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剧《宿敌:贝蒂和琼》:丰满不琐碎,有戏不狗血

TFM
2017-04-26 15:4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流行语是个颇有意思的东西,你可以从中窥探到的,是潜藏在主流文化下所谓的“亚文化”,而当我们回头再去看这段时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亚文化”才是真正的主角。

“耐撕”这个词被捧上头条的时候也正是“撕X”风盛行的时候,“耐撕”借英文发音NICE所产生的涵义上的错位、表象上的契合,让“撕X”这个原本应该属于贬义范畴的词汇突然之间光芒四射,变成了一种变相的“英雄主义”。

《宿敌:贝蒂和琼》(Feud: Bette and Joan,以下简称 《宿敌》)播出首集的时候,恰巧《爱乐之城》还在内地上映。如果说《爱乐之城》是给好莱坞加了一层迷人的Instagram滤镜,那么《宿敌》便是为你去掉所有的特效和化妆,并打上最亮眼的舞台光。

正如剧中人物在谈到好莱坞时,很少用我们熟悉的“Hollywood”,而是“The Town”来称呼。这简单的词语替换,不仅帮助建立了人物时空的真实性,也让观众看到了剧中的潜台词——征服了世界的好莱坞,最初以及现在都只是一个小镇。

《宿敌》还未播出便已被续订第二季,足见FX对这个系列的信心。其播出后在IMDb上的评分为8.7,烂番茄新鲜度89%,也证明了FX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部剧剧如其名,讲的是两个女人史诗级的互撕大戏,还是两大好莱坞女神。但如果你以为剧集仅仅停留在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上,那就太低估瑞恩·墨菲(Ryan Murphy)了。

这个几乎从不出烂剧的制作人,坐拥艾美及金球奖。《整容室》《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罪案故事》《欢乐合唱团》,“孔雀”主演的电视电影《平常心》都出自他之手。

如果要选一句台词来总结《宿敌》,我恐怕会选择“香蕉姐”在第5集的这句。

“好莱坞也应该看看,他们亲手把她变成了什么样子。”

瑞恩从来都对现实有着强烈的关注,边缘人和女性一直是他追逐的焦点,《美国恐怖故事:女巫集会》《美国恐怖故事:畸形秀》均为这方面的典型之作。

所以以名人为噱头的《宿敌》并不是常规的人物传记,而是一部彻底的“同人”剧,只不过借用了他们的口舌、截取了事实的片段,拼出了一幅瑞恩所需要的蒙太奇式的人生。

看完整部剧集,你会非常明白为什么兰姨会抛下之前的《美国恐怖故事》,也会明白电影大咖苏珊·萨兰登为何会出演目前职业生涯中最长的一部电视剧集。

瑞恩不仅善于找故事,更善于说故事。《宿敌》揭开的是好莱坞两大影后贝蒂·戴维斯和琼·克劳馥的恩怨。别说中国年轻一代,恐怕美国年轻一代,对这两个名字和故事的熟悉程度绝对不会高于泰勒·斯威夫特和凯蒂·佩里。

贝蒂和琼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宠儿,比我们熟悉的葛丽泰·嘉宝和费雯·丽都大上几岁。我们更耳熟能详的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是她们的后辈,梦露在贝蒂的《彗星美人》中还只是个路人配角。

她们“交恶”的故事其实是从1931年开始的,但《宿敌》的故事从1960年梦露获金球奖开始切入,以贝蒂和琼合作拍摄《兰闺惊变》的过程为主线。

琼·克劳馥是在1977年去世的。知道这些之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宿敌》第一次指明的时间,并非两个女人“交恶”故事发生的时间,而是1978年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宿敌》这样的题材拍成国剧的话,40集的篇幅是最起码的。但《宿敌》却在8集篇幅里交代近40年的故事,在我们听起来,简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瑞恩通过其娴熟老练的电影化手法让故事丰满不琐碎,有戏不狗血,同时借用了《公民凯恩》式的视角描摹方法,用一种巧妙的不动声色的口吻和方式,让观众在上帝和窥探者之间无缝切换。

通过镜头、台词、表演,瑞恩将隐喻和反讽也用得恰到好处。比如剧集开头以刺耳的铃声配合着打开片场大门的低机位运动推镜头,不正是在暗示好莱坞片场犹如监狱吗?

