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夹在明朝与蒙古之间的白莲教徒

邓涛
2017-04-13 10:0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说起白莲教徒,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元末的红巾军,韩山童以白莲教信众为依托,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最终使得元朝灭亡;或是想到清朝嘉庆年间的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清政府耗时八年、耗费数亿两白银才得以将其镇压,标志着清朝由盛转衰。但关于明朝中叶兴起于山西的白莲教,大家知之甚少,然而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并不弱于前者,白莲教徒改变了明朝同蒙古的战略均势,使得蒙古军队得以进围明朝京师。此外,他们还促进了漠南蒙古的发展、改变了漠南蒙古部分地区的人口分布,影响深远。

山西白莲教的兴起

作为一种民间宗教形式,白莲教大约出现于宋代,那个时候还不被称为“教”,而被称为白莲社等。它同佛教的净土宗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吸收了很多民间的封建迷信。当时的白莲教还处于萌芽状态,同世俗的联系不多,信众也比较有限。

元朝时,各种矛盾凸显,白莲教开始深入民众并转变成具有较强反抗精神的民间宗教,所以元政府开始颁布禁令。早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便有朝廷禁止白莲教的政令了,元政府禁止白莲会宣传“五公符、推背图”等符咒,但是屡禁不止。白莲教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不断壮大,最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依托白莲教的红巾军发迹并建立了明朝,但他自己明白,白莲教这种充满抗争精神的民间宗教并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所以明太祖亲作《禁淫祠制》,明确规定不准民间塑造白莲教的神明塑像。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白莲教继续存在并逐步发展。到了明朝中叶,社会矛盾加剧,如官员和宗室兼并土地,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被兼并土地的赋税则被转嫁到其他农民身上,农民负担越来越重,官逼民反。有时人分析:“皆因近年有司贪肆,百姓穷苦,故妖人得乘机以富贵快活之说鼓动之。”嘉靖中叶的刑部尚书喻茂坚曾说:“宣传白莲教的人散布山东、河东、北直隶、徐州、凤阳等地,当地的百姓很容易被他们蒙蔽和煽动,必须想办法禁止。”但是这里禁止,那里又出现,明朝也找不到“根治”的办法。

朱元璋与红巾军

不是所有加入白莲教的人都是由于朝廷压迫而无法生存的,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加入白莲教,是想利用它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例如山西有个白莲教教首叫李五,他声称天下马上要出现新的皇帝(指自己),号召大家跟他一起去打江山。他在家中放了一盆水,让信徒们用水盆照一下自己,然后李五说:“我看见水盆里的你们将来是大官,都会荣华富贵。”信众们听了都十分欣喜。之后,李五让信众登记姓名并根据贫富交纳费用,有的人甚至卖掉家产携带数千两白银投奔他,想必也是为了将来的高官显爵,只不过他们最后并没有成功,空欢喜一场。

在山西,大同周边地区的白莲教徒最为活跃。那里驻扎了大量的明朝军队、家属以及部分民人,白莲教在这个区域流传甚广,使得他们的影响力深入到军队当中,按照他们的设想,等到军队中的白莲教徒足够多,就可以推翻明朝统治。大同周边不断发展的白莲教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当地的白莲教教首吕明镇等被抓捕并杀害,而他的徒弟丘富、赵全等人为躲避明军追捕,越过长城投奔到了蒙古土默特部。当地一些对现实不满的明朝宗室成员也想借机牟取个人政治利益,例如人在山西的明宗室和川奉国将军朱充灼,被朝廷剥夺了爵位,十分不满,便同白莲教联合,密约蒙古军队一起进攻大同,杀掉大同的代昭王朱充耀,但最后起事失败被捕杀。这一行动虽未成功,但足以说明白莲教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力之大。

白莲教徒与“庚戌之变”

嘉靖朝,漠南蒙古出现了一支强大的势力,那便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又称“阿勒坦汗”),他虽然不是蒙古大汗,但是却让蒙古大汗十分畏惧,他所统领的军队虽然只是漠南蒙古的一部,但其战斗力足以让整个明军胆战心惊。也正是他,在嘉靖朝中叶带领蒙古军队围困了仅有羸弱士兵防守的京师,好在俺答汗当时并不想强攻,只是为了逼迫嘉靖皇帝同意他的互市请求,否则,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这个事件便是很有名的“庚戌之变”。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件,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土木堡之变以后,蒙古军队那么长时间都没能再次围困明朝京师,而俺答汗为什么能轻易做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奔俺答汗的白莲教徒的帮助,这些白莲教徒不仅熟悉明朝北边的防线,且对用兵布阵也很有研究。此外,俺答汗让一些白莲教徒帮他制造攻城器械,这样便使得明朝北部的防御能力大大下降,所以蒙古军队能够从容地进攻明朝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抢掠完毕之后再从容地回到蒙古。

