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纸质书到“大IP”:网文创作者的“落地”与“腾飞”

宋祺
2017-05-08 17:2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随着“IP经济”的崛起,曾被当作“亚文化”的网络文学近来有大热之势。从QQ还叫OICQ的那个时代开始,网络文学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我和不同时期的网文写手、读者聊了聊。(本文中主要讨论“网络小说”,暂不涉及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例。)

繁体出版曾是早期写手的经济支柱

纵观内地网络文学的诞生,离不开1998年前后中国电脑及互联网的硬件环境。1998年前后,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兴起,大批文学创作者和读者都站在“互联网”与“三次元”的十字路口。这个特殊时期,创作者第一次拥有了新的创作平台,除了传统纸质媒体如报纸、期刊、出版社外,还可以在BBS、博客、文学网站上进行创作,读者也开始接受更多渠道的作品。以《此间的少年》为例,风靡于2002年左右,我询问一些读者知晓这部作品的渠道,就有论坛、网站、报纸、杂志、纸质书等多种。

“榕树下”早期登录页面

可见创作于互联网初兴时期的网络文学,未必刻意以“网络文学”自居,而只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表与传播的“通俗文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作品在那个时代的确有其特殊性,主要就体现在“生于网络、长于网络。”

早期互联网的文学交流平台主要集中在文学网站和论坛,西祠胡同、榕树下、天涯、晋江、起点等这些早期文学网站大家都不陌生,各大高校的校园论坛如水木清华BBS、北大未名BBS也是重要的讨论区。在有大量原创作品之前,互联网上主要是传播一些实体书的扫描版、“手打”版,其中以港台作品为主,如黄易的武侠作品、台湾的言情小说等等。

晋江网资深用户林深回忆道,“当时台湾小言很热,这边就有很多爱好者自发地扫描和校对,晋江原创网的前身晋江文学城就有一大批人在做言情小说扫校工作。我之前也做过一点,是很需要耐心的工作。所以最早的时候就是一帮小说爱好者聚集在网络上,然后慢慢地有人开始自己写。”这些扫校的作品中不乏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如台湾作者罗森的《风姿物语》,可谓培育了第一批网络文学的作者与读者。

晋江文学城(2010年,“晋江原创网”正式更名为“晋江文学城”)

为了鼓励原创作品,当时比较有名的文学网站如花雨小说网、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幻剑书盟等开始重视为原创作者提供创作平台,单辟“原创区”或“专栏”供作者发表作品。台湾的原创网站鲜网也被更多人知晓,使得台湾同期的网络作品也先后进入大家的视线,这种更多讨论资源、更多创作平台的环境下,网络小说如雨后春笋般进入我们的生活。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欣欣向荣的“网络小说”背后,有着创作者日更万字的辛劳,以及好似“无脚鸟”般难以落地。

当时网络小说的作者创作初衷多为爱好,其作品并无归类,在被定义为“网络文学”之前,由于早期传统文学与其泾渭分明的正统地位,甚至不能被归为“文学”。那个时期纸质书的地位不言而喻,网络小说虽广为传播,却由于题材等原因难以被出版为纸质书,许多网文作者的经济来源都是繁体出版。

一位早期网文写手透露,“那个时候网文免费阅读,题材又很难出版,2003年前后,我朋友最多的一笔收入,就是在台湾出版了纸质书,扣掉税后有400多美金的稿费,发来的支票,还要去银行托汇,其它基本没什么收入。付费阅读是2003年后的事情了,而且说实话网站收益非常有限,要和网站分成,大家每天写作近万字,能出版的只是少数。”

当时得以出版的作品都是网络文学中的佼佼者,但出版后的网文作品,部分不得不面临“停止网络连载”的要求,如果作者执意要在出版的同时进行网络连载,要么无法出版,要么必须放弃部分利益,网文作者像“无脚鸟”一般不知如何在现实中落地,而许多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也在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下,中断了创作。

在传统出版社“落地”,曾备受争议

内地出版社较早出版的网络文学作品,如台湾作者“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由知识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被称为“网络第一书”的《悟空传》,由今何在创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在2001年首版。内地对网络文学的“纸质化”出版,使那些在网络上创作的作者及作品得以被网络外的人知晓,“网络文学”这一概念逐渐形成,网文作者也逐渐可以在传统的出版业“落地”。

许多在网络上积累了大量人气的作者开始转向纸质出版业,其中以杂志期刊最为突出,在2000年至2007年间,《今古传奇》、《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奇幻版》、《九州幻想》等杂志上都聚集了一批在网络上极有名气的作者,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网文作者或多或少都在这些杂志上连载过作品。

这一期间,网络文学的主力军可谓在网络和杂志平台双线创作,并出版了大量纸质书籍,如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沧月的《大漠荒颜》、燕垒生的《天行健》、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萧鼎的《诛仙》等作品在网络或杂志连载后,都有纸质书籍出版。

