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争议衡水模式:不如观察一所高考成功学校在浙江会开出什么花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实习生 凌巧雯 刘璨
2017-04-12 11:1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17年4月1日,浙江嘉兴,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式落户浙江。 东方IC 图

有“超级中学”之称的衡水中学,因为分校进驻浙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从4月1日浙江媒体率先报道,各地乃至中央媒体跟进关注,到4月11日,“人民日报政文”微信公号也按捺不住加入讨论——《衡水中学这条“鲶鱼”,搅动了怎样的教育生态?》

这所成立于1951年的中学个性鲜明:因为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全国第一等“战绩”备受瞩目,同时也因“掐尖子”、“军事化管理”等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的做法备受指摘。在质疑声浪中,衡水中学的分校已经遍布省内外。

只是这一次,在浙江这块公认的素质教育高地开分校,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分校面临了比以往更多的“口诛笔伐”。

先是违规招生被曝光,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分校高中部2017年招生简章显示,首批录取新生4月15日报到,比浙江省的中考早了两个月。近日,平湖市教育局已查实并要求其整改。

4月8日,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引述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的评论称,衡水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名校加工厂”与浙江教育理念相抵触,“他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衡水中学副校长王建勇则在4月9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应对于模式落后的指责:说就说吧,我们走自己的路。

近几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教育学者、中学校长、衡水中学毕业生以及其家长等不同的中学教育参与者,对于衡水中学模式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和各自的思考。结合更广泛的社会讨论,不难看出,讨论的焦点已经从一种教育模式转向了整体的教育制度,以及对于子女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

正如“人民日报政文”评论文章所称,是该好好思考一下,衡水中学究竟是怎样的一条“鲶鱼”,又搅动了怎样的教育生态。“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反思很多。”

“军事化管理”

衡水中学以其“军事化管理”闻名。

远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钱静峰向澎湃新闻指出,衡水中学最核心的东西是管理,衡水中学分校输出的不仅是品牌,也是管理流程。

对衡水中学的管理方式,媒体有一些描述。

浙江在线的报道这样写道:

这个学校每间寝室的门上有小窗,通过小窗可以看见寝室里八张床以及八个人的一举一动。教学楼,每个教室里都有摄像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开着的,可以上下左右旋转,可以拉近看到每个人的课桌上是什么。班主任、年纪主任可以随时会调看班级监控录像。

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每个宿舍有一部座机,校内也设有很多电话亭。临近高考的时候,学校甚至把宿舍里座机的电话线也拔了,以尽量减少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避免情绪上的波动。衡水有一张自制的报纸,叫作《窗口》。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考试写作时不至于与社会脱节而拟办了这张报纸,一周一份,上面是由学校总结的这一周发生的社会时事。

郑州晚报的报道这样写道:

记者拿到的一份《衡中生活作息表》显示,衡中学生每天10节正课,加上一节早读和3节晚自习,一天要上14节课,每天学习时间近10个小时。晚上10点,教室熄灯。10分钟后,学生必须躺到床上休息。

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被一张精确到分钟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细小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规定的内容,一段连着一段,犹如齿轮一样机械前行。

衡水中学官方微信刊载的《如果你的孩子在衡中上过学》这样写道:

我们每天五点半起床飞奔到操场,只为了抓紧跑操前的几分钟记住几个单词、几首诗;我们打饭排队时拿着小本子,只为了能不浪费一分一秒;我们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我们开会前做着数学题,升旗前读着语文素材,看新闻时写着学案——衡中学生的成绩是一点点聪明和无数的汗水积累起来的。

多名衡水中学毕业生向澎湃新闻的描述,与上述媒体报道基本一致,此外还有:

衡中要求,学生睡觉的时候必须睡觉,睡觉的时间要是学习的话算违纪。每个宿舍的门口都有小窗户,会有老师轮流查房查到凌晨。

每周五少上一节课,学生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大家可以用这段时间去洗澡。一个月基本放一次假,放一天。

每个班分时间段吃饭,吃饭时间四十分钟左右。时间挺充足,但是大家都会抓紧时间吃饭,有时候也得跑着去。

衡中有个特色是跑步的时候喊口号儿,快临近高考的时候上课也会喊口号。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丢脸,可是慢慢的大家会变成发自内心呐喊,因为喊口号的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而且有时候班与班之间会比,谁喊的声音大,会产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大数据”教学

不仅在管理上,钱静峰认为,衡水中学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

“加上老师对学习过程、学习习惯的约束,学生在衡中的成绩提升会比较快,这是衡中实实在在的一些东西。”钱静峰说。

衡水中学毕业生在受访中谈到,衡中的多媒体教学、大量考试、及时的教学反馈等,是运用较好的教学方式。

一名衡水中学的毕业生这样谈道:

基本所有老师都会用多媒体上课而且每一节课都用,而且衡水中学老师的多媒体是完全深入到教学之中的,从预习、讲课、复习都贯穿其中。效果特别好。

下午四节课中一般有两到三节课全都是考试,就是每天下午发考卷当场做,涂答题卡,然后放到读卡机批改,读卡机还会统计错题率,第二天老师在课上会根据考试情况来判断哪些题该重点讲。

