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华社:俺是白洋淀的芦苇,这是俺的烦恼和期盼

王民/新华社
2017-04-26 17:44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俺是白洋淀的芦苇。

俺们的家族很大,有10余个种类,面积约12万亩,每年出产8000多万斤。

俺们是白洋淀一景,游客除了坐船、看荷花、接受红色历史教育,再就是欣赏俺们了。别觉得俺绿呼呼的没啥看头,白洋淀之所以叫白洋淀,跟俺们有很大关系。是俺们连同39个村落、3700条沟壕把白洋淀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

雄安新区在俺们家门口成立,俺们打心眼里高兴。高兴之余,俺们现在也有不少烦恼。今年,俺们的长势不如去年。原因挺简单,这些年,人们不把俺们当宝贝了,不按时收割俺们了。俺们的特性是,越是割得及时,来年俺们的下一代钻得更快,长得更高、更壮。俺们长好了,还能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供着鸟儿栖息、觅食、繁殖。

不是吓唬你们,如果今年秋后再不割俺们,明年长得更差。芦苇少了,游客还看什么?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为了不影响游客观瞻,营造芦苇荡景观,接近水道的地方,俺们都被割了,凡是这些地方,新苇子长得就好。其实,还有大片大片的区域,俺们还立在那里没人动,一片枯黄,大煞春景。

俺们曾经风光过。遥想当年,俺们掩护八路军雁翎队打鬼子,芦苇荡里抗战故事多。到了上世纪的后几十年,俺们是重要的生产物资,是淀区老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白洋淀自古就有“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俺们身价不菲。每年霜降过后,男人们下水割苇、打捆、运输,女人在岸上编织苇席、苇箔,一辆接一辆的马车、卡车、拖拉机从白洋淀出发,将物资运往四面八方的砖瓦厂、造纸厂和城市农村,支援国家建设。生产队挣工分,一个人一个月能挣60元,那时候三级工才拿52元。谁家要是有三个闺女编苇子,那日子才好过呢!

为啥现在人们不稀罕俺们了呢?俺们没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变了。农村盖房子、打砖坯基本不再使用苇箔。由于人工成本增加,收割俺们的人工费比俺们本身的价钱还高,造纸厂也用不起了。你也许会问,为啥不一把火把俺们烧了?别胡闹!白洋淀地处京津冀环境敏感区域,污染空气那还了得!俺们宁可烂在地里也不能烧。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俺们盼望着人们赶紧割芦苇。俺们不走,下一代很难长好。你也许会问,洪荒时期,白洋淀没有人类生存,芦苇不照样长吗?其实,有一种理念叫“近自然法则”,人们适当对俺们搞一搞人工干预,俺们会比自然状态长得更好。过去,人们年年收割芦苇,就是为了让俺们长得更粗、更高,这样才能加工出高质量的苇席、苇箔。

俺们总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现在人们不是正在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吗?真希望在俺们身上搞一搞改革。白洋淀已经有手艺人用俺们的秸秆加工成漂亮的芦苇画,成为白洋淀特产。但毕竟,这个用量太小。俺们还想着:能不能用俺们装修房子,能不能生产高附加值的纸张,能不能制造可降解的塑料袋、餐具,能不能像竹子一样提取“苇纤维”?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金字招牌,俺们是白洋淀的名片。俺们相信,以人类的聪明才智,俺们一定能被加工成高大上的产品。春夏看景,秋冬做料,一苇两用,何乐不为!

(原标题:白洋淀芦苇的烦恼和期盼)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