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刊文:是谁为“三无体检队”进校园开了绿灯

王丹/光明网
2017-03-16 14:51
舆论场 >
字号

无资质、无医学背景、无认证,但就是这样一支“三无体检队”却直入河南郑州、开封、焦作等城市的几百所中学小学进行体检,参加体检的学生被要求填写“视力异常登记表”获取其个人信息。但这还不是事件最可怕的部分,被获取个人信息的学生家长会接到自称是来自郑州市中小学近视防治中心的电话,并怂恿家长去指定店铺为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无医疗执业许可证、无眼科医生在场,一旦验配不合格或致角膜上皮脱落,将会严重危害孩子的眼睛。

经过央视315晚会的曝光,“三无体检队”的幕后主体科视视光公司进入舆论视野。为了牟利不惜践踏社会底线,漠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基本权益,等待他们的将是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截至目前,已有134280条学生信息被获取,也就是说,134280个孩子的双眼曾长期处于可能到来的危险之中。在震惊和愤怒之余,舆论被导向追问真相和责任的路径:“三无体检队”何以能长驱直入河南多地中小学校?是谁为“三无体检队”节节通了绿灯?科视视光的“生意经”里又有哪些见不得人的黑幕?到底谁该为这些孩子的眼睛安全负责?

根据央视的报道复盘科视视光的“产业”链条,不难发现以下让人匪夷所思之处。第一,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体检机构必须是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政府举办的公立性医疗机构。但科视公司只是一家销售角膜塑形镜的企业,与其美其名曰“合作”实则付费使用资质的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也仅为一家民营医院,对这样一家明显不符合规定的主体,为何可以进入学校光明正大进行体检?第二,以售卖角膜塑形镜为主营业务的科视公司和郑州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治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以暧昧的“红顶”机构招揽客户然后顺水推舟兜售产品,如此经营之道,郑州市教育局卫生保健站在将科视公司作为“下属的唯一近视防治机构”之前和事后,是否知晓?第三,2001年印发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对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执业管理提出明确规定,必须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且需有眼科医生在场。无一条件符合的科视公司又是如何做到十多年经营相安无事的?

这几大疑点,是解密涉事公司“野蛮经营”的核心,也是揭露真相以及问责追责的关键。诸多问题的答案,在一篇2013年刊发于当地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或可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在科视视光10周年庆典现场,“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郑州市药品食品监管局、郑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郑州市保健站等职能部门相关领导”不仅出席,而且“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长郭巍巍、郑州市药品食品监管局李局长等领导分别为庆典致词”,“郑州市、开封市教育局保健站领导向分别向该区域科视分公司团队颁发了‘郑州市近视防治特殊贡献奖’、‘开封市近视防治特殊贡献奖’。”教育局、食药监局、保健站,这些本应守卫校园安全与学生健康的监管部门,与“三无体检队”的主体公司关系倒是很“亲”,至于“清”不“清”,估计要打个问号了。

(原题为《是谁为“三无体检队”进校园开了绿灯》)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