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玉泉山显圣”新解:关羽亡魂为何要向吕蒙索命

陈骏千
2017-04-14 14:0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玉泉山显圣”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荆州重归东吴之手。就在离关羽父子遇害之地不远的玉泉山上,僧人普静遇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

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静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静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麈尾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普静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志演义》毛宗岗批评本第七十七回,中华书局2009年排印)

这就是著名的“玉泉山显圣”的故事。这个故事起源很早,流传版本也很多,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以《三国演义》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中的玉泉山故事,因此相关的历史考证从略。

关羽显圣的玉泉寺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县,当地人称作“小关庙”,与山下的“大关庙”(即关陵庙,关羽身体埋葬之地)相区别。与河南洛阳的关林、山西运城的解州关帝庙合称中国三大关帝庙。(图来自网络)

僧人普静用禅理点化关羽的亡魂,并成功使其皈依佛门。然而,按照《三国演义》的发展,之后关羽又一次显灵向吕蒙索命。读者在这里未免产生一个朴素的疑问:既然关羽已经皈依佛门,为何还能以“厉鬼”的形象现身呢?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毛氏本《演义》并不能自圆其说。毛宗岗在本回的“总评”中说:

“云长安在”一语,抵得一部《金刚经》妙义。以“安在”二字推之,微独云长为然也。吴安在?魏安在?蜀安在?三分事业,三国人才皆安在哉?凡有在者不在,而惟无在者常在。知其安在,而云长乃千古如在矣。

毛宗岗将普静的话解释为,由佛家看来,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空,那么从本质上讲,关云长是空,从一开始就没有关云长,又哪来的这些恩恩怨怨。所以关羽“顿悟”的内容,即是“五蕴皆空”的道理,因此他欣然皈依佛门,后来修成菩萨。

这种解释看似通顺,但是如此一来,既然关羽看破了世相泡影,他为什么还要执着于仇恨,以至于化身厉鬼呢?毛宗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试图进行补救,他在总评中说道:

关公既经普静点化之后,人相我相,一切皆空,何又有追吕蒙、骂孙权、惊曹操、告玄德之事乎?曰:云长不以生死而有异。玉泉山之关公,与镇国寺之关公,非有两关公也。善善恶恶,因乎自然,而我无与焉。追所当追、骂所当骂、惊所当惊、告所当告,直以为未尝追、未尝骂、未尝惊、未尝告而已矣。不宁唯是,五关斩将,直是未尝斩;水淹七军,直是未尝淹也。

毛宗岗先是向道教求援,摆出“自然”的道理,又强行玩文字游戏,说追与不追都是一样的,进而把五关六将等也一笔抹销。可见,在这个问题的解释上,毛宗岗已经语无伦次,用“空”来解释关羽的“顿悟”,并不能令人信服。

关羽画像(宋·马远)

那么,再一次回到原文。普静提到颜良等人,指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这是佛教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果报应”。然而,这个“后果前因”交代得并不清楚,因此,有必要从更多的文本中寻找相关的信息。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从成书以来,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现今能见的《演义》版本有三十余种之多,而毛氏本是其中最晚的版本。根据近年的研究,我们可以粗略地将《演义》分为二十卷本、二十四卷本(或称福建本、江南本)两大系统(详见金文京:《三国演义的世界》(东方书店,1993)、中川谕:《<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汲古书院,1998)等)。其中被认为是二十卷本最早的版本,即“叶逢春本”的记述与毛氏本有着微妙的不同:

静禅师已见是关公,待马到庵前,禅师乃以手中麈尾击其座曰:“颜良安在?”关公英魂顿悟……静曰:“昔非今世[是],一切休论,只以公所为言之。往日白马渡,颜良虽不曾与公斗刀,忽刺之。斯人于九泉之下,安得不抱恨哉?今吕蒙以诡计害公,正犹[由]此也。公何迷惑如是?”关公方始解脱……(引自井上泰山编:《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影印部分,关西大学出版部,1998。方括号内是笔者对原文别字的订正。)

