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香港中文大学开“京昆通识课”,戏曲如何成为大学教育一部分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7-04-27 14:47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编者按:这些年,把戏曲通识课程纳入大学教育一直为业内人士所呼吁。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戏校合作办学开设了“京昆通识课程”,并纳入学分。开设了三年课程,已经培养了一批十分投入甚至“着了魔“的骨干力量。这一做法对内地大学有何启示?

周五从香港打飞的到上海,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两天戏,又在周日晚上坐飞机回香港,这是香港中文大学学生陈键漳在去年夏天干过的“疯魔事”。而这个4月,他又和16个同学再次踏上了来上海学戏的行程。如果在排练厅看见他煞有介事的表演昆曲《思凡》,很难想象,这个像模像样的男旦,竟然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因为在银行实习不能请假,他选择了周末来回奔波学戏。而和他同行的同学,都是香港中文大学“京昆通识课”的同学们,其中很多甚至已经是硕士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京昆通识课程”上课照片。 文内图由澎湃记者潘妤及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拍摄提供

自从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戏校合作办学,开设了“京昆通识课程”并且纳入学分之后,香港中文大学涌现了一个十几人的“尖兵团”,他们学戏、演出,不仅自己成为了“超级粉丝”,也成为了在香港传播戏曲文化的生力军。

这些年,把戏曲通识课程纳入大学教育,一直是业内人士呼吁的事情。而香港中文大学首开先河,成效斐然,对内地大学也有了一些启示和借鉴。

“京昆通识课程”上课照片。

第一次把“京昆戏曲通识课程”纳入学分

“京昆通识课程”是香港首个由大学开办的京昆体验课程。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香港振兴京昆传承中心牵头,采取与上海戏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尝试开课。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将该课程纳入学分制的《通识课程——体验京昆戏曲课程》。

而这个把传统戏曲作为通识教育,系统纳入大学课程的倡议,是由顾铁华和李和声两位老先生联合发起的。

李和声是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的创始人。李和声在创办书院之前是香港中文大学校董,这位90岁的香港企业家也是一位资深的京剧票友,曾经在中南海怀仁堂有过演出。而他的好友、也是和声书院资助人的顾铁华,则是昆剧大师俞振飞的入室弟子,也是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文化委员会委员。两位先生一生挚爱京昆艺术,因此成立了香港振兴京昆传承中心,做了大量文化传承传播的工作。

2016年6月,学生上海昆剧团练习,顾铁华先生及张颋老师指导。

上海戏校,排练《花神》。

学生们为老师写的感谢卡。

2013年,他们在和声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组织了一次“国粹艺术进校园京昆导赏”的演出活动。由于反响颇佳,2014开始,和上海戏校合作,开设了这门“京昆通识课程”。最初,上海戏校每周都会有老师飞到香港,为选修这门课的同学上课,主要教学生演唱身段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同学们体验戏曲表演,并有机会参与正式的演出。现在,上海戏校老师每两周去一次香港中文大学,每次授课6小时。

香港中文大学采取的是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123个学分才能毕业。而其中,每个书院的通识课程学分占到二三十个学分。和声书院的这门“京昆通识课程”最初是2个学分,从2016年新学期起增加至3个学分。这也是香港的大学历史上第一次有戏曲类课程被纳入学分。

经过第一年的课程和几次正式演出,“京昆通识课程”在香港中文大学有了很好的口碑。顾铁华说,才两年时间,几乎就已经“供不应求”:“学校规定一门课程如果少于4个学生就不能开课,起初第一年只有十几个学生报名,到了上个学期,光报名的学生就有130个人,最后我们经过严格的筛选,收了37个左右的学生。本来这个课程也对社会人士开放,但后来因为报名的同学太多,基本只能开放给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友来听课。”

这些学生比我们的专业学生还要用功

因为这个班,90多岁深居简出的李和声还经常会来学校看看 ,在课堂里,他偶尔也会跟着学生哼几句,看着他们甩水袖练身段,脸上也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从1950年代来到香港,当时22岁的李和声就开始喜欢上了京剧。“那时候京昆艺术在香港还是很蓬勃的,很多票友社团,十分热闹,马连良这些名角也经常来香港。但现在,喜欢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到了现在,要想在香港弘扬京昆艺术,太难了。”

李和声以前是做金融的,早年在股票交易所喊坏了嗓子,因此从票戏改拉京胡。之后遇到了多年前的旧友顾铁华,两位一生都挚爱传统戏曲的老人一拍即合,就想着能一起做点事情。“我觉得现在中国人对古老的文化教育都不大讲究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京昆这个东西真的了不起,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了不起的。所以还是觉得,趁它现在不成气候应该做点事情。”

上海戏校,同学们在了解乐器知识。

上海戏校课堂,李燕老师授课。

上海戏校学习汇报。

他们自己出资,在书院开设了课程。特地与上海戏校合作,请来了专业的老师。学生里既有本科生,也有不少硕士博士,甚至还能看到头发花白的旁听生。课程到现在已经开了三年,不少学生因此追随了三年,甚至毕业后仍然回来上课。

已经连上了三年课的齐秋利属于“骨干学员”,很难想象,外表柔弱的她其实已经是个化学系博士。每次,她早早来到课堂,甚至还带上了各种拍摄录像的设备。“老师每两周来一次香港,我们都怕自己会忘记,因此录下来以后回去慢慢复习琢磨。”

