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欧盟驻华大使否认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是威胁:是中欧合作的补充

澎湃新闻记者 高行
2017-05-12 07:3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本周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与中东欧16国之间的“16+1”合作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经确认即将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的欧洲国家元首几乎全部来自中东欧国家。

英国《金融时报》5月8日报道称,近年来不断加强的中国-中东欧合作正在欧洲内部引发讨论。报道称,尽管许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人开始担心,中国试图在这些国家与欧盟“争夺影响力”。

但在欧盟驻华使馆9日举行的纪念“欧洲日”记者会上,欧盟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就此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应称,目前,中国和欧盟之间最主要的合作机制是定期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对话,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16+1”合作机制是这一机制的补充,其运行会在中欧合作机制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欧盟保护主义声中的“16+1”合作

2016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会后发表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里加纲要》宣布,将在2017年完成设立总额100亿欧元的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二期)并投入运营。这是中国第一个政府支持的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计划将撬动项目信贷资金达500亿欧元。

此外《里加纲要》还提出,探讨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银联体,欢迎中东欧国家机构自愿参加。

也就在同一时期,中国投资在一些欧洲主要经济体内遇阻。就在《里加宣言》发表前几周,德国经济部撤回了对中国企业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的许可,并最终导致该收购项目流产。据德国《商报》披露,美国的干预直接导致了德国人决策的转向。《商报》援引匿名消息源称,美方声称,爱思强的产品将可能被用于“军事用途”。

中国外交部当时回应称,既然是正常的商业并购,就应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律加以实施和把握。“我们不希望外界对这起正常的商业活动赋予过多的政治解读,更不应对其进行政治上的干扰。”

《金融时报》在5月8日的报道中援引欧洲智库“欧洲外交关系学会”(European Council for Foreign Relations)的分析家安吉拉·施坦策尔(Angela Stanzel)的话称,中东欧国家对中国投资的乐观态度,与欧盟内部部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之间产生了冲突。

中国努力让欧洲打消疑虑

不过在另一些分析者看来,事态发展已经有所改观。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对澎湃新闻表示,早在2012年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设立之初,欧盟内部就有相当一部分疑虑的声音,认为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介入”将会影响欧盟的团结和统一。但经过中国几年的努力,随着合作成果的初步呈现,欧盟方面的疑虑已经有所缓解。

日前在匈牙利访问的刘作奎考察了在匈牙利当地落地的一些“16+1”合作项目,包括匈塞铁路和中国与匈牙利合作开发的产业园等。“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主要还保持在经贸和人文层面,而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采取的也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这些做法并无意于分裂欧盟。”刘作奎说。

此外,欧盟对中国采取的保护主义倾向近期也有所缓解。在9日的记者会上,史伟表示,希望即将举行的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能够在促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方面取得进展。

按照惯例,每年的中欧领导人会晤都于每年的7月份举行,路透社曾于今年2月份报道称,双方均有意将此次峰会日期提前,原因在于双方希望能够获得对方对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秩序的支持。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