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雄安新区巨变“前哨”:三县传统产业思考告别低端、升级重构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2017-04-08 08:0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容城县的房产中介均已贴上封条。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图

经过了长达一周的喧闹,雄安三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冷清,南腔北调的外地炒房客犹如海水退潮。几天前这里还汹涌澎湃,突然间风平浪静,三县偌大的城区显得格外空旷。

此前,雄安三县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几乎不为人所注意,它们只是中国最常见的北方小县城。

中央一纸通告犹如魔法棒,让雄安三县一夜之间全国扬名。

国家赋予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建成之后,这一片区域,将成北京周边至关重要的现代都市区,以及中国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试验田”。

这也意味着,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将会改变当地原有经济产业生态。

“我们跟着国家步子走,政策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河北津海集团总经理薛新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作为容城县知名服装企业的负责人,他和大多数本地人一样,期待着雄安新区早日建成,同时他也在积极期待如何能在这场历史洪流中获益。

男装名城的转型期待

“我们这一代人能抓住这次机遇是不容易的。”薛新建说。

他所在的津海集团是容城县当地的老牌服装企业,由父亲薛振海创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加工厂发展成今天的服装工业园区,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1998年从学校毕业后,薛新建进入家族企业,他从基层干到了目前总经理的位置。

他认为雄安新区对绝大多数人“千载难逢”,但对他所处服装制造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能成功转型。

服装是容城县的特色支柱产业。2006年,容城县曾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评定为“中国男装名城”。根据统计,目前全县有两千余家服装加工生产制造企业,成规模的520家,从事服装行业人员7万余人,2016年服装业产值256亿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薛新建称,服装是劳工密集型产业,利润依赖于劳动力成本,目前容城县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还经常招不到人,当地服装制造业早就面临产业转型或者外移的问题。如今雄安新区来了,转型步伐似乎更需提速。

在他看来,容城县服装制造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2年到1992年是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容城县的服装老板,夹着大包小包跑到天津、北京等大城市行销,当时容城县主要做夹克、西服、衬衣和裤子,北京和天津的各大百货大楼、城贸中心都留下了容城人的身影。1993年到2003年是打造品牌特色的阶段,什么产品都做,不断迎合市场变化,每家服装企业都找到自身品牌,从而获得市场认可。2004年到2017年,服装业进入到激烈竞争的艰难阶段,大浪淘沙。

2008年以前,容城县服装制造企业的规模都很大,动辄上千人以上的工厂,在当地就达50家左右,有的企业规模达四千多人。

“我们家当时也达到了1600多人。”薛新建称。

近两年,昔日盛况不再,外地劳动力大量流失,他们纷纷返回本地务工,而容城县本地服装制造业工人也自然减员,年轻人更喜欢坐在家里搞电商,这让当地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没了后续力量,导致有的企业处于半运营的状态。

“每年,我们给工人薪水都以15%的速度在递增,但还是无法解决阻止工人流失的趋势,难以为继,无法满足多家服装厂生产了。”薛新建称,“这是市场自然形成结果。现在很多行业都开始使用机器人,可是服装制造业不能完全使用机器人,很多制衣环节需要熟练技术工一针一线去缝,现在很多技术工都退出服装业了,没有人,还怎么做呢?”

近几年,容城县服装制造业的老板们都在寻找“突破口”,有人只能关掉工厂,去干别的行业了。

薛新建对服装行业有个基本判断,即只做贴牌加工已不合时宜了,因为那是“微笑曲线的最低端”。

目前,他所在的津海集团客户60%是出口订单,主要给国外企业做贴牌,包括ZARA、H&M、CSA等很多品牌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剩余的40%是职业装、工装和行业制服市场,可是由于公司没有品牌,这部分产值都很小。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薛新建也曾想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包括国外去设立公司办事处,以此招聘更优秀的人才和收集更优质的时装设计资讯。

这些年,薛新建看到,容城县当地不少服装企业老板都已把重心转向投资了,目前看起来,收益高的还是房地产。

作为一个在服装行业浸淫十多年的人,薛新建对服装行业很有感情。如果产业能做下去,肯定会坚守,如果外部条件不允许,也只能坦然离开了。

雄安新区宣布成立后,他意识到又一次机会来了。但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局限。

“未来在雄安新区的主要都是高大上的行业,本地企业根本如果想继续发展,只能不断学习。”薛新建半开玩笑地说,等雄安新区正式开建时,如果实在干不了别的,他就去种树。

安新县三台镇号称“北方鞋都”,当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雄安新区的到来让这个行业充满“变数”。  

“北方鞋都”寻找下一个据点

“如果要外移,我们应该去哪里?”

