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刊文:群租房乱象离不开“供需关系”,堵不如疏

白之羽/人民日报
2017-04-12 08:02
舆论场 >
字号

金三银四跳槽季,其实也是租房子的高峰期。前几天,一个师弟说准备在实习单位附近租一个房子,结果看了几天房子下来,发现好的贵、便宜的条件太差,“还看了几个群租房,脏乱差不说,感觉很不安全”。

从大学出来的人,住惯了集体宿舍,还对群租房反感,那群租房的条件得有多差?这两天有媒体调查说,上海一个140平方米的群租房,被放了三四十张床,早上上厕所,需要排队半个小时。

不光是条件差,让师弟最顾虑的,还是安全问题。“一进门,私拉乱扯的电线、晾衣线就像蜘蛛网一样。堆满了杂物的房间里,还有人用电磁炉做饭。真失了火,跑都跑不出来。”

群租房乱象不是一两天了,一边是政府严令禁止、频繁打击,一边是群租房野火吹又生,这里面的矛盾,其实离不开“供需关系”四个字。

对于很多务工人员来说,收入本来不多,开销能省则省。而群租房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廉,这一条压倒了舒适、安全等因素,成为群租房需求旺盛的最主要因素。而由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管理部门对群租房的态度是严格禁止,露头就打。

城市离不开务工人员,又不允许群租房的出现,那低收入群体如何留在城市?堵不如疏。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蓝领公寓,或许可以成为解决“居大不易”问题的一个方法。

尽管居住形式和价格上同群租房差别不大,但蓝领公寓由专业运营方管理,一方面能够通过统一规范的管理,尽量降低安全隐患,避免个人房东贪得无厌般地“见缝加床”;另一方面,能为租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在公共区域配置洗衣机、冰箱等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蓝领公寓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而不至于将他们逼向群租房。

“居大不易”古已有之,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应以牺牲一部分特定人群的权益为代价。我们期待,无论是蓝领公寓,还是其他的尝试,都能为低收入群体在大城市谋得立锥之地,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城市发展更均衡。

(原题为《不住群租房,要有新去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