通过计算机来提高效率,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叫“大数据”。每个班都会互相比较,老师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看自己哪方面没讲透、讲得不好。

每次考试题量特别大,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完,老师都说这个题量就是让你们做不完的题量,但是大题量的训练还是很有好处的。

衡水中学老师特别关心我们,虽然有时候考不好会骂我们,但是老师是一心为你好的那种感觉,对待工作也非常积极,像打了鸡血似的。高考前一天老师给我们煮红鸡蛋,每个学生发两个鸡蛋、一支笔,象征美好的祝福。

中国青年报也在评论文章《衡水中学入浙,何以掀起钱塘怒潮》中指出,衡中对于生活与学习的严格规范,已经形成一种目标清晰、指向明确的操作流程。根据学科特点,教师精研题目、遴选知识点;学生则强化训练、熟悉知识点。这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规划与努力,显然比盲目下苦功更有效率。

多名受访衡水中学毕业生向澎湃新闻表示,社会上对于衡水中学的评价是片面的,甚至是“妖魔化”的。

“衡中出很多人才,并不仅仅是高考人才,他们读完大学后来的发展都是不错的。衡水也只是顺应高考这种模式而已,同样的三年,别的学校的学生吃喝玩乐比衡中学子要多的多,我们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有什么错?”一名衡水中学毕业反驳道,“拼3年真的会有个不一样的未来。”

一名衡水中学毕业生家长认为,衡水中学生源好,学生们在学习上互相较劲,学习氛围好。

这名家长表示,自己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种教育方式,“想考学,学生的高中就不会过得太轻松。”他也会向亲友推荐衡水中学,“毕竟高考会改变人生的一些方向。”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教学楼上的标语。  东方IC 图

“制约个性”

不过,批评者认为,衡水中学的管理和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官员方红峰不无尖锐地说,“(衡水中学)是个应试教育的典型,他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在4月11日的“衡水现象研讨会”上提出,应当反思一刀切、无差别教育模式、低层次、高额奖金招生模式、唯分数论的教育模式。

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告诉澎湃新闻,中学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全面的成长,又要关注个性的成长。

“学生在基础教育后期,逐渐走向社会,走向更高级的学校,除了全面发展的要求之外,还有个性的彰显、潜质的发掘、特长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单一的知识评价,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被泯灭了,那就不是一种好的教育。”张志敏认为,军事化管理制约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个性被逼到了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空间。

钱静峰分析道,学生在衡水中学时发展目标单一,学业表现容易突出,而一旦进入大学后容易缺乏动力、缺乏目标。

“大学不可能像中学那样采取军事化的管理,或者唯一性培养,大学本身是多样化的,学生的追求也是多样化的,到了大学,学生就容易缺乏动力缺乏目标,不知道如何取舍,最终导致一些学生没有后续的动力,容易迷失。”钱静峰说,“从大学的角度来说,他是比较厌恶衡中模式,因为学校没有办法找到更合适的人,这种选拔机制选出来的人不是大学想要的。”

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薇则在“衡水现象研讨会”上谈起与衡水中学模式相似的“黄冈经验”。

“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沙市、荆州是湖北教育的高地,每天下午4点,师生们都不学习了,就打球运动,后来黄冈模式出现,这是一种时间加汗水出成绩的学习模式,晚上自修,双休日继续上课,渐渐地我们原先较认同的学校学习的节奏就没了,双休日没了也成了习惯,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

叶翠薇说,现在黄冈退潮,湖北也走入反思,现在衡水中学又横空出世,其实根源还是教育没有社会各界公认的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我认为世界教育的潮流,还是往人本主义的路径走。”

一些批评还认为,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破坏了地方教育生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撰文称,地方政府办好基础教育的重要职责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以及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而引进超级中学,正与此背离。

“一方面,超级中学全省范围内的招生‘掐尖’会令义务教育的均衡努力受挫,为进更好的学校,初中校也会打造重点班、尖子班。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超级中学办学以一本率、清北率为目标,将加剧升学竞争。”熊丙奇说。

向素质教育转变

也有多名受访者指出,衡水中学并非全如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正在往素质教育的方向改变。

“衡水中学其实是在改善的。”一名衡水中学毕业生表示,衡中学生在高一高二可以加入话剧社团、音乐社团等各种社团,但一到高三所有娱乐活动都取消了。每天晚饭期间,学校会播放《共同关注》之类的新闻,让学生了解外界。

张志敏告诉澎湃新闻,去年格致中学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大赛需要学生开展社会问题调查、合作研究等,其中亦有衡水中学的学生来参加。

“从参与的情况看,他们的表现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们参与了,说明学校也在做部分调整。”张志敏说。

江苏省政协委员、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梧华观察到的现象,亦让他做出衡水中学在素质教育方面正在进步的判断。

他举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为例,过去衡水中学不在参与中学之列,校长张文茂曾专程找来表示衡水中学要加入这一项目,而如今衡水中学的模拟政协社团已颇具规模。

