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边关部队推进菜篮子工程: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渐成配菜

花晓 赵杰/中国军网
2017-03-26 19:34
中国政库 >
字号

图片均来自@军报记者

新鲜蔬菜,本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但由于蔬菜的种植受到季节、气候、地域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地处高原、海岛、荒漠等边远艰苦地区的边防部队,完全依赖社会化保障有难度,一直以来,四季能吃上充足的新鲜蔬菜就成为一种奢望。

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呢?先来看两组镜头——

几年前,科幻影片《火星救援》曾描述了“一位植物学家在火星上成功种植土豆”的情节。基于火星与地球土壤成分相似的科学原理,植物学家运用高科技手段成功制造出氧和水,并在确保棚内温度、湿度恒定的基础上,实现了种植“突破”。

有趣的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美国科学家便在由登月宇航员取回的月球土壤上,种出一棵莴苣。这位科学家的分析引人深思:“受益于科技生产,种植可以不再受自然环境限制。”

由此观之,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可以改良蔬菜种植的土壤成分、蔬菜生长环境以及储存条件,而合理的育种、栽培、施肥灌溉技术则可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育种能力、增强蔬菜抗病防灾能力,从而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质量,让更多蔬菜品种能够在高原、高寒、戈壁地区的一座座新型温室大棚中呈现出“长势喜人”的景象。

令人欣喜的是,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对边防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借助军民融合发展向科技要保障力,已成为边海防部队解决“吃菜难题”的主要手段——

从“新型冬储菜窖”到“太阳能日光温室”,再到“四防”岛礁种植大棚;从“太阳能供热系统”到“热空气地下传导技术”,再到“智能雾化立体栽培技术”,“科技魅力”在驻“高海边无”地区部队生活保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边海防部队已初步形成种、储结合的鲜菜供应保障格局,科技生产让边关战友餐桌上四季有“绿色”、餐餐有“绿色”,真正实现了由单调走向丰富。

我们相信,向科技要保障力作为科技兴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里边海防建设中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而战士餐桌的“绿色”与丰盛,必将带来戍边、执勤能力的“水涨船高”。(陈小菁)

权威访谈

科学种植技术让蔬菜产量成倍增长

记者:“菜篮子”工程实现了哪些突破?

负责人:“十二五”以来,从高原到海岛,从边防到无社会依托地区,部队“菜篮子”工程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生产设施持续完善。军委后勤保障部派机关干部多次深入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调研,为边防一线部队完善配套设施。

目前,川藏线所有大站、兵站、油库的新型温室、猪圈,可实现一年四季自产新鲜肉菜,为官兵提供基础生活保障;驻守青藏线的纳赤台兵站、全年最低温度达-40℃的驻内蒙古2个边防连,已陆续建成“太阳能日光温室”,官兵吃上鲜菜不再是“难题”;海军驻西沙某部、空军驻藏某雷达站等单位,研发应用“智能雾化立体栽培技术”,使蔬菜产量提高了6倍以上。

截至2014年底,在“三北”地区及驻藏部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千余个菜窖,以往部队冬季蔬菜“冻三分之一、烂三分之一、吃到嘴里不到三分之一”的情况已成为历史,“鲜菜入窖、鲜菜上桌”正逐步成为现实。

计划2至3年完成“菜篮子”工程建设

记者:推进这项工作有哪些考虑?

负责人:计划利用2至3年时间,完成“高海边无”部队“菜篮子”工程建设。前期优先安排保障困难的驻高原、海岛、边防部队,后期安排其他符合建设条件的部队,着力提升生产保障能力,让官兵“四季见绿”“吃菜不愁”。

确保投入精准。对于符合建设条件的部队,力争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根据实际需求和驻地自然条件,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确保“投入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按照部队类型、气候特点、海拔高度等,统一制定建设标准、设计设施样式、规范应用技术,做到实用管用耐用,切实发挥“菜篮子”设施的功能作用。

推广高新技术。运用“蓄热保温缓释放”技术,解决冬季生产温度过低问题;运用“坚固材料”、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生产设施抗风能力;采用“耐用薄膜”,降低辐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运用“水培、雾化培”技术,解决无土、土质贫瘠问题;运用“植物生长补光灯”“漫射玻璃”技术,解决光照不足问题;运用“排水降湿”技术,提供蔬菜生长适宜的环境;运用“冬储、速冻、保鲜”技术,增强疏旺补淡、均衡供应能力。

