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合办公不再专属小微企业,大公司入驻方便突然增员裁员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2017-05-03 07:07
来源:澎湃新闻
地产界 >
字号

如果还认为联合办公是小微企业的专属,那么这个观点已经太过时了。

日前,国际房地产顾问服务公司高力国际发布的《2017灵活办公空间展望报告(亚太地区)》(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出一个颇为令人玩味的现象:亚太地区已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大型企业开始让员工们搬入联合办公空间。

因为这一趋势,高力国际预测联合办公市场未来将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到2030年,30%的企业地产组合都会是灵活办公空间。

“仅就中国而言,未来联合办公也不再只是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选择。小微企业和中大型企业在联合办公空间中所占的比例至少是一半一半。”高力国际执行董事吴群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早期联合办公项目已出现过剩

联合办公是一种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共同工作。

由于联合办公可以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一开始它也成为了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尤其乐意选择的办公环境。而另一个受到创业企业青睐的原因是,联合办公往往具有更加年轻化、更加时尚的空间设计。

“大约三年前,这类空间迅速繁荣起来,其部分原因是初创企业临时性员工和资金的快速增长。”报告称,尤其在中国和新加坡,过去几年中,初创企业大幅增长。

不过,伴随着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联合办公空间过剩的隐忧也已出现,高力国际报告显示,仅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联合办公空间网点数量就分别多达235个和860个。

而由过剩带来的副作用便是:一部分联合办公项目已经出现了倒闭的现象。仅2016年曝光的联合办公负面新闻便有:深圳联合办公空间“地库”宣布倒闭;青年联合办公空间北京绿客屋因与房东产生纠纷被砸毁;位于深圳南山的“孔雀机构”因其拖欠租金和物业管理等相关费用遭遇强拆等。

“大多数失败的案例往往是因为经营者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就开始做,没有对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有清晰的判断。”吴群说,不少早期联合办公项目利润的来源点仅仅是因为能够以低于市场价的水平获得物业,只有成本上差价的优势,但却忽略了联合办公所需要的增值服务。这种简单粗暴的发展模式,让一部分联合办公项目从一开始便缺乏持久的竞争力,它们没有特点、同质化现象严重,最终惨遭淘汰也并不令人意外。

大型企业进驻联合办公

不过,吴群并不因为在部分城市联合办公项目的过剩而不看好整个市场。相反,在他看来,由于有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开始尝试联合办公这一模式,未来,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联合办公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力国际在报告中举例:2016年,普华永道在新加坡Collective Works租用了100个工位,汇丰银行在WeWork位于香港的大楼里租了400个工位。而在美国,微软已经把纽约70%的销售人员搬进了灵活的办公空间中。

“这个趋势在中国也会越来越明显,事实上,WeWork已经有不少于35%的工位是租给中型以上企业。”吴群认为,中国的联合办公空间中未来小微、初创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所占的比例将各占一半。“这也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型企业开始青睐过去只有初创企业才会选择的办公模式?仅仅是因为联合办公成本更低吗?

对此,吴群分析,联合办公的出现帮助企业解决了短期人员增减所带来的办公空间租赁难题。“如果突然需要增加或者撤销一个部门、一大批员工,选择灵活的联合办公空间就会比和传统办公楼签订长期合同来得更加快速、便利,更加适应企业的变化。当然,企业也容易通过联合办公控制物业租赁成本。”吴群分析,这便是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开始把目光看向联合办公的一大原因。

此外,更多90后,甚至00后年轻工作者的出现是吴群看好中国联合办公市场的另一个理由。

在高力国际的报告中,将这一群体称为“千禧一代”,指的便是在20世纪之交出生的90后和00后群体。

“千禧一代目前占亚洲劳动力总数的47%。”报告中称,这部分人群被公认将工作时间与个人时间相混合,尤其在发达市场,他们的这一特质格外突出。

也正是因此,报告预计2017年和2018年,亚太地区联合办公市场将出现进一步的增长。而配备有协作空间、休息空间和餐饮三大关键设施的办公空间则是最适宜千禧一代需求的,这也意味着此类空间需求量和所占比例都将提高。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