黎展康和周江月都是香港大学的学生,偶然的机会得知中文大学有了这个通识课。于是,他们每次都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城市的另一头赶到这里上课。

《姹紫嫣红》演出,学生与顾铁华先生、潘洁华老师、牟元笛老师演唱《梨花颂》。

潘洁华老师在中文大学与学生合影。

戴国良老师在中文大学和声书院授课。

李燕老师在中文大学和声书院授课。

有意思的是,戏曲通识课程分小生组和旦角组两个班,学生里不仅有“女小生”,也有“男旦”。陈键漳在所有学员里就分外惹人注目,因为他的男旦表演在举手投足间显得十分专业。而被问及为何会选择旦角组,这位已经在投行当交易员、依然回来上课的同学表示:“最早就是因为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张国荣,后来慢慢看了不少戏,现在越学越觉得喜欢,越来越着迷。”

去年6月,学校挑选了10个学生来上海戏校集中学习,在一个极为纯粹的专业环境里接受戏曲文化的养料。没想到的是,回去以后,10位同学不仅“功力”大长,而且都成为了戏曲艺术的“忠粉”。而这个月,趁着香港复活节的假期,16个同学再一次组团来到上海集训一周,这其中,上一次来的10个同学“一个也没少”。

尽管因为时间紧张,凌晨飞抵上海,但这些同学还是取消了所有为他们安排的休息时间,要求第二天一上午就能开始上课。

“这些学生们真的很认真,甚至比我们一些专业的戏校学生还要用功”。给他们上了一个学期的《思凡》,上海戏校的老师潘洁华十分感慨,因此也教得分外用心。

而让顾铁华也感到欣慰的是,开设了三年课程,已经培养了一批十分投入甚至“着了魔“的骨干力量。

《姹紫嫣红》演出,京昆班同学扮花神。

“我给他们起了名字叫京昆课程尖兵团。他们除了自己学,还会当助教。我们的课程开设之初,就说好要为学生创造演出机会。因此我们连续两年在香港组织了‘姹紫嫣红——中国传统戏曲曲艺推广巡演’。除了邀请专业演员来港,也让这些学员把自己的所学在舞台上展示出来。除了在尖沙咀的剧场演出,也在香港三所大学开展巡演。但我们几个年纪大了,起初做了一年演出就想说不做了。这些学生们不答应,他们说,具体事情都可以他们来。所以现在是‘欲罢不能’,但我们都觉得很开心。”

在上海的一周集训之后,一大波香港的演出任务正在等待着这些学生。李和声和顾铁华此前还特地把同学们召集起来开会,“布置”了五六个演出任务。这其中,甚至不乏香港回归的周年纪念活动。“这批学生们粉墨登场站在台上,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大的触动。未来,他们是传播戏曲艺术的重要力量。”

戏曲通识课程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两三年的教学合作,香港中文大学的这批同学,和上海戏校的老师也结下了挺深的感情。而同学们对戏曲艺术的热情,也让戏校的老师们颇为感动。

上海戏校演训中心主任韩婷婷也去香港上了几次课,她表示,未来戏校还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香港振兴京昆传承中心进一步合作,继续开展这门“京昆通识课程”,在教学经费上也会进行分担。

《姹紫嫣紅》演出后台。

不过,在李和声和顾铁华看来,这门课程应该有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包括政府的和社会的。“我们年纪都大了,毕竟精力不够。这个课接下去怎么发展,要看我们的体力情况。但如何弘扬国粹艺术,希望能有政府参与进来,不仅有香港方面,也要有大陆方面。”

而师资问题也是顾铁华的又一担心,“现在上海戏校十分支持我们,但他们的老师教学任务也很繁重,如何继续开展课程,甚至扩大范围,还是很有难度。未来可能还要借助于剧团的力量。”

而事实上,这两年,在大学中开展戏曲通识课程,一直都是业内人士所关注和呼吁的。

去年,京剧演员史依弘就曾在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建议在大学设置京昆艺术课程,以供各学科学生自由选修,由此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今全球化、历史性语境之下,传承与弘扬作为中华伟大文化代表的京昆艺术,关键之一在于培养年轻一代戏曲爱好者。” 史依弘在提案中提到,近代以来,国际国内经验证明,对于大学而言,审美教育至关重要。世界知名综合性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多设有戏剧表演学科。

而华语作家、“昆曲义工”白先勇更是从2009年起就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北大昆曲传承计划,这其中就包括《经典昆曲欣赏》选修课程。据称,台湾大学、苏州大学也同期开设了这门公选课。

对于戏曲纳入大学教育,白先勇始终抱有十分坚定的态度:“昆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我真是希望教育机构能好好地来研究这个问题。西方人把欣赏古典音乐、古典绘画视为当然的事情,学校里都有这样的课程。他们认为,这是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教育系统里,非常缺少这样的内容,这个是地域和观念问题。大学生们经常接触文化经典、艺术经典,这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极其重要的。”

而李和声和顾铁华的想法看起来和白先勇也十分一致,在他们看来,在香港中文大学这样高素质的大学开展戏曲通识教育,并不是培养专业的演员,而是为了播下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种子。大学教育最终仍然有它的终极目的,“培养一批有志向有抱负、能够为社会、为国家,最后为社会大同做贡献的人。”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