普静向关羽抛出的禅语由“云长安在”变成了“颜良安在”,并将关羽的死与斩颜良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普静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颜良,而关羽立刻就领悟了普静的用意,得知了自己被吕蒙害死,正是昔日杀死颜良所受的报应。而普静进一步说明,当时颜良并没有和关羽正面交锋,而是被关羽“刺”死。报应循环,用计谋杀死颜良的关羽,最终也被人用计谋杀死。所以在早期阶段的“演义”中,关羽“顿悟”的内容并不是毛宗岗所解释的“空”,而是因果报应的道理。

而与毛氏本同属二十四卷本系统的“嘉靖本”、“夏振宇本”的记述则变得语焉不详:

向日白马隘口,颜良并不待与公相斗,忽然刺之。此人于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夏本作“安得而不抱恨哉”)?今日吕蒙以诡计害公,安足较也?(“嘉靖本”引自 《古本小说集成》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所收影印本。“夏振宇本”引自陈翔华主编:《三国演义古版汇集》(国家图书出版社,2010)影印本)

在二十四卷本系统中,明示因果报应的“正由此也”变成了“安足较也”。语义顿时发生了变化,在这里,普静指出颜良未曾交战就被杀死,所以战败而死的关羽的怨恨和颜良无法相提并论。佛家的“因果报应”变成了时下流行的所谓“比惨”,即举出更加不幸的颜良,来安慰关羽的怨恨。这种改变被毛宗岗发扬光大,举出的例子由颜良一人扩大到多人,而原本因果报应的解释则被消解了。

万历辛卯年(十九年,1591)万卷楼刊《新刊校正古本出像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通称“周曰校本”)插图。

“云长何在”vs“颜良何在”

另外,关于普静喝住关羽的禅语,各版本有“云长何在”(夏、毛诸本)、“颜良何在”(叶、嘉诸本)两种。这种差异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意味呢?

事实上,玉泉山故事发生之时,关羽杀死颜良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普静一句“颜良安在”便足以引得关羽“顿悟”,这说明关羽对斩颜良一事始终抱有不安,颜良引起了关羽心中多年来的郁结,但同样因为颜良,关羽得以解脱得道。那么,关羽和颜良之间发生过什么?我们让时间回到二十年之前。

关于斩颜良的过程,《演义》各本出入不大,以下引述毛氏本: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从《演义》来看,关羽并没有和颜良正面交锋,而是趁颜良未加防范之时,出其不意将其杀死。毛宗岗评“刺”字道:“杀得出其不意,所以谓之刺也。”而《演义》的叙述仅限于此,想得到更多的信息,就要从其他的文本入手。其中之一就是清代车王府所藏曲本中的“鼓词”《三国志》。作为口头传承文学的鼓词,其成立的年代并不清楚,而从内容上考察,似乎是参考《演义》而成,但其中有许多《演义》所没有的故事,比如关兴、关索逃出荆州的情节等。这些情节可能来自于《演义》之外的来源,有可能保存了某些被《演义》舍弃的故事(详参后藤裕也:《说唱<三国志>研究》,汲古书院,2013)。这些问题姑且不论,鼓词《三国志》第四十七卷中,详细描述了关羽斩颜良前的心理活动。(以下车王府鼓词引自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由于原文多有别字、俗字,为简便起见,以下引文尽量改为标准简体字,文中不再一一标明。)

(唱)关老爷一边里催马心中想,腑内自己暗沉吟。料颜良他比华雄自然勇,不然焉能把许褚赢。说不得再用藏刀计,这是关某三次施展出于无奈中。欲要不使这路刀法,犹恐怕袁将难敌赤铜钢锋胜青龙。

关羽见到颜良勇猛,决定使用“藏刀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刀法呢?

