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陕西“愚公”:筹集30万,5个月为村民修好4.5公里山路

陈捷 刘炳林/华商报
2017-05-12 09:59
直击现场 >
字号

陕西宁强县燕子砭镇村民李永耀,先后筹集近30万元,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宽4米有余、长4500米的“绝壁长廊”,方便了村民上山耕作,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当代“愚公”。

雄心

儿子酒桌上夸下海口

父亲决心为村民修上山路

今年65岁的李永耀是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坝村3组人。他勤勉吃苦,也教育儿子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现在两个儿子不仅走出了大山,还在上海打拼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2015年冬天,李永耀的儿子李晨、李强回到家乡,摆了3桌酒宴招呼邻里乡亲。酒酣耳热之际,时任组长周自贵叹气说:“我们村上好多人都要失业了,自从搬下山来,家家户户都没有地种了!”并半开玩笑地对李永耀的儿子说:“你们在外面发财了,也想办法给我们村上的老乡们帮点忙,投资点钱啊!”李晨端着酒杯,拍着胸脯说:“你们有想法尽管搞,我力所能及支持!”

原来,中坝村2组3组原有70多户村民居住在大包山,有土地400余亩。2008年汶川地震后,山上大部分村民房屋受损无法居住,被迫在山脚下修房造屋,但是土地搬不走,耕种只能回到山上。“上山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运送肥料和收庄稼全靠人背肩扛,山上的土特产、果品也运不下来。”村主任张成林说,“年轻人在山上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慢慢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就剩下中老年人,制约了村里的发展。”

李永耀说,这条上山的路,最窄处只有四五十厘米宽,勉强够一个人通过,而且还在悬崖峭壁上。“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修通山上的道路,核桃、药材、蔬果等经济作物才能顺利下山,村民增收才有盼头。”听到儿子夸下的海口,李永耀决定为村民修通上山耕作的道路。

开凿

早出晚归熬白了头发

5个月修通4.5公里上山路

2016年3月,李永耀将多年积攒下的11万元养老钱,再加上两个儿子汇给他的7万元,共计18万元,全部捐给村上。他雇来2台挖掘机、2台铲车和2台砂石车开始施工修路。

老组长周自贵说,大包山以岩石为主,村组道路施工不能使用雷管炸药,开凿困难。道路一侧是万丈深沟,另一侧是悬崖峭壁。但是李永耀并没有退缩,他带足干粮,每天早上7点多就来到山上施工修路,一直要忙到下午六七点才回家。

“很多地方大型机械上不去,只有把人绑在峭壁延伸出的大树上用破碎锤开凿山石,李永耀以前出过车祸,腰腿受过伤,干活久了腿疼得站不起来,但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路修好了,老李头发都熬白了!”周自贵说。

要修一条四米多宽的道路,必然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面对个别村民的冷言冷语,李永耀主动去做思想工作,赔个笑脸,递两支烟,软磨硬缠,实在不行了,就动员亲戚朋友去说情。慢慢地,不理解的村民也被他的坚持打动,不少村民还义务加入了修路队伍。

2016年8月,经过5个月日夜奋战,一条长4.5公里通往山上的道路终于修通。

点赞

村民称他为当代“愚公”

去年被推举为“道德模范”

路虽然修通了,但路边的排水沟还没有挖出来,陡峭的山路急弯处还不够宽,路面也没有平整,于是李永耀又计划着对砂石路进一步改造。但之前的修路款已花完,他便瞒着老伴卖了两人的棺材以及地里2000斤药材。而这时,他义务为村民修路的事迹也被媒体报道,爱心人士慷慨资助老人修路。虽然他一再婉拒,西安的爱心人士华宝文和靖有亮还是坚持捐出6万元和5万元给老人修路。就这样,李永耀耗资29.86万元修建了一条宽4米多、长4500米的砂石路。村民们都称他为当代“愚公”。

李永耀说,好在两个儿子都非常支持他的“事业”,“现在我也老了,就想给后辈们留下一点东西。”

昨日,宁强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李永耀的修路事业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获知老人修路的消息后,镇政府立即派人帮助勘察线路,协调村组农户解决占地问题,在全镇掀起学习老人凡人善举的热潮,并在2016年表彰其为该镇首届道德模范。(原题为《宁强“愚公”为村民修路:拿出养老钱、卖棺材筹资近30万 修路方便村民上山耕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