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鳗苗大丰收渔民高兴之外有担忧,一怕非法捕捞二怕以后禁捕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2017-04-19 07:4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捕上来的鳗苗。 视觉中国 图

船老大老谢没想到,捞了20多年鳗苗,今年的收成最好。但是怎么个好法,老谢却不愿细说。

过去两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多方走访获悉,作为水中“软黄金”,今年,一条长度不及牙签的鳗苗,平均收购价为11元/条,近10万元/公斤。

对于老谢而言,有今年这样的行情,他很高兴,但也不高兴。高兴是因为之前连亏了几年,今年终于赚钱了。不高兴,是怕更多的非法捕捞船来抢生意,“还有,要是出名了,以后不让捞了怎么办?”

目前,虽然有禁捕鳗苗的声音,但不少渔政、以及研究人士并不赞同。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教授刘利平认为,鳗苗减少,一方面与气候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亲本鳗鲡(即鳗鱼“准爸爸准妈妈”)急剧减少有关。他建议专项保护鳗鲡亲本。

一只捕捞鳗鱼苗的渔船在风浪中颠簸。 澎湃新闻记者 韦毅 图

上海一海域惊现上百张捕鳗网

鳗苗长大,就是日料里常吃到的鳗鱼,学名鳗鲡。因为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攻破,往往是捕捞野生鳗苗,再卖给养殖厂养殖。

在长江口近海海域,每年1月至4月,鳗苗捕捞成为渔民生计的主要来源。一条不及牙签大小的鳗苗,身价在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今年鳗苗捕捞量算是历年来最好的了。最多的一条船,赚了200多万元。”一名不愿具名的资深船老大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很多渔民不愿多说自己的产量和收成,“一是怕更多的非法渔船来抢生意,二来也怕说得太好,国家不让捕捞了。”

第一点担心确实存在。

日前,有志愿者向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举报称,南汇嘴到大治河的滩涂区域,树立着上百张捕鳗网,绵延数公里。

不久,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回复志愿者称,他们反映的现象确实存在。依照市级渔业主管部门的捕捞规定,该区实行专项捕捞制度。捕捞期为长江1月15日-3月25日,海洋1月15日-4月15日。经查,这些网具所有人均未依法申请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根据其违法行为,渔政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将调派2艘渔政执法船执法。

不过,澎湃新闻记者随后联系浦东渔业执法大队获悉,这一专项整治并不顺利。

“不是我们拖延,而是这块滩涂,潮位本来就低。大船进不去,只能开小艇,而且必须没风的时候去,不然会有翻船的危险。”上海浦东农业委员会执法大队渔政中队副中队长金成效说,每年清明前后海上风大,接到投诉后,他们天天盯着天气预报,不是风太大,就是涨潮时间不对。

一直到4月8日周六早上8时许,渔政中队终于等到了良机,决定周末加班,按照事先安排,先用大船将小艇运至海面,执法人员再换小艇“拆违”。

在滩涂上,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志愿者举报的非法张网,一眼望不到头。

4月8日,上海南汇嘴观海公园,渔政部门正在对非法搭建的用于捕捞鳗苗的渔网进行拆除。 澎湃新闻记者 韦毅 图

“之前我们一直在找这些渔网的物主,可惜没人认领。我们只能破坏性拆除。”金成效表示,这些非法捕捞网,物主一般网布下去后就不管了,直到收网的时候才会出现。网的底部有一个喇叭形的区域,鳗苗进去了就出不来。

他说:“捕捞鳗苗要专项许可的,今年浦东总共发了35张鳗苗捕捞许可证。我在这里执法20多年,正规捕捞的渔民基本都认识。志愿者举报的张网,肯定是没证的。”

说话间,执法小艇已经行至渔网处,执法人员用剪刀等工具,将渔网露出水面的部分,统统剪掉。“这网具剪掉就捕不了鱼了,里面即使有鱼,也能自己游走。”金成效表示,事后他们还将继续寻找物主。渔业非法捕捞,每年都是渔政部门重点打击对象。

