全民免费的娱乐状态下,大家有很多娱乐选择,如果舞台艺术创新的成功率不高,就很难冲出去吸引固定的观众群。”

《因味爱,所以爱》剧照

“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市场不成熟,创新成本非常高。”所以,像张志林这样还在坚持做音乐剧的人,显得尤为珍贵,“这是一批很有梦想的年轻人,但挣扎在生存线上,一两部戏做坏了可能就没有了,人就散掉了。这是很可惜的。”

也因此,文化广场愿意在场租、税费方面,减轻原创音乐剧制作团队的负担,扶他们一把。费元洪笑说,他们并非扶贫帮困,作品没有市场影响力就停止支持,好则加大支持,如此才能活血市场,“当环境有了,他们觉得创新的代价不会太大的时候,很多人是愿意去投入的。”

2012年,文化广场推出了“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志在为原创音乐剧的展演搭建平台,今年已进行到第六届。

从最初“我要别人来,别人不来”到现在“别人要来,我要酌情选择”,从第一年只有1部剧,到今年7部剧参演,文化广场也见证了原创音乐剧的发展。

费元洪认为,原创音乐剧的发展总体是曲线上升的,就像今年的7部戏他是从十几部戏里挑出来的,至少删掉了一半,“但六年前我没得挑,我要求别人过来演。”

尽管步履维艰,张志林也看到了原创音乐剧发展有潜力的一面。在他看来,未来十年,音乐剧市场会迎来一个拐点式的发展,而他要努力做到的,是坚持出新作品,不在这条路上变成“烈士”。

《因味爱,所以爱》剧照

他这样细数自己的创作历程:2015年《因味爱,所以爱》诞生,2016年《律·诗——雷经天》问世,至今,两者已在ET聚场演了40多场。在静安寺,他还专门为《因味爱,所以爱》做了“餐厅驻演版”,在一家音乐剧餐厅一周演4场,观众吃完饭就可以看音乐剧表演,连演120场,几乎场场爆满。而不管是在ET聚场还是音乐剧餐厅,他们都实现了盈利,也培养了一批支持者。

今年,张志林还打算做一部全息音乐舞台剧《龙》,以及采用270度全景Mapping技术的音乐剧《梵高》。在音乐剧创作上,他自觉是有优势的,“我们的音乐够时尚,能跟进剧场的主要消费人群——14到38岁之间的女性观众接近。你来了我可以抓住你,这是我们能在市场存活的原因。”

“他们是一批有理想的人,收入应该很微薄,但是他们喜欢,想做,然后就投入。如果没有这批人,我们未来只能去买国际大戏了。”费元洪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让这个产业一点点伸展开来,“中国原创音乐剧确实在往前走,但最后能走多高?我也不敢预测,只能说一步步往前看。”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