今年,衡水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学生完成的《关于以“互联网+老年人关怀之家”推进中国智慧养老的提案》入选模拟政协最佳提案,被成功推荐给全国政协委员代提交给今年全国两会。

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在受访时介绍,一直以来,衡水中学始终坚持“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努力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

张文茂表示,衡水中学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激发兴趣,持续丰富学生社团活动,有序推进校本选修、大学先修课程,不断探索奥赛艺体、科技创新、国际教育和航空教育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阶层论

对衡水中学模式的讨论中也不乏阶层论。

“谈起西方教育,有句话叫穷人应试教育,中产素质教育,富人精英教育。”钱静峰说,穷人要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他一定要符合社会对他的选拔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考试,所以对于经济困难地区来说,能改变命运的方式只有应试这种方式。

“只要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衡水中学现象是会一直存在的。”他说。

中青报评论文章《衡水中学入浙,何以掀起钱塘怒潮》亦有类似观点。

文章称,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可在现实中,有时给有权势、有力量者接受更好教育提供了一个借口。以形形色色的“加分”为例,原本良好的意图设计,却演变成卑劣的蝇营狗苟,成为有关各方实施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的工具。衡中以分定输赢的教育选拔方式,则因其公正性,往往更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公平诉求。

文章称,“我想上北大”“我如愿上了北大”,本身就是考生面对高考独木桥的励志宣言、就是平民面对阶层固化的一种逆袭。

4月6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发表该报评论员文章表示,与其说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不如说是分处不同阶层或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的群体的利益诉求冲突。

文章认为,中国还有不少的贫困家庭子弟,他们还需要通过“衡水”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衡水中学存在的基本理由。

持相反观点人士包括熊丙奇。他指出,以为超级中学是为农村生服务的想法,完全是幻想。

据报道,衡水中学安徽学校每学年学费18000元,不包含生活费用;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分校每学年学费为3.5万元(不含住宿费)。

“支持超级中学办学者,一直有一个理由,即给贫困农村生进名校提供一条快速上升通道。然而,每学年学费1.8万是为农村生服务吗?”熊丙奇说。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教学楼内的标语。  东方IC 图

高考制度反思

更多的矛头指向高考制度。

微信公众号“中青评论”在评论文章《衡水中学背不动应试教育这口锅》中便指出,批评者认为衡水中学扰乱地方教育生态,但不应该忽视衡水中学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土壤又是什么?

“衡水中学之所以是这个模样,而不是其他模样,归根结底是由更大的教育生态决定的。尽管高考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分数仍然是高考录取最主要的乃至唯一的依据,如果不能改变整个教育生态,改革高考录取方式,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现实,衡水中学的‘分号’可能还会更多。”文章称。

北京青年报《叫板衡水模式恐怕底气不足》一文谈到,高考是一根指挥棒,有着什么样的高考模式就有着什么样的教育导向。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其实大家都是“衡水模式”的示范者,所不同的是,有人走了100步有人走了50步。

然而,“在当下,如果真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模式,谁也不能保证找到更好的模式,谁也保证不会出新的更大问题。于是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能把宝押向未来,押给后面的人。”作者写道。

张梧华告诉澎湃新闻,素质教育和高考指挥棒在理论上是没有冲突的,但是在现实的运作当中,二者是相冲突的。“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残酷的现实背后,还有畸形的人才培养理念“作祟”。

钱静峰向澎湃新闻指出,面对竞争,中国的社会心态会有些畸形,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期待的那个样子,希望孩子通过衡中的教育提升一个层次。

中青报评论文章谈到,衡水中学模式受到一个地区公众的认可,就证明了,对于高考分数的追求、对于考上北大清华的追求,依然是这个地区高考学子以及每个有着高考考生的家庭最现实的利益诉求。

“此时此刻,需要反思的,应该是为什么在提倡人人皆可成才、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当下,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们和家长们对于衡水中学模式的热衷,对于上一所所谓好大学的心心念念,以及对于高考每一分的锱铢必较。”文章称。

会开出一朵什么花?

张志敏在评价衡水中学浙江分校时,态度谨慎。“学校还没有开始办,你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吗?”

陈萍也谈到,在文化和积淀方面,马上评判一所刚建立的学校并不合适,这需要时间来检验,看它能否与当地文化结合。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上海市和浙江省也推出了各自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张志敏称,上海和浙江的试点方案中包括“两依据一参考”,即高校在录取学生时要依据统一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这些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个性特长发展、身体素养、创新素养等等。

钱静峰分析,随着高考改革,也许衡水中学自身也会转型,往素质教育或者精英教育的方向发展。

张梧华认为,如果衡水中学能够在浙江的土壤中培养出“浙江化的衡水中学”,未必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通过衡水中学在浙江的落地,我们可以从中观察,高考指挥棒下一所成功的学校,在素质教育比较成功的地方,会开出一朵什么花来。”张梧华说。

他的观点是,一方面市场会检验衡水中学模式,另一方面,衡水中学在浙江办学,很可能对于衡水中学本部是一种新的冲击,会产生新的思路。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也向央广网记者表示,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将用衡中文化来引领,结合长三角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行之有效而又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因地制宜,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升。”肖家兴说。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