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周年:路畅了,顽疾少了,群众更满意了

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2017-03-25 09:13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回顾一年来的整治过程,借助科技的手段与群防群治的理念,上海交通的不少“顽症”得到了解决,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在市民生活中更有“市场”,上海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澎湃新闻 资料图

3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年之际,一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将在今日正式实施。

2016年3月25日,一场 “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在上海拉开序幕,整治目标为“全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道路通行能力逐步提高,市民群众守法意识逐步增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逐步显现”。此次交通整治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两个“全”字上,一个是“全警上街整治”;另一个“全”则体现在集中整治的范围上,涉及整改的交通违法项目有: 1.机动车乱停车;2.机动车乱占道;3.机动车乱变道;4.机动车乱鸣号;5.机动车涉牌违法;6.机动车路口违法行为;7.机动车逆向行驶; 8.非机动车乱骑行;9.行人乱穿马路;10.非法客运。

上海集中那么多的行政力量,将警力下沉到执法第一线,搞交通大整治,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在重申这个城市的“规则意识”。  澎湃新闻 资料图
2016年3月28日,上海华山路延安中路,一位交警正在执勤。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2016年3月24日,延安中路茂名北路,一位交警正在路口执勤。当日,上海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动员会议上,白少康提及上海市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时说:“上海交通秩序混乱由来已久成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交通违法行为量大、面广、屡禁不止。”  澎湃新闻 资料图

回顾一年来的整治过程,借助科技的手段与群防群治的理念,不少交通“顽症”得到了解决,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在市民生活中更有“市场”,上海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截至今年3月初,升级版的“电子警察”查获驾车时未系安全带36990起,开车打手机2740起;“电子警察违法抓拍即时告知系统”发送告知短信116514条;“失格”驾驶人违法行车分析系统查获534名驾驶员,其中483名驾驶员因超分(满分12分)后仍然驾车被扣证,44名驾驶员因在“暂扣、注销、吊销”后仍驾车被行政拘留,7名“毒驾”人员因涉毒无证驾驶被处强制戒毒、行政拘留或移交相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罚。

2016年7月25日,上海大渡河路,进入夏季,普陀区区级机关干部以交通志愿者的身份全力以赴参与区重点道路大渡河路沿线路口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嘉炜 资料图
2016年6月22日,上海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勤务指挥室,交警通过视频巡逻平台对违法车辆进行查处。交警通过视频监督,及时发现违法车辆后,通过呼叫一线巡逻交警,可以在5分钟之内赶赴违法车辆所在现场,这一方式有效地弥补了一线警力的不足。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韦毅 资料图

2016年6月23日上午,上海中原路翔殷路,由于天气炎热,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五中队金海波不一会就大汗淋漓了。 上海交通大整治于去年3月底开始,至今已近三个月。上海的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道路变得通畅,城市趋于安静,市民普遍感到出行更加方便和安全。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2016年4月28日,上海五角场,杨浦交警会同辖区军事院校的纠察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过往军车进行检查。这是交通大整治行动中,军事纠察人员首次与交警联合执法。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2016年4月22日,延安东路浙江中路。交警正在对闯红灯司机进行处分。 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实习生 黄为 资料图

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周年

2016年3月27日,浦东新区率先试点在全区60余家派出所的警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进一步拓展收集、固定闯红灯、违法占用专用车道行驶、直线变道等动态交通违法行为证据的途径。 上海开始试点将现场处罚权下放至全警警种,赋予各警种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现场处罚权。2016年4月8日开始,这一做法已在黄浦区先行先试,今后将有望成为一种长效手段。

2016年4月6日,上海五角场,交警给一名违章车主开罚单。杨浦警统一为一批警用摩托车安装警用行车记录仪,通过这些“移动鹰眼”,对马路上的“瞬间违法”实施动态执法。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资料图
2016年4月6日,上海五角场,移动鹰眼的电子显示屏安装在摩托车仪盘表下方。所谓的“移动鹰眼”其实是一个微型行车记录仪。该记录仪由2英寸大小的微型电子屏幕与一个超高清分辨率的执法探头组成,电子显示屏安装在摩托车仪盘表下方,执法探头设置在警用摩托主探照灯上方。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资料图

2016年5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违法视频举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自6月23日起,平台又实现了通过短信形式及时告知举报人案件的受理情况。截至今年2月底,平台共接受到市民举报视频5万余起,采纳案件9千余起,短信发送17.5万条。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违法视频举报平台自上线以来,得到群众积极响应,平台网页访问量累计达23余万次。作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有效补充,在一线民警执勤执法及电警设备监控以外区域,有效遏制了各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2016年4月11日,南北高架近鲁班路立交,一出租车司机因违法鸣号被交警查处。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2016年4月26日,上海延安东路西藏中路,一位交警正在执勤。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资料图
2016年7月,“电子警察违法抓拍即时告知系统”正式启用,部分“电子警察”抓拍到的交通违法行为可即时通过短信方式告知车主。当年8月,上海固定“电子警察”开始抓拍“开车打电话”的违法行为,实施此类违法的驾驶员将被记2分,罚款200元。除了开车打手机,玩微信、吃东西、不系安全带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也逐步被纳入电子警察监控范畴。据了解,大整治开展以来,上海公安已建成使用8000套“电子警察”设备,预计今年还将建成使用1.8万台,并扩展已有的电子警察功能,试点抓拍“大弯小转”、“左转弯车辆不让直行车辆”等违法行为。
公安交警部门公布“电子眼”。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资料图

上海南京西路陕西路附近的电子警察告示牌。  澎湃新闻 资料图

2017年2月10日,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虹梅路路口,位于宜山路上的两根杆子上安装着合计50余只各种各样的电子监控设备引起不少过往路人关注。  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16年8月下旬,上海交警总队科技部门在延安中路近华山路和局门路近徐家汇路路段试点安装建设了“违法鸣号现场查处辅助系统”。该系统综合利用基于声呐阵列检测的声源定位、视频检测等技术,可对一定区域内机动车鸣号的违法行为进行实时采集。为了便于民警的现场执法,总队科技部门还在该路段配套安装了一块LED电子警示屏,用于实时发布违法车辆号牌。同时,为了进一步固定违法证据,民警在现场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调阅相关违法图片。

2016年9月26日,上海,在延安路华山路路口处,有醒目的黄色指示牌上提示驾驶员“电子警察监管(违法鸣号)”,下方则曝光了违法鸣号的车辆号牌。这是上海交警采用的高科技声呐技术“抓拍”违法鸣号,利用“声纳技术+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查处违法鸣号。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上海交警站在莘松路场东路交叉口指挥交通。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资料图

2016年12月29日下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称“新条例”)。新条例增加了“开车不得浏览电子设备”等规定,也就是说驾车时除了不能接打电话,也不能看短信、微信。

2017年3月24日下午,上海空港一路200号,前来处理交通违法的市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3月25日起实施。新规施行后,车辆若存在5起以上交通违法逾期未处理,将被暂扣行驶证,而单起违法的处理期限为15天。驾驶员纷纷主动赶在3月25日“大限”来临前,前往交通违法处理点,“清零”自己的交通违法记录。本市各交通违法处理点不约而同地排起了“长龙”。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2017年3月25日,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