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高的玻璃天花板: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

艾伦·菲茨帕特里克
2017-04-17 15:54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2008年,历经磨难的希拉里·克林顿在万般无奈中宣布退选。在国家建筑博物馆的穹顶之下,她对选民发表演说:“既然我们已经把50个女性送入了太空,有朝一日,我们就应该能让1名女性总统入主白宫;尽管这次我们还是没能敲碎这最高、最坚固的玻璃天花板,但感谢你们……光明正史无前例地照进来,下一次的征程或许会更轻松。”然而, 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希拉里不敌特朗普,最终落败。

在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失败之前,1872年维多利亚·伍德哈尔成为首位竞逐白宫的女性;1964年,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成为第一位被重要党派提名为候选人的女性;1972年雪莉·奇泽姆,成为获得提名的首位非洲裔女性候选人。——但她们最终在竞选中落败。她们的失败与女性的性别身份有关吗?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历史学教授艾伦·菲茨帕特里克教授在《最高的玻璃天花板: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一书中通过讲述三位女性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总统过程中面对的阻碍和挑战,展现美国女性在从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本文选自该书序言,由澎湃新闻经社科文献出版社授权发布。

希拉里 东方IC 资料图

2008年初,冬天的一个夜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站在新罕布什尔州塞拉姆一个灯光暗淡的高中礼堂里。不论从哪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常规的初期竞选演说——这是竞选的要求——有望胜出的候选人在初选中亮相。希拉里被支持者簇拥着,背起了台词,几天前她在爱荷华民主党党团会议上刚刚败给了奥巴马。“在这场竞选中,每个人都会谈及变革。但是变革意味着什么呢?有的人认为只要你想要变革就会变革……”几秒钟之后,她话音未落,一个哄场子的站起来,举着牌子,接连不断地喊着牌子上面的口号“给我熨衣服”“给我熨衣服”。另一块牌子也举起来,也跟着一块儿喊,两人的合唱一下子淹没了候选人的声音。

希拉里在台上走来走去,举着麦克风,说一句停一会儿,这时灯光亮起来。在官员们排除干扰,把起哄者架出场地之后,她笑着说道:“看来性别歧视主义的余孽仍然生机勃勃”“我想刚刚发生的一切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接下来,她话锋一转,回到竞选上:“我参加竞选就是为了打碎这块最高也是最硬的玻璃天花板。为了我们的女儿们,为了我们的儿子们,为了我们的未来一代,更是为了全世界的女性。”希拉里的这段发言一直备受赞赏,人们认为她展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驾驭话题的能力。但是,后来发现这是波士顿一家公共广播电台专门为她设计的桥段。

“给我熨衣服”的呼喊成为2008年民主党总统初选中最令人难以忘记的一个节点。那天发生在希拉里身上这荒诞的一幕说明了在美国当下的政治氛围中,女性竞选这个国家最高席位,多么让人感觉稀奇古怪又难以置信。2008年之前,占很大比例的选民表示对选举一个女总统并没有什么意见。很多选民不但声援,而且付诸行动,切切实实地投票给这个国家第一个女性首席执行官。但是,事实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女性真正跑赢过美国政坛上这场最长、最费力的竞赛。

2008年,希拉里已经登上了美国历史上女性总统候选人所能到达的顶峰,但她终究以毫厘之差输了这场竞赛。民主党提名一个既年轻又魅力四射的非洲裔美国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他一路向前赢得大选,并连任两届美国总统。这场竞赛是在一个一直领跑的人和一个杰出但是注定做分母的人之间展开的,因为后者在竞选中期的刀光剑影中根本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竞赛的双方,不管谁获得提名,都会成为民主党的擎旗者,或者成为第一个非洲裔总统,或者成为第一个女总统。2008年11月,奥巴马的胜利也成为美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希拉里的败选只是将这个国家第一个女总统的诞生延迟到另一个时间点,或者另一个候选人。

希拉里败北之后,仍有很多人感慨她竞选的开创意义。然而,在所有的评论中,在某种程度上,从历史的视角看,她是否能入主白宫的决定性因素却被忽视了。希拉里无疑是最成功的女性候选人,但也只是漫长竞选历程中的一部分。2008年,她所听到的质疑声和将近一个半世纪以前,美国第一位竞选总统的女性维多利亚·伍德哈尔听到的并无二致。1872年,哈里耶特·比彻·斯托曾提出一个令人难忘的问题,毫不掩饰对伍德哈尔参选的讽刺,“一个怎样无耻的淫妇才会参加总统竞选?”她问道。“可以想见,男人参选,他们的人品个性会从他们的背上一条一条撕下来,被击打、被全国各地的肮脏小报覆盖全身。”女人呢?斯托是这样描述的:“被拖过每一个猪圈,然后扔在每一个污水桶里,像一块破墩布。”如果一个女人仍然可以挺过去,其所经历的艰辛男人都承受不了,那么,这样的一个女人是选民想要的政府管理者吗?这是斯托的诘问,也是萦绕在很多人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女人竞逐总统宝座就根植于这样一个丰富的历史命题——一个烙印了野心、失败、怀疑和可能性的命题。这段历史的肌理由三位主人公的故事揭开,她们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里,在充满敌意的政治氛围中,几乎将这个国家的最高席位揽入怀中。她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毫无疑问地为所有女性踏出意义非凡的、开拓性的一步,她们是——维多利亚·伍德哈尔,1872年成为首位竞逐白宫的女性;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1964年成为第一位被一个重要党派提名为候选人的女性;雪莉·奇泽姆,1972年成为获得提名的首位非洲裔女性候选人。然而,跨过1872—1972年这百年的门槛,除了传说中的吉光片羽,我们还是难以窥见她们的真实经历。

从她们每个人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或多或少窥见哈里耶特·比彻·斯托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种女人”——竞选美国总统的女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围观她们曾经面对的坎坷和她们为我们展示的前景,而她们正在为竞逐美国最尊贵的一席披荆斩棘、殚精竭虑。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重温美国民主进程中这个需要持久耐受的主题。

一些公民不顾压力捍卫自己参与政治的权利和自由,他们援引极其富有可能性的历史片段作为自己的佐证。在竞选中,每个人都会设想自己是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个人。而一个候选人能够获胜取决于政治力量的支持、历史条件的许可以及特殊选民的认同。当然,个性特征也是在总统竞选政治版图上能否留下痕迹的重要因素。

自从19世纪70年代伍德哈尔试水至今,有超过200名美国女性朝着总统一职奋斗过、被提名过,甚至得到过一定数量的选票。男性候选人心知肚明的是,有时压倒性的多数并不会得到压倒性的选票。直到20世纪末,女性候选人才作为独立的力量频频亮相竞选舞台,有时是拜第三方政党所赐,有时是文曲星突然下凡到某个堂吉诃德式的候选人身上。这些人往往昙花一现,很少有失败的候选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能够名垂青史。本书讲述的就是三个例外,她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美国历史上。

《最高的玻璃天花板: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美]艾伦·菲茨帕特里克著,傅宁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