安新县三台镇涞城路一家制鞋企业老板张蒙对澎湃新闻说,现在三台镇的制鞋老板,已开始寻找下一个产业集群的据点。

三台镇位于京、津、石三角地带,地处华北明珠白洋淀畔,距县城9公里,两条徐新公路横穿全境并和津保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作为安新县的特色产业,三台镇制鞋业始兴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生产旅游鞋、雪地鞋等品种,号称“南有晋江、北有三台”。三台在业内也被称为“北方鞋都”。

根据《中国皮革》杂志报道,2015年底,三台镇全镇共有制鞋企业700多家,从业人员8.5万人,年产鞋近2亿双,销售收入40多亿元,形成了京雅、通天地、十只狼、稳步、亿昌、艺步、新茂达等7个河北省著名商标。三台镇规划了安新经济开发区,现已开发张村工业园、鞋材交易中心及名牌企业聚集区三大片区,入驻制鞋及鞋材、包装等企业42家,建成投产37家。总体改造完成后,预计三台制鞋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0至300亿元。

“近几年,浙江和福建人来了不少人在这里创业,这说明三台的产业集群效应,全国其他制鞋业已趋向平稳,可三台近两年才迎来大发展。”张蒙说。

此前三台制鞋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仿冒名牌、下脚料污染等诸多被外界所诟病的问题,对此当地政府也十分头痛,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根据安新县政府网站公告,2016年安新县聚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唐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就“水泥窑协同处置下脚料项目”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并签定《下脚料买卖合同》。聚新源公司将负责对现有制鞋下脚料进行分拣整理打包,冀东水泥公司将负责外运并作无害化处理,每年外运量不低于6万吨,预计2年可将三台镇制鞋下脚料现有库存全部清理完毕,以此解决困扰多年的制鞋下脚料污染问题。

雄安新区不约而至,给三台制鞋业的未来多少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张蒙认为,按照中央对雄安新区定调,未来主要倾向于朝着金融、旅游、高科技等方面发展,电子、医药、金融、高科技研发将会成为主导产业,显然,三台制鞋业与雄安新区“不太匹配”。

“制鞋业或许会好一点,但也说不定,我正在寻找下一个产业据点,可能是浙江温岭。”张蒙说。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产业外移后,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像三台一样完整的产业形态。但他同时又乐观的认为,产业巨变或许并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快。

“相比制鞋行业,雄县的塑料业可能面临的挑战更大。”张蒙说。

“北方鞋都”三台镇正在飞速扩建。 

雄县塑料业的“变数”

雄县在中国包装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目前,雄县已经形成塑料包装、电器电缆、压延制革、乳胶制品四大支柱产业,拥有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气球第一村、北方最大的安全套生产企业、北方最大的灯箱布生产基地等称号。

据统计,雄县共有塑料企业4000家左右,而整个河北省的包装企业不到8000家。雄县的塑料产业能占到GDP的70%,拉动了超过本县超50%居民的就业。

根据雄县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雄县民营经济组织达到15523个,民营经济实现营收432.5亿元,增加值81.9亿元;前述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148.5亿元、60.4亿元、46.1亿元和24.6亿元。

尽管塑料业对雄县经济至关重要,但它对当地形成的污染却一直是令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此前的解决办法是,每到重大节日或者会议期间,所有企业的拉闸限电、时常会在“红色预警”下被要求停工停产,这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困扰。

4月6日,澎湃新闻在位于雄县的“中国雄州塑料包装印刷交易市场”采访时看到,大多数商家均处于闭门歇业状态。一位塑料制品供应商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不少工厂受到严格的环保督查,不符合标准的一律停工。

中央规划雄安新区,未来雄县发展方向是金融、旅游、高科技等产业,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目前雄安新区范围内的“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势必面临转移的命运。

雄县也已开始布局。2017年2月27日,雄县人民政府县长杨跃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科技、改革、生态等关键字眼。报告称,2017年,雄县不仅要和华夏幸福、阿里巴巴等上市公司和大型互联网公司继续牵手,还要在环境保护、创新驱动、制造升级等方面作出规划,提出特色小镇的想法。

该报告还将瞄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把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列为主攻方向。

“大方向肯定是正确的,只是让一个行业全面转型,需要点时间,毕竟它决定了这个县城10万人左右的生计。”雄县一位塑料供应商对澎湃新闻表示,当地塑料产业已经做到了一定规模,其主动升级的意愿很明显,当然也能承受搬迁的代价。

转型、迁移还是关停?这是雄县塑料企业将要面临的变数。

(应采访者要求,张蒙为化名)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