紧接着,两位相谈甚欢的影后入镜,伴随着凯瑟琳·泽塔-琼斯扮演的奥利维娅·德-哈维兰梦露式的气音和略带沙哑的诱惑声线,“她们彼此厌恶,我们因此喜欢她们”这句台词被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这样的声画错位反讽,狠狠地抽打了每个人。

说到女明星,离不开的一定是外貌和绯闻。在《宿敌》故事切入的时间点上,贝蒂已经62岁、获得两项奥斯卡奖了,而琼64岁、获得了一项奥斯卡奖。显然,按常理这个年纪已经过了女演员容貌的巅峰期。

戏外,贝蒂的扮演者苏珊·萨兰登也恰好是62岁,且获得了一项奥斯卡奖;琼的扮演者杰西卡·兰格则已经68岁,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

因此光从选角这一点,就能看出《宿敌》剧组的用心和刻意了。不仅从形象上拉近演员和角色之间的距离,更从本身的经历、背景和所处的时间、社会身份上,去刻意制造故事时空和现实人物时空的共鸣感。

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法。《宿敌》里核心的《兰闺惊梦》和《彗星美人》两部电影,就是这种题材的作品。而随着好莱坞演员进入了全面的更新换代阶段,相信之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题材。前几年的奥斯卡大热片《鸟人》也是此类题材的电影。

所以尽管苏珊和杰西卡在戏外的照片依然可以呈现出忽略年龄的美貌,但戏里,从镜头、化妆到表演,都反其道而行之。

苏珊在还原贝蒂大眼睛和夸张的表演方式上,恐怕贝蒂还活着的话,也得称赞几句。苏珊更是通过永远高扬下巴这个动作,进一步强化了角色性格中的优越感部分。

这样的角度在镜头里并不好看。要知道,真实的贝蒂拍照时一定会选好角度,因为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在琼为了自己在《兰闺惊梦》中的表演没有得到奥斯卡提名而想要在颁奖典礼上抢夺所有的风头这场戏中,瑞恩通过颁奖典礼前“仪式”般的化妆戏,完成了对琼心理扭曲的描写。

下面这个戴透明护脸面具的正面镜头,出色地“隐喻”和“透视”了琼的内心戏。

而兰姨也丝毫不忌讳这样的镜头丑化。

说到国产历史剧,我们常常会说到“借古讽今”,以演员为题材的好莱坞电影往往就是这种“借戏讽时”。

在电影中,有一种手法叫“戏中戏”,是一种精妙的剧情推进和人物描摹的手法。《宿敌》显然也使用了这样的手法。贝蒂和琼在剧中过着自己时间线的同时,还完成了合作电影《兰闺惊梦》的拍摄。

此外,由于主演在戏外本身相似的处境以及剧中的角色还有仍然在世的,这种多重的叠加使得现实和戏剧的界限在模糊和清晰间不断回旋。

电影和电视剧是关于时间线的魔术,而《宿敌》这场表演将此做得淋漓尽致。而且别忘了,生于网络时代的观众,不可能不在看了剧情之后去谷歌一下真实的贝蒂和琼的故事。这种对八卦天生的“贪欲”,又通过社交网络做了进一步充满戏剧性的反刍。

说《宿敌》是一部女性题材剧,恐怕没人会反对。我们常常觉得国产女性题材剧像是“披着羊皮的狼”,2000年之后几乎没有立得起来的女性角色,每次改编国外成功的女性题材剧,总是被吐槽,这是为什么?

或许《宿敌》可以给国内的编剧、制作人一个很好的参考。

例如下面这场两人第二次合作电影的戏。琼因为不满贝蒂对自己指手画脚还做了监制而“罢工”,导致剧组全面停工,最后不得不通过走法律程序让琼回归。贝蒂当着全组人员送上一支玫瑰花,并话里有话地说“我把刺都拔掉了”。

机位过肩、正反打、细微景别变化带来的向下和向上视线造成的强弱感觉,包括后景方面,一个身后全是男性,一个身后只有管家婆,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暗示。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互相问出下面这两句舞台化十足的台词,你会觉得完全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台词其实在精心构建两个女人互看的一种角度。她们把彼此视作客体、假想敌,而这其中还包含了他们看自己的角度。

你仔细留心的话会发现,“镜子”这个道具在剧中时常出现。“镜子”本身是女演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当于是她们身体的一部分。同时镜子本身又包含着很多的含义。在《红楼梦》里为什么安排给贾瑞一面镜子?而《红楼梦》本身又有“风月宝鉴”的别称?