鳗苗产量总体下降

船老大的第二点担心也不是没有可能。

资料显示,此前欧洲鳗鱼资源量骤减,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自此,日本、中国等是否应该禁捕鳗鱼,也一直存在争论。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鳗苗捕捞量没有权威数据。以中国鳗苗捕捞量最大的江苏省,公开的数据只能查到,捕捞渔船2100条左右,主要采用定制张网和船挑网的捕捞方式。

一个业内网站称,截至上周,整个东亚鳗鲡的投养量为55.8吨,其中中国大陆投养22吨左右,日本投养18.8吨。对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教授刘利平表示,这些数据并不一定真实反映各国的鳗苗捕捞量,日本因为海岸线短,鳗苗产量相对较少,“可能存在秘密通道,将中国大陆的鳗苗贩运至日本养殖。”

相对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是鳗苗的主要养殖国家。2016年,中国大陆鳗鲡养殖产量大致为20万吨,将近一半自己消费,其余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资环处副处长董建波表示,鳗苗的产量总体在下降,但远没有濒危这么夸张。产量呈波浪式发展,基本每5年一个高峰。江苏近海段,今年的鳗苗捕捞量为近5年最高。

上海也是如此。“今年鳗苗行情好啊。我们跟渔民收,平均11元/条。”在南汇海滩,澎湃新闻记者遇到鳗鱼经纪人夏先生。据他介绍,今年鳗苗数量又多价钱又高,他每天在岸上收鳗苗,然后卖到广东的养殖厂。

“捕了20多年鳗苗,从没遇到过今年的好收成。”不过,船老大老谢不愿多透露今年的收成。浦东渔政中队副中队长金成效推测说,按照每条鳗鱼10元,每张网捕20条,每艘渔船布置200张网的平均数计算,一艘渔船一天的收成在4万元左右。

4月8日,上海南汇嘴观海公园,渔政部门正在对非法搭建的用于捕捞鳗苗的渔网进行拆除。澎湃新闻记者 韦毅 图

专家建议专项保护鳗鲡亲本

刘利平从事鳗鲡人工繁殖生物学研究多年,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鳗鱼为洄游性鱼类,往往需要在淡水中生长7-10年,再回到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产卵场产卵。

洄游前,鳗鱼腹部变为银白色,学界称为银鳗。一条大的雌性鳗鱼,一次产卵量可达100万-300万粒。而初孵仔鱼经过变态成为柳叶鳗,随着黑潮漂流,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随波逐流,逐渐向大陆架靠近,再次变态成玻璃鳗,也就是通体透明的鳗苗。

这时候的鳗苗,大小甚至不及牙签,却是沿海渔民翘首以盼的。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中下旬,中国从南到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一直到辽宁,沿海(江)渔民都翘首以盼“软黄金”入网。

这些近10万元/公斤的鳗苗,会在第一时间被守在岸边的经纪人收购,运往各地养殖。

据刘利平介绍,鳗鲡的捕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年11月-4月针对鳗苗的捕捞;另一部分是常年针对成年鳗鲡的捕捞。不管鳗苗,还是成年鳗鱼,近年来的捕捞量都不大,但成年鳗鲡的捕捞量下降“更为厉害”。

他认为,鳗苗近年来捕捞量波动很大,一方面,与气候变化有关。因为鳗苗必须随着洋流漂游,但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改变洋流方向,致使鳗苗无法达到中国沿海。

另一大原因就是下海的鳗鲡亲本数量急剧下降。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东亚地区成年鳗鲡年捕捞量在2000吨左右,到了21世纪,这一数据急速下降为不到300吨,下降幅度达85%。

刘利平坦言,业内确实有人建议将鳗鲡列为濒危物种,禁止捕捞,“但是对于完全禁捕的说法,我持反对意见。”

“每年10-12月,各地的鳗鲡亲本集中下海。而这一时间段,中国禁渔期已经结束。一些非法捕捞渔船,甚至采用电拖网作业,把一些原本藏得隐秘的成年鳗鲡,也统统赶了出来。所以,监管部门可以制定一些监管措施,对鳗鲡亲本进行专项保护。比如禁捕成年鳗鲡,特别是严厉打击电拖网等非法捕捞方式。”刘利平称。

当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刘利平称,上海海洋大学已研究了多年,“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不能轻言放弃。”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