搞好设施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由太阳能供热系统组成,可在-50℃的高寒地区实现“无需人工加热自然产菜”,适合北纬46°以北、驻西藏阿里地区的部队;“自然能源集成日光温室”,由后墙“蓄热保温缓释放、热空气地下传导”等技术组成,能在-30℃的高寒地区自然产菜,适合北纬46°以南的高寒区、寒区、温区及高原地区部队;“四防”大棚,集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技术于一体,适合驻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岛部队。此外,“新型环保猪舍”可快速采集太阳能,自然通风,兼具保暖,粪污可自动清排、循环利用,适合高寒、高原地区部队。

每年扶持“高海边无”部队50个旅团、50个仓库

记者:如何持续搞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负责人:坚持科技领先抓人才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灵活方式,依托国家、地方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有计划地培训生产骨干,学习掌握现代管理技能、先进科学技术。

坚持基层至上、抓好“暖心爱兵”工程。“生产收益补助官兵伙食”是搞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严格落实生产收益使用管理规定,加强产品计价、效益核算、成果转化管理,让官兵切实享受到农副业生产成果。

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操作规程,把“菜篮子”和“菜盘子”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华而不实,更不能搞“一刀切”;坚持军民融合、深化拓展,主动与驻地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形成“互助推广、服务协作”的融合机制,助力生产单位拓展军地科技攻关渠道。

记者:“十三五”期间有哪些发展?

负责人:每年重点扶持“高海边无”部队50个旅团、50个仓库、200个营连单位,开展新型温室大棚、生态畜禽圈舍、园田化菜地等“菜篮子”工程建设,建成具有“节能、环保、耐用、高效”特性的新一代生产设施,进一步解决部队官兵吃新鲜蔬菜的实际困难。

记者观察·军民融合

军地协作丰富官兵“菜篮子”

朝连岛,是无淡水、无居民、无航班、无耕地的“四无岛”,也是距离青岛市陆地最远、条件最艰苦的海岛。

一到冬天,整个小岛变成了光秃秃的“石岛”,驻守这里的海军北海舰队某部官兵的鲜菜供应长年依靠海上运输,有时遭遇特殊天气,补给船无法靠岸,官兵吃上一顿鲜菜成为奢望。

一年春节前,4名军嫂带着孩子来岛探亲,正赶上大风天气,近一个月的时间,4个五六岁大的军娃没吃上一口鲜菜……2015年,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守岛官兵向青岛市农科院专家学习大棚建造、蔬菜种植技术,最终让自产蔬菜在小岛“扎下了根”。这是军民融合建设“菜篮子”工程的一个生动实例。

新型玻璃日光温室

引进地方先进技术为部队“菜篮子”工程服务,走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是大势所趋、兵心所向。近年来,全军边防部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简单依靠“上级投入、自给自足”的保障模式,积极拓展军地协作,推动了农副业生产的转型升级,让官兵“菜盘子”越来越丰富。

在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美国太空椒、意大利生菜、以色列丝瓜等一批优质绿色农作物,正悄然走上雪域哨所官兵餐桌。2013年至今,他们与中科院、原成都军区农技推广供应站等军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协作,并与西藏农牧厅签订了3份“农业合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农技服务、绿色食品认证等5项协作机制。

同时,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军营”活动,他们与拉萨生态站等6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从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引进科技含量高的蔬菜品种,创新研发了“温室养杯育苗、配方施肥、叶面喷肥、人工授粉、无土基质栽培、滴灌节水”等种植技术,让百余种蔬菜品种落户雪域高原。

在“生命禁区”昆仑山哨所,新疆军区后勤部与自治区农科院联合组织“科技兴农边防行”活动,邀请军地专家赴边防一线对“日光温室、高原农副业基地”进行现地指导。

据悉,2013至2015年间,国家农业部与原总后勤部就“军民融合推进部队科技兴农,建立军地农业合作协调机制”出台《意见》,对军民融合建设部队“菜篮子”工程做出了详细规定。(记者孙兴维 特约记者赵杰 通讯员眭艺)

记者观察·科技生产

科技创新成为解难“金钥匙”

