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讨论如何避免“祁同伟”式悲剧: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

“团结报团结网”微信公众号
2017-04-24 13:14
舆论场 >
字号

最近有部热播电视剧叫《人民的名义》。看完剧,人们不难发现,这部号称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政治剧,有些人物和情节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如剧中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被指与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相似;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被指与河北省原政法委书记张越相似;副国级贪官赵立春,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而电视剧开篇那个一面穿着旧衣服,每个月给母亲300元生活费,一面在个人私密高级住宅藏匿2亿多元现金的 “双面”处长赵德汉,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贪官天生就是坏人吗?应该不是。

他们大多出生于贫穷的农村家庭,也曾有过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春,也曾有着远大的理想、蓬勃的激情。实事求是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曾是克己奉公的好“公仆”。不然,他们无论如何也升不到那样的高位。那么,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呢?很显然,随着职务的晋升,他们的思想却出现了滑坡。对面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从一开始的“不敢”,到慢慢失去警惕,直至没了底线,最终败下阵来。

有人说,贪官的出现,是大环境使然。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潮,更有一些人为了实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拉拢腐蚀领导干部。然而,“物必先腐而虫后生”,因内才是变化的根据。说到这,笔者不禁想起一位叫石琚的古人。

石琚,字子美,金朝大臣,定州(今河北定县)人。金熙宗天眷2年(1139年),28岁的石琚得中状元后官拜弘政县令,不久又被派往邢台任县令。当时,他的上司邢台郡守是个贪官,以至上行下效,还纷纷给郡守送礼。惟独石琚洁身自好,对非己之物,虽一毫而不取,还常告诫别人不要见利忘义。

石琚不给郡守进贡,郡守自然看不上他,甚至扬言要给他小鞋穿。有人劝石琚:“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告诫他不合群势必要吃大亏,还是识时务随波逐流吧。 可石琚回答说:“一个人如果到了见利不见害的地步,就要大祸临头了。敛财无度,不计利害,还自以为聪明,在我看来却是愚蠢至极。我实在不忍心看见那些人东窗事发的那一天。”果然,郡守贪腐事败,被抓了起来,诬属下与之同罪。很多官员因行贿受贿而纷纷落马。

尽管石琚也受到了郡守的诬陷,可他从容不迫,以廉力辨。朝廷调查后认定:石琚是个沉厚好学、清正廉洁的好官,先是改任秀容县令,又召为左司都事,再累迁为吏部郎中、吏部尚书、尚书右丞、左丞兼太子少师。

石琚官职屡获升迁,有人私下向他讨教升官的“秘笈”。石琚回答道:

“其实我从没想过要升迁,只是凡事凭良心去做。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这些人人都能做到,只是有些人不屑做罢了!”

不想着当官,只想着做事,不贪图发财,凭良心做事,自然会出污泥而不染。

连石琚这样的封建官吏都能够做到的事情,现在的干部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原题为《避免“祁同伟”式悲剧,不妨学学这个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