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财经评论员叶檀称宁波“尴尬”,当地媒体转发网友文章驳斥

中国宁波网
2017-03-30 12:01
舆论场 >
字号

近日,著名财经人叶檀博士用“尴尬”一词评价宁波,尴尬”即出,既已刷屏。今日一篇网文《空间更大、后劲更足——蓄势待发看宁波》也在网上热传,宁波网友从宁波的昨天、今天、明天落笔,阐述宁波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后劲,驳叶檀观点,该文有理有据,让很多宁波网友看后为之振奋。

叶檀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近日,“毒舌善心”的财经女侠叶檀博士给副省级城市宁波号了下脉,并给出了“尴尬”一词的诊断书。

“尴尬”一词即出,既已刷屏。事实上,在叶檀之前,舆论上就有宁波与杭州之比,大体是说在这一轮以互联网经济为引擎的发展中,宁波落后于杭州。

在笔者看来,在网上抒发宁波之虞的,大多是热爱宁波的本地人。所谓“爱之深”而“恨之切”也。叶檀女士的“毒舌”号脉,相信也是因了家乡人的热爱与古道热肠。

笔者不才,斗胆对叶檀博士的文章来一点“狗尾续貂”。

首先是城市的人格化比拟。

在笔者看来,如果说上海是一名西装革履的绅士;杭州则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如果说宁波是一名沉稳机灵的水手;苏州则是一个温婉贤淑的绣娘……

再看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要说“昨天”,宁波的“老底子”无疑更厚实。且不说其早在唐代就是全国最大的开埠港口;在元代就是全国最大的南北货物集散地之一。仅凭“宁波帮”200年的商业繁华就为其奠定了浓厚的商业文明。更有改革开放30年,“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政策和机遇”,使宁波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其工业经济、港口经济在全省独树一帜,并先于杭州成为副省级城市。

要说今天,宁波的确遇到一些发展的瓶颈,其在信息经济、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等领域似乎难与杭州比肩。但其在临港重化工业,以及智能制造和商贸经济,特别是港口经济领域的积累,即便是在转型发展的新经济时期,也仍然是不能舍弃的“四梁八柱”。

笔者窃想:如果说杭州的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崛起,令人联想起美国的硅谷来;那么,漫步宁波的港口与新区,是否让人联想起德国的工业4.0?即使宁波在互联网经济方面没有拨上头筹;但互联网还是可以用到宁波的制造业。笔者去年曾到德国,对奔驰、巴斯夫等跨国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了工业4.0的魅力。

推究起来,工业4.0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就是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生产设备供应商和IT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换句话说,德国并没有亦步亦趋学美国,而是在夯实制造强国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走出了自己道路。

从这个角度讲,今天的宁波,能够作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可谓意义深远。

当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宁波的努力并不单簿。有报道说,2016年,宁波共承担了全国17个改革试点任务。除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还借着“国家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获批的东风,进一步落实“全域保险”发展理念;借着“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和全国首个“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助力“两创”和小微企业、“三农”发展;凭着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获批设立等“红利”,为促进港口经济圈跨境贸易注入了强劲动力……

再说明天,宁波的发展东风劲吹,战鼓已擂。

一是得天时。比如国家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宁波在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具备承接国家层面一部分战略布局的能力。

二是得地利。事实上,其港口经济圈已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国家级梅山新区不仅已经开建,梅山口岸还成了全国第六大汽车进口口岸。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是全国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九大工业行业之都、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区,拥有8个超千亿的优势产业集群。另以梅山新区为例,其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石化、汽车、装备、新材料制造基地,还拥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些都成为明天的宁波,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实力支撑。

三是得人和。众所周知,宁波的发展得益于开放,得益于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得益于天下资本流通顺畅。据介绍,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旨在为增强宁波试点示范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吸引创新资源,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的国际先进制造基地,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梅山新区港口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环境优越,有利于在投资贸易体制机制、口岸便利化、民营经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为国家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积累经验。”有关官方人士对媒体表示。

也许,通过这样的新区发展,宁波在吸引人才和资本方面,也能冲破上海与杭州的“两面夹攻”?进而真正实现“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天下资本流通顺畅”的愿景?

当然,叶檀博士的建议是值得聆听并吸取的。那就是“未来的宁波,需要从工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变、从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变、从港口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变。”事实上,宁波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在笔者看来,宁波的明天,空间更大、后劲更足。因为宁波,既得国家战略之天时,有国家大项目、国有大企业的实力支撑;又有数百年来“无宁不成市”的商业气息与商业文明的润泽,以及民营企业的奋发有为;既有制造业基石与“红帮裁缝”的工匠精神;又有现代港口航运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鲜血液; “宁波帮”精神既有大山的坚韧与隐忍,又有海洋的宽广与豁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明确指出,宁波要把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和开放这一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打造辐射长三角、影响华东片的“港口经济圈”;G20杭州峰会来浙期间,他又再次勉励宁波要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今天看似厚重、笨实的产业基础也许就是明天实现凤凰涅槃的根基。而杭州与宁波,则一定是“你有你的风采,我有我的魅力”,大家“风骚共领舞翩跹”。

那么,让热爱江南,热爱浙江的每一位家乡人,都来为自己的故乡真心祈祷!(作者:明州府 徐王婴)

(原标题为《驳财经人叶檀观点 网文<蓄势待发看宁波>被热传》)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