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推动自上而下健康管理,将全人群健康纳入公共政策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7-03-21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闲暇时在健康主题公园散步,或是练习书法、看场电影,请社区医生量血压、测血糖,听社区医生讲解疾病预防、食疗妙方……这是上海杨浦区65岁老人陈阿姨的社区生活。

如今,这样的社区生活已经在上海普及,这也是近十余年来上海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

2003年,上海正式启动建设健康城市。上海将建设健康城市置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全局中,进行考虑与决策,创新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在去年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上海经验”受到世卫组织官员赞赏。

创新推出社区健康自我管理模式

相较于1990年代,上海如今面临的新挑战是老龄化和慢性病,尤其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为代表。鉴于多数慢性病可防可控,上海市政府采取自上而下,从市、区、社区三级工作平台联动实施和分级管理模式。

2003年开始,上海尝试推广高血压管理项目。“当时意识到慢病群体逐渐扩大,光靠社区医生,数量和精力都有限,居民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上海市爱卫办负责人表示。

2007年下半年起,上海市爱卫办采纳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的课题研究成果,启动控制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2009年起更名为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并列入《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中,希望逐步形成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群防群控工作模式。

以首批成立的上海长宁区新泾镇“绿一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为例,53名成员80%有常见慢性病,他们人手一本健康手册,上面每天记录油烟用料、运动量、血压、血糖等指标,而小组成员95%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每月来自社区医院的医生会定期给小组成员做健康讲座,小组成员还自发设计出一套手指操、家用控油壶。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不仅管身体,也管心理,如长宁区江苏南汪心歌沙龙小组,关注独居、丧偶女性心理健康;青浦区慈爱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关注癌症患者精神健康等。

截至目前,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上海已经达到2.6万个,42万人积极参与,覆盖全市居村委。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特别将上海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项目作为成功案例进行专题报道,并对这一创新性的科普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给予肯定。

此外,2008年起上海尝试新的健康传播模式,免费发放“健康大礼包”,礼包中的控油瓶、控盐勺、腰围尺、保健梳、穴位按摩器等实用保健工具和健康读本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

近年来家庭医生制度在社区试点与普及,越来越多的社区医生定期进社区帮助居民量血压、测血糖,开展一月一次的主题宣传科普讲座。不仅如此,三甲医院的医生如今也是社区里的“常客”,为老人开展免费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

政府推动开展全人群健康问题干预

上海的健康促进工作不只面向老人,儿童、孕产妇、企业白领等群体也成为关注的对象。

对学生群体健康的把控从体重、视力、坐姿、环境等多个要素出发,由上海市教委联合市卫生局、市体育局等开展课题调研,采用干预和硬件改在等手段,来遏制不断攀升的近视、龋齿、肥胖发病率。

以虹口区宏星小学为例,面对校园小胖墩剧增的现状,学校成立了“减肥团”,科学引导家长调整家庭菜谱,还出资购买运动手环,由体育老师监督确保学生运动量。相似的案例出现在巨鹿路第一小学,在近视率高发的学生群体中开展视力干预行动,为学生建立屈光度档案,创设锻炼时间和空间,鼓励每个孩子在课间走出教室动起来,最终使得学校视力不良率从2013年的39.58%下降至如今30%左右。

近年来,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推动下,通过推迟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推广实行“3课、2操、2活动”,即每个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眼保健操,以及教室光环境改造等方式,上海校园健康指数正在稳步提升。

针对企业白领,上海还推动实施“健康楼宇项目”,倡导室内全面禁烟,宣传推广健康营养理念,一些企业还自发做工间操,开辟出体育运动场所,利用晨间、午休、下班后等不同时段,开放球类、跑步等健身项目。

针对婴幼儿、孕产妇等特殊群体,上海构建了一张安全网。早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之前,上海就完善建立危重会诊抢救网络,全市共有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和6家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每一例危重孕产妇以及抢救工作都需要上报,并开展专家讨论,同时复旦大学牵头成立上海首个妇产科联合体,将同品质的“红房子品牌”服务复制推广到联合体内12家医疗机构,畅通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确保疑难重症第一时间转至三甲医院。

为了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上海从去年开始酝酿构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儿科联合团队,4家三甲儿科为特色专科医院联手社区医院,把优质儿科服务带到家门口的医院,同时尝试试点以哮喘这一专病特色的社区儿科诊疗模式,减少了部分家长来回跑医院的麻烦。

“上海经验”获世卫组织点赞

一组数据验证了上海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的成效:去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18岁,上海地区婴儿死亡率3.76‰,上海地区孕产妇死亡率5.64/10万,3项指标已持续多年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标率为22.07%,与9年前相比提升2倍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目前,上海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已覆盖45个委办局,纵深到16个区、210个街道和5500余村居委。全人群健康已经成为当前上海市政府的一项重要承诺,成为贯穿环境、食品、医疗、教育等所有部门工作的一条主线,这就是所谓的“健康融入万策”。

如今,上海作为我国首个全面实施健康城市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其成功经验也受到世卫组织赞赏。去年年底,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世卫组织官员陈冯富珍点赞“上海经验”,并表示会将上海的先进经验记录下来,从而在全世界进行推广。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