镜子可以照射出真实,但同时它又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它成于形但又无形,在《宿敌》中多次出现,不仅是为了提醒观众作为“看客”的窥探视角,也是在暗示故事的“虚幻”。

此外,通过真实再现手法拍摄其他好莱坞明星接受采访,而不是利用可能存在的纪录片素材,将记者安排在前景的黑影处代替观众的视角,绝对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安排。

更有趣的是,在这样一场本该有“好莱坞卓伟”之流出现的剧中,唯一一位有完整形象和个性的记者是女性。她不仅乐于成为两位主角交恶的推手,还常常表现出一种虚假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很明显,瑞恩把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置于一种“被看”的位置,而观者无论是什么性别,都被代入到男性位置上。

在人物构建上,《宿敌》除了他者和自我外,还通过几组人物关系来进一步丰富角色。在剧集展开的过程中,贝蒂和琼的背景不断被展开,她们各自身为自己、母亲、女儿、演员、妻子、制片厂的棋子、明星、伙伴、性对象、朋友,通过情节和冲突的设置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对于自我,“孤独”一直潜在地通过镜头来展现。例如下面几组镜头中大远景俯拍的运用。

将人物放置在透视中心点,和周围一切人物和道具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让观众跳出了故事的时空,处于上帝视角,对角色产生“怜悯”。

剧中,贝蒂的女儿美丽而张扬,琼的女儿乖巧而传统,母亲和女儿形象的差异,通过两代人的错位又将焦点回归到了贝蒂和琼对于自身的期望和投射上。包括琼试图再领养孩子而遭到拒绝的戏份安排,让人唏嘘的同时,也瞥见了她们身为人母的某种“扭曲”。

这种扭曲和戏中她们不断吐露出的童年阴影、周遭人对她们的反馈息息相关,也和她们自身的不安和孤独相关。

《宿敌》在强调女性的过程中,男性形象几乎是缺失的。你会发现贝蒂或者琼的男性朋友总是会突然出现,正如她们的丈夫会突然出现和突然消失一般。

他们几乎只出现在一些重要场合,如谈判桌、幕后或是床上,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充满了陌生感和敌意,仿佛和这个故事脱离了。

唯一拥有较为完整的性格和故事的男性角色,一个是《兰闺惊变》的导演罗伯特·奥尔德里奇,一个是《兰闺惊变》中和贝蒂搭档的维克多·布鲁诺。

前者被不断羞辱为三流导演,后者则是一个需要隐藏真实情感的基佬。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身上丝毫没有传统好莱坞影视形象中的男性气质。

《宿敌》对于当下好莱坞的冷嘲热讽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得其在很多地方超越了故事发生的时代。比如非美国裔女管家说出的一番具有女权主义、慷慨激昂的宣言,比如主角面对一桌子小说时吐露出的真相,比如女配角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点题的台词……这些都是对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编剧和观众的抽打。
而结合剧中角色的命运,加上当下现实的情境,例如搜索凯瑟琳·泽塔-琼斯的时候会跳出“嫁老男人的下场,生自闭症儿子”这样刺眼的标题。你就会认识到,《宿敌》并非仅仅在说一段历史,更是在评一段现实。
如今,能在第一集便抓住观众的电视剧其实不少,但能从头至尾保持节奏、记住自己要说什么的电视剧并不多。比如今年大热的《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用第一集征服了大众之后,不断使用欧·亨利式的骗局来让观众发现故事的趣味,导致本季最后一集大失水准。

但《宿敌》不是。它把控着每一集的节奏,不断在前7集撒下面包屑,最终的收尾漂亮得叫人心碎。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都惊心安排,比如在时间线上交代琼的死亡,同时又恰好安排回忆录的铺排。对面侃侃而谈的男经纪人,句句粉饰着物化的女人。

而琼在拍摄《类人猿》电影时的失意,则通过哈姆雷特式的场景来展现“我是谁”的内心潜台词。

琼去世前的一场“老友聚会”的戏,通过舞台化的设置,在一张桌子的狭小空间中进行,完成了戏剧中的现实和想象的嫁接。

灯光一亮,主角们瞬间恢复年轻;而灯光一暗,则是现实的残酷,同时把角色的情绪和瑞恩对好莱坞的看法展现了出来。

至于结尾,结尾太美妙,如今还有几个人愿意这样花心思为一部剧集制造一个回旋的时间线来前后呼应呢?

《宿敌》做了。它同时也说出了全剧可能最叫人心碎的一句台词,至于是什么?请自己去看吧。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只要社会上未能实现完全的经济平等,只要风俗允许女人作为妻子和情人利用某些男人掌握的特权,她就还会梦想得到一种被动的成功,阻碍她自身的完善。”

回想前两年曾爆出查理兹·塞隆作为绝对的主演,工资竟然低于同组的男演员,而首位90后奥斯卡影后詹尼佛·劳伦斯也公开指责好莱坞男女演员待遇不平等,当《宿敌》的片尾以黑色背景白色字体标出了两位主演的名字和台头——监制的时候,回想剧中导演在安慰琼的时候说的“我给贝蒂做监制只不过是一个虚名”,我想瑞恩想告诉我们的或许是:好莱坞对于女性的态度其实从未改变。

最后,奉上少女感爆棚的苏珊和兰姨↓↓

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

杰西卡·兰格(Jessica Lange)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