(白)这一阵讲不得马打盘旋三合五荡,老爷见袁将的马迎面而来,把右手的刀往上一举,却是攥朝前,刃朝后,刀背朝下。与敌人相离不远,老爷口中说,袁将着刀。说着话,用刀攥照面(扌床)去,颜良见,用赤铜刀往上一迎,老爷往回里一抽,颜良的利刃架空,使得往后一仰。老爷倒手,刀攥向了左,刀刃向右,横在自己的面前,攒劲一甩。

(唱)老爷单手一甩青龙刃,那颜良招架不及(口克)叹一声中钢锋。咕噜斗大的人头坠在地,尸首掉下马能行。

在鼓词中,藏刀计是一种非正规的刀法,通过反持、虚晃、变招等动作杀死颜良。如果结合这种描写来考虑,所谓“杀得出其不意”就容易理解了。

《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所收鼓词《三国志》影印本,共70册、140卷,成书约在清中后期。

当然,鼓词本身的成立年代难以考证,而文字化的时期又相当晚,其内容能否作为理解《演义》的参考,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但是,以斩颜良这个场面来讲,其他口头文学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描述,可以作为相互印证。其中之一,便是所谓“张国良评话”。这个系列是苏州的评话艺人张国良将家传的苏州评话故事整理编排的一套丛书。其中有《演义》所不载,而见于其他口头文学的故事,因此可以推断,张氏评话虽然是依照《演义》编排而成,或许也包含了《演义》之外的故事来源。

张氏评话详细地描述了关羽斩杀颜良的全过程,由于正文过长,在此从略。依据张氏评话,关羽斩杀颜良的过程可以总结为:

1、关羽没有打出旗帜,并且放了“马后炮”,不符合大将出战的程序,颜良没有想到有人出战。

2、关羽没有穿盔甲,颜良以为对方不是和自己交战的。

3、关羽使用非常规的“春秋刀”的刀法,颜良看不到关羽的刀。

4、颜良身带刘备的书信,正在仔细辨认对方是不是关羽,而关羽已经下手。

另外,张氏评话对“春秋刀”的招式描写与鼓词中描写的“藏刀计”如出一辙,只是心理描写等更加详细。或许关羽“倒提青龙刀”的战法在口头文学的世界中已经固定下来。顺带一提,在日本光荣公司制作的电视游戏《真三国无双6》、《真三国无双7》中,关羽的持刀方式正是刀钻在前,刀刃在后的“倒提青龙刀”,而攻击动作也与鼓词、评话的描写相似,可能也受到了传统口头文学的影响

所以,关羽杀死颜良的过程并非那么光明正大,而此事就这么成为了关羽的心结,直到死后都不能安心。回到玉泉山故事,对斩颜良一事耿耿于怀的关羽,听到“颜良安在”,触动心事,立刻向普静询问究竟。关羽向普静寻求的解脱,或许并不是被吕蒙害死的怨恨,而是用非常手段杀死颜良所带来的内心不安。

在车王府鼓词中,使用“藏刀计”是关羽迫不得已使用的非常手段。这也使得关羽此后的二十年遗憾不已。

于是普静一语道破,今日关羽被吕蒙害死的“果”,正是出自当初害死颜良的“因”,反过来说,借由被吕蒙害死,关羽偿还了对颜良造下的业。经普静指点而意识到这一点的关羽,终于卸下了背负了二十年的重担,所以才说“始得解脱”。

那么,最后的问题。得到解脱的关羽,为什么还要去向吕蒙索命呢?恐怕是因为,顿悟了因果报应的关羽,回头审视整个事情的经过,由于自己害死颜良,导致今天被吕蒙害死,那么害死自己的吕蒙,总有一天也会遭到报应,而彼时害死吕蒙的人,未来也会遭到报应。因果循环,永无止境,而这一切的业都是由自己而起。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由自己下手杀死吕蒙,这样一来,这条复仇的链条回到了起点,报应也就此而止。关羽亲手消除了自己造下的业,而脱离业障,正是通向成佛的法门。

南无护教伽蓝菩萨。合掌。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