而这些作品一经出版,就面临着“网络文学”文学性及深度的质疑,有些作者借由纸质书的出版,加之在网络上的人气,知名度大大提高,“华丽转身”,开始不再于网络上发文,成功转型到传统纸质出版业继续创作;还有一些作者在作品“备受争议”的评价之下,坚持创作或放弃。

这一时期,网络文学的“纸质书”出版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为作品起到“二次传播”的作用,提高作者知名度,也似有为“网络文学”正名之意,出版为纸质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网络文学”这一新兴产物的肯定,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不再是只能在网络上徘徊的“无脚鸟”。

付费、催更:网络文学的产业化

随着2000年后一批网络文学的纸质书陆续出版,“落地”后的网络文学开始再一次“腾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学的题材和写作手法日趋专业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二是各大文学网站论坛纷纷尝试商业化,开创了“付费阅读”的网络文学产业。

从网文创作方面来说,以玄幻为主流题材的网络小说,开始分化出更多题材和类型,在起点中文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职场、军事、历史、游戏、体育、科幻、灵异等多个分类。而各个分类之下,网文独创的流派和剧情桥段也独具特色。

以最广为人知的穿越情节为例,早期有此情节的作品如《调教初唐》,对于主角如何合理穿越的剧情,需以上万字去描述,再至2007年的《庆余年》,这类情节字数逐渐减少,而在2011年的《武动乾坤》中,甚至只需要一句话稍作介绍即可。而“穿越文”也成了网络文学的代名词之一。其实,这些网文多为历史架空题材,“穿越”只是网文中流行的一种情节。

网文的传播力,也使得各种“知名桥段”更容易被其他作者模仿。比如网文“盗墓流”的代表性作者天下霸唱,其作品《鬼吹灯》的盗墓情节就引领了一批以此为主要剧情的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有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而“鉴宝流”的佳作《黄金瞳》,作者打眼所使用的“赌石”桥段,也被这一流派的众多作品纷纷仿效,但如《黄金瞳》一般精彩的却并不多见。

可以说,在2003年以后,网络文学的概念已经日渐窄化,除了指代那些在网络上创作和传播的作品外,更指以网文常见题材为主的小说作品。而更为天马行空的网文题材,增加了许多传统文学少有涉及的设定,也使得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逐渐有了更为清晰的区别。

从网站商业化方面来说,读写网、明杨•全球中文品书网都有过“用户付费”的尝试,却都无疾而终,直至2003年,起点中文网、爬爬网等知名原创网站开始尝试“VIP订阅”和“付费阅读”,网络文学的产业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在2003年,许多习惯了免费阅读的读者还不能接受“付费阅读”,对网站的商业化行为质疑声不断,也有的原创网站在商业化过程中逐渐淡出读者的视线。

在网文产业化的“付费”之路上,有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技术瓶颈,就是当时并未普及的互联网电子支付,且大众对网银的安全也抱有疑虑。

据网文论坛知名ID云中仙客回忆,“真正让付费阅读做起来的,主要应该是盛大的充值渠道。盛大一卡通在各大零售店和网吧都可以充值,才是电子订阅做起来的关键。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靠邮局汇款,收到后再手动加虚拟货币,这种模式很麻烦,所以付费阅读在做的头几年其实并未形成主流,而后来的盛大一卡通充值、网银充值,再到2007年左右,手机普及,直接扣话费这种付费形式,才真正带来了大量读者。2009年后,移动阅读才开始兴起。”

而起点中文网作为网络文学产业化的先驱之一,凭借当时汇聚的一批重量级网文作者及其作品,留住了读者,将“付费阅读”越做越大,使得网文产业化日趋为读者所接受。17K等越来越多网文网站商业化的成功,及网文买断、网文电子版权等新的商业尝试也使得网络文学产业愈加成熟,而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也开始有了纸质出版以外的经济来源。

起点中文网“打赏”页面

其实,即使到2009年,网络文学的“纸质书”对作者还有着极大的意义。出版了纸质书《瑾年秀时》、《未来之夏》的作者崔书馨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最早是在起点中文网上进行创作,之所以选择付费阅读的平台,只是考虑到以后出纸质书的版权问题,还是很想出纸质书的,觉得拿在手里的书才够隽永。”但网络上可积累的人气和稍为可观的收入,已经为网络文学的作者提供了更为成熟的商业平台。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也使得更多作者愿意全职投入,但相较于“作者”,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写手”。一位前网文写手说,“很多人开始的创作动机是,现在的作品就那么回事,我来写点有趣的、不一样的,产业化之后,当然也可以用来赚钱,但其实这个钱赚得很累。按照行业标准,网文写手一个月要写个20万字吧,不写读者会催更啊,那么多人盯着。写的话,构思要很久,白天都很吵,晚上写得快点,我一般就是晚上10点多吃个宵夜后开始写,从11点写到早上9点,发布更新然后去睡觉。那时候不工作还好,白天可以睡觉。”