俺答汗与三娘子

对于这些白莲教徒,朝廷是极为憎恨的,且不说他们能够帮助俺答汗打仗;这些人也会在蒙古土地肥沃的地方耕地种粮,为蒙古军队提供粮食。为了抓捕这些白莲教徒,朝廷没少费心思,甚至冒险派士兵深入蒙古抓捕,但赵全、李自馨等白莲教头目都逃脱了。见到派兵捕杀不成,朝廷又悬重赏抓捕白莲教教首赵全等人的首级,赏格已达千两,另授予官职。同时,朝廷软硬兼施,希望这些白莲教徒能够主动投降,招降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毕竟当年一部分白莲教徒投奔蒙古是迫于明军的抓捕,既然宽恕了他们,那么他们自然愿意回来。然而一边是一些白莲教徒被招降归来,另一边却是一部分白莲教徒又投奔蒙古,这让明朝官员大惑不解,当时有人分析:“藉令郡县得人,轻徭薄赋,彼自乐归之不暇,又安肯以其身为夷狄用乎。”可见,很多白莲教徒在明朝的管理下生存艰难,反而去蒙古能过得更好。

白莲教徒与“隆庆和议”

嘉靖皇帝去世后,隆庆皇帝继位。新皇帝上任,俺答汗很不给面子,在白莲教徒赵全等人的怂恿下,派兵进攻山西。按照赵全的计谋,俺答汗遣兵六万,兵分四路向明军进攻,在白莲教徒的引领下,蒙古军队很快攻破了长城,先后劫掠了石州、文水、交城、平阳、介休等地,被杀、被掠的汉人达数万人,十分惨烈。

蒙古军队战斗力强,当时的明军基本上只能防守、无法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赵全向俺答汗提出了更高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占领明朝的部分长城关口和山西太原等地,然后效仿当年的石敬瑭,派他到太原为蒙古军队征收汉地赋税,这样俺答汗就可以占领北部中国,实现同明朝的南北分治了。俺答汗并没有听信赵全的话,一方面是因为此次入侵,目的就是劫掠自己所需的金银财宝、物资药物、人口等;另一方面,他自己不是蒙古正统大汗,暂时没有实力同明朝进行南北分治。

当年抵御蒙古军队的大同镇长城

若是没有什么历史机遇,恐怕明蒙还会继续对峙下去,北方百姓还要继续遭受劫难。然而祸起萧墙,俺答汗有个孙子叫把汉那吉,俺答汗将把汉那吉的未婚妻许配给了鄂尔多斯部的蒙古首领,把汉那吉一气之下带领亲信投奔了明朝。明朝十分重视,希望用把汉那吉跟俺答汗交换赵全等白莲教头目。赵全告诉俺答汗,要想得到把汉那吉,只能用武力逼迫的方法。俺答汗觉得有道理,便派兵进攻明朝边地。但是因为明朝有防备,且把汉那吉还掌握在明朝手中,所以这次攻势很快失败了。

对峙陷入僵局,需要破局。大同巡抚方逢时想到,当年赵全曾写过投降信,他便把这个信交给了俺答汗看。如果是在严重对峙、缺少使者交流的时期,赵全的这封信俺答汗是无法看到的,即使看到也不会相信。但是此时明蒙已开始联络,且俺答汗很希望能自己的孙子回来。所以最终双方息兵和谈,并同意换人,这就是史上非常有名的“隆庆和议”。通过和谈,双方正式息兵互市,漠南蒙古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同明朝的和平,这是明朝立国200年基本未曾有过的情况,双方在此后的数十年也基本上保持了和平的状态。

把汉那吉十分感激明朝廷的善待,答应将来会努力促进明蒙和平;赵全被送还时,隆庆皇帝亲临午门门楼进行受俘礼,当天赵全被施以“磔刑”,即传说中的“千刀万剐”。之后,赵全的首级被送到明朝九边示众。

白莲教徒与归化城

前面已经提到,很多白莲教徒是被迫离开明朝的,如果不离开,要么因为高额的赋税导致破产,要么被明军抓捕进监狱,作为普通百姓,他们是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虽然他们逃到了蒙古,但绝对不是要帮助蒙古军队攻打明朝。

这些人来到蒙古之后,要么被安排去帮蒙古人放牧,要么是在阴山以南地区筑屋耕田,地位十分低下。由于白莲教首赵全、李自馨等人帮助蒙古人攻掠汉地,所以明朝把北逃的白莲教徒视为“叛逆”,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白莲教徒都在披星戴月地耕田自给、努力糊口,他们只想维持最基本的生存。

俺答封贡后的蒙汉互市交流

不少蒙古人逐渐居住在这些白莲教徒附近,学习筑造房屋、耕田,开始了定居生活。俺答汗让这些白莲教徒帮他修建宫殿、收集各类中药,汉地的手工艺、医术也随之传到蒙古。当然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很多汉人被蒙古化,逐渐融入了蒙古社会,开始取蒙古名、说蒙古话、着蒙古衣,使得漠南蒙古一带出现了少见的蒙汉杂居、和睦相处的场景。例如一个叫赵龙的人说:“我生了六个孩子,分别叫火泥计、窝兔、瓦拜兔、瓦十兔、簿合兔、宁安兔。”很明显,虽然赵龙自己还算是汉人,但他的孩子已经开始蒙古化了。

这批居住在漠南土默特地区的白莲教徒以及其他汉人,让这一地区的城市、村庄和农业开始兴盛,为万历初期这里建设“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奠定了基础。隆庆和议之后,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开始和汉人生活在一起,通婚生子,使得这里的民族杂居情况更加普遍。得益于此,归化城在清代乃至民国成为中原和蒙古交流、贸易的枢纽。

参考文献

明世宗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3

万历武功录(四库禁毁书丛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国朝典汇(四库全书存目丛刊) [M].济南:齐鲁书社,1996

明史纪事本末(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