曾听过一个“吃菜难”的心酸故事。一名因大雪封山在高原守防半年之久的边防战士,终于盼到了来年探亲的日子,他一下山便径直走进一家饭馆,一口气点了6盘青菜“打牙祭”……那个年代,边关战友对于新鲜蔬菜的渴求可见一斑。

如今,随着军委各级机关不断加大对“高海边无”部队“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高原“生命禁区”、无淡水海岛培育出绿色蔬菜已并不稀奇。

2015年9月,全军海拔最高的新疆军区河尾滩边防连在海拔5418米的雪山哨卡成功种出新鲜蔬菜,这标志着困扰该军区海拔5000米以上哨所官兵多年“吃菜难”的历史宣告结束。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高原蔬菜“选种播种、土壤改良、光照温度、施肥灌溉”等种植经验,创新研发“新型高原种植法”,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

驻内蒙古边防部队根据驻地地理纬度、气候特点等环境需求,研究建造了“新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温室不仅冬季无需供暖设备、高效节能,其增温、御寒、保温性能也很强,冬季棚内平均温度可达20℃。驻内蒙古某边防团官兵说,自2014年该团建设大棚以来,连队冬季蔬菜自给率可达70%以上。

在南沙岛礁,守礁官兵想方设法在礁石上种植蔬菜,但产量却并不理想。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支持下,他们采用“太阳能、雨水回收、喷雾降温”等系统,自动收关天窗、活动遮阳网等设施,建成了集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于一体的“四防”新型岛礁种植基地,满足了守礁官兵生活所需。

“菜篮子”工程建设,因科技而兴。科技创新,正逐步成为偏远艰苦地区破解种植难题的“金钥匙”——驻高寒地区部队通过“保温增温”解决低温问题;驻荒漠部队通过使用“坚固材料”提高抗风能力;驻高原部队通过改良耐用薄膜,增加玻璃材料,降低辐射强度;驻南方部队通过利用“防雨排水降湿技术”,防范雨多潮湿。 (记者孙兴维 特约记者赵杰 通讯员眭艺)

“哨位君”说

我们餐餐有“绿色”

3月中旬,驻内蒙古某边防团最低温度仍低于-20℃。室外天寒地冻,连队新型温室大棚内却春意盎然,一排排碧绿的蒜苗、嫩绿的油菜,白瓜挂果、香菜斗艳、菠菜翠色欲滴……

司务长姚岳松说,经过近2个月的生长,这批鲜菜很快就能“走上”边防官兵的餐桌了,“如今,我们可以育种各类蔬菜品种,冬天吃上新采摘的蔬菜不再是难事。遇上吃火锅时,有10余种菜品可供官兵选择。”

该团驻守在呼伦贝尔草原北部边缘地带,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冬长夏短,年取暖期长达7个月,无霜期不足百天,最低温度达-40℃,这给部队后勤保障带来诸多不便。

过去,官兵们主要依靠冬储菜白菜、萝卜、土豆过冬,近几年,团领导积极与地方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陆续组织一线连队种植员,到驻地蔬菜种植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并大力借助科技优势对边防连队温室大棚、菜窖进行改造。

笔者发现,温室大棚只有一面墙壁,另一侧则由一排排“弧形”铁质菜架组成,菜架上的蔬菜幼苗长势喜人,且每层菜架上都覆盖着塑料薄膜。姚司务长介绍,“‘新型薄膜’能在夜间起到保温作用,白天还不影响光能吸收。”

为防止温度骤降“冻坏”幼苗,官兵们在大棚内“嵌套”了一个“小棚”,外面盖上一块塑料薄膜,四周用宽胶带粘紧;并在小棚中央挖了一处半米深的窖坑,坑内放置2个电炉,为小棚提供持续热源。

“我们的青椒味道不错,虽然个头小了点,但是绝对没打农药……”姚岳松说,改造新型温室大棚并非一劳永逸,由于昼夜温差大等原因,蔬菜在大棚里长得慢,个头也不及内地蔬菜的三分之二。“下步我们会继续摸索改良,让官兵吃上又大又好的新鲜蔬菜!”他说。(徐嘉宁、孙伯李)

(原题为《边关餐桌,何以从单调走向丰富?——就“高海边无”部队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