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俄罗斯驻沪总领馆庆祝“胜利日”,《喀秋莎》唱响外滩

澎湃新闻记者 单珊
2017-05-09 11:4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5月6日,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在外白渡桥旁露台举行纪念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活动。澎湃新闻记者 沈靓 编辑 廉秀宇(01:51)
苏州河畔,外白渡桥旁,手风琴声和着《喀秋莎》,俄罗斯人载歌载舞,为晴朗的外滩平添一抹异域色彩。
俄驻沪总领馆庆祝胜利日,露台上响起《喀秋莎》。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沈靓

在俄罗斯为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设立的纪念性节日——5月9日胜利日来临之际,莫斯科7日在红场进行了最后一次阅兵彩排。在7千公里之外的上海外滩,5月6日,俄驻沪总领馆在其顶层露台上邀请了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驻沪总领事,以及近百位在华俄罗斯人,共同庆祝这一节日。

“胜利日快乐!”在俄罗斯驻沪总领馆门口,领馆工作人员正在分发橙黑相间的乔治丝带。在俄罗斯,乔治丝带象征着“硝烟和火焰”,也代表着“死亡与重生”。

参加者表达对先辈们的敬意。

“今年是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大楼建成100周年,也是反法西斯胜利72周年。这是我们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了近两千万前苏联人民,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叶夫西科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虽然远在上海,但胜利日赋予我们的不仅是节日,也是回顾历史的机会。”在华师大学习中文的娜佳对记者表示,这个节日对俄罗斯人而言意义非凡。

参与庆祝活动的人群合影。

在“乌拉”(俄欢呼语气词)声中,人们放飞了手中的白气球,穿着二战时期苏联军装的孩子们就着手风琴声唱起《喀秋莎》等苏联时期的爱国歌曲。人们手捧着参加二战的亲人的照片,围成圈应声唱和。偶尔还会有人走到人群中央跳舞。

耄耋老人柳德米拉扬起戴在胸前的丝巾,牵起孩子的手走进人群中跳舞。她生于1931年的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在特殊年代饱受战争的洗礼。“长期生活在防空洞里,饥寒交迫,每天早上醒来都能发现死去的人们。”1959年,柳德米拉跟随丈夫来到中国,曾在北京从医,最终定居上海,“只希望年轻一代人敬爱祖国,不要忘记爱国主义精神,不忘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的父辈祖辈竭尽全力为祖国独立和自由做出贡献,应当牢记,我们都经历过战争。”叶夫西科夫提醒道,“这也是中国在9月举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