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果来武康路的巴金故居,你会带走哪样东西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成欢欢
2017-04-09 17:5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参观者。图片均为巴金故居供图

巴老书桌上的恐龙瓷雕、太阳间书架上的《鲁迅全集》、经萧珊批注的读者来信……在位于上海武康路的巴金故居,如果你能带走一件东西,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袁坚

都说参观博物馆或故居最乏味,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袁坚却在与巴金故居共同开发的“互动体验参观”中提出这样的“三连问”,让参观者“一起来玩个免费的游戏”。

二楼书房

和这里的物品主动发生关系

4月9日是该互动体验活动的内测场。袁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作为一个故居来说,其实就只有物品和空间。我做这样一系列的互动体验设计,是希望来到这里的人能够主动和这些物品及空间发生关系。”

太阳间

比如在故居展厅中,参观者能看到巴老一家曾用过的月票、小包、手表、学习俄语的笔记本等。“如果只是一个讲解员在和你介绍这些东西,那他说的内容确实和巴金有关,但和你没什么关联。但当我说 ‘如果你可以选择带走一件东西’,那你便会更自主地去观察这个空间里的每一件实物,和它们发生主观上的关联,产生个人化的沟通。”

参观者

“这其实是以前我带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玩的一个花招。”袁坚说,她会让儿子假设“如果能带走一张画,要带走什么”,然后让儿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他不会在意这个画到底贵还是便宜,到底有没有名,他只是在意这件东西自己喜不喜欢。所以这个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很主观的活动。我的主张就是参观是以我们个人为主的,这个东西一直在那,你不是来接受教育的,你是来探索的。”

巴金故居里的餐厅空间

在这里想象曾经发生的故事

除了“巴金一物”,袁坚还会让参观者找出故居里巴老曾使用过的五张书桌、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故居场景。有参观者表示自己转了一圈后不确定“是否找对了那五张书桌”,还折返回去再观察。

“我其实就希望大家能有这个 ‘返回去再找答案’的过程。”袁坚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我们进入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后,如果只听向导讲解,那基本走一遍就可以结束了。但我想用这个游戏,让大家可以以任何一个方向、任何一个顺序去参观。不只参观一遍——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该体验活动的公众场将于4月22日上午十点开放

“而且我们在这个空间寻找书桌的时候,其实可以想象巴金曾经的状态。”据悉,这五张桌子分别为巴金在不同时期所用,它们身处不同的场景、诞生了不同的作品,本身就有许多故事。

之后,袁坚还将在巴金故居开展更多互动活动,比如作品阅读、游记写作、故居平面图绘画等。

客厅

“如果你注意看墙壁,会发现上面有很多照片,都是在这个院子拍的。未来我可能会出一道题,让大家想象巴金在这个院子里是怎么度过他的一天,大家可以观察墙壁上的照片,再把内容填进去。”

据悉,该体验活动的公众场将于4月22日上午十点开放。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