著名的网文作者的唐家三少,可谓网文作者中的翘楚,其作品《斗罗大陆》将由好莱坞拍摄成四部电影,他曾在自己的访谈中表示,“大家可能平时看到的更多的只是我的成绩,但你们看不到的,是我如同机器人一般的生活。早年,我刚开始创作的时候,那会儿还年轻也经常熬夜,经常到夜里1、2点,不过最多也就是2点左右了,持续了大概3、4年的时间身体就渐渐扛不住了,我刚开始写书那会儿,可以说是我创立了每日更新的……大概是2005年,写了400多万字。”

在身体劳疾越来越严重后,他将每日的创作严格定时,“现在在不需要外出洽谈合作的情况下,我每天8点起床,然后喝杯水去跑步,大概30分钟回来洗漱、吃早饭,9点30开始写作,一直到10点40,然后锻炼器械半小时,11点20到11点50再写半小时,12点午饭,13点15午睡,14点30起床继续码字,4点去打羽毛球,5点20继续码字,6点30吃饭,晚上有时候写,有时候不写,一般不超过9点30……每天如此,重复不过。”(唐家三少的访谈内容摘自知名网文论坛“龙的天空”。)

诚然,所有文字工作者都体验过写作之辛苦,然而网络文学作品动辄百万、千万字的篇幅特点,以及和读者紧紧相依的进度,使网络文学创作者不得不面对极大的工作量。在网络文学被成功产业化后,更直接的受众压力,已成模式的行业特性,使得网络文学创作者在“纸质书落地”后的又一次腾飞显得有些吃力。

IP时代,当我们再一次讨论“文学”

20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繁荣,IP大热。随着一部又一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热播,网文产业嗅到了新的商机,一部作品的游戏改编版权,可以价值数百万。在过去这些年里积累了人气的网文作品,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大IP,为网文作者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网络文学真正开始腾飞。

亚马逊Kindle、豆瓣阅读、微信读书等电子书阅读平台已有大量作品的电子版权,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强强联合成立“阅文集团”,运营各大网文网站,纸质书的出版已不再是网文创作者们最为重视的“落地”,“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作者们开始重视多平台的传播。

纸质书的电子版(亚马逊Kindle平台)

入选亚马逊Kindle年度代言人的崔书馨,其网文作品《瑾年秀时》、《未来之夏》、《职场升值记》被电子化后,在亚马逊Kindle、豆瓣阅读、微信读书上出版。她说,“一直在创作,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平台。现在如果可以做到多平台发布,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力,电子和纸质都关键,收益倒是其次,提高传播度和知名度更为重要。”

“电子书的收益其实也很可观,七三分成,好的平台如果给你推荐位置,卖得也会不错。但文学作品成为IP的可能性最多,电视剧、漫画、短视频、电影、游戏等衍生都有可能。创作更长久的、多面的、极具个人代表性的作品,打造IP才是根本。”

网络文学的IP热带动了多产业联动,然而此时愈加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又悄然带来了新的变革。电子阅读普及、移动阅读兴起、新媒体繁荣、网剧热火朝天。读者们将目光纷纷投向新媒体、视频平台,各平台开始倾向于作者创作更易传播的篇章,以长篇章为主的网络文学势头也有所减弱,部分作者开始转向新媒体写作或小剧本创作。

崔书馨说,“思考转型很重要,近几年也有一些新的尝试,2015年我在韩寒的‘ONE一个’APP上写悬疑小说。2016年新媒体越来越火,有些职场类平台约稿,写起来也很有趣。还会创作一些短篇剧本,之前有个短剧本被赵雷选作MV剧本,我很意外,也很开心。现在的机会真的比以前更多了,所以要积累多一些技能,多做尝试。”

在人人为IP趋之若鹜的大IP时代,网络文学产业是借着这些年积累的资本持续腾飞,还是被其它新兴产业分化,我们还要打一个问号,崔书馨提到,“好的IP作品需要有想象力的内核,碎片化的快传播、功利心的成功学、以金钱为驱动是走不远的。创作是需要长久坚持的事情,打造IP是更难的挑战,需要沉下心来,也需要看得长远。”

网文IP影视剧热播

纵观网络文学的发展,从新奇到平常,从百花齐放到大浪淘沙,从边缘化到商业化,这个随互联网日新月异的领域,可以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一位前网文写手说,“你觉得文学是什么呢?唐诗和宋词风格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觉得唐诗和宋词都是在当时人民生活中占据了位置,反映了社会心理。文学是在当下社会中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文学的意义。1959年,胡适在《新闻记者的修养》中说武侠小说是最‘下流’的,而现在我们认可金庸小说的文学意义。武侠之后的网络文学会怎样呢?或许网文正好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对书的需求,或者说它适应、引导了这种需求。”

我们对于这些需求的思考可以远远大过网络文学本身。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