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访民间文物修复师:我们的手艺绝对比一般博物馆修复师要好

澎湃新闻记者 熊丰
2017-05-19 09:1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文物修复师”这个冷门的职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走入了老百姓的视野。纪录片中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可谓是大国工匠的代名词。然而,博物馆的系统之外,在广大的民间,对于文物修复,也有很大的需求。比如在江苏溧阳,就有不少民间的文物修复师。他们大多是广东人,日常以修复陶瓷器为主。在历史上,溧阳是整个江浙沪地区商周时期土墩墓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陶器是当时主要的陪葬品。出于各种原因出土的陶器几乎都是破损的,而破损的文物很难在文物市场上卖起价格,所以产生了精修的需求。久而久之,在溧阳地区,就形成了文物修复的产业。据业内人士表示,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陶瓷修复手艺最精湛的地区有两个:一个是浙江上虞,另一个就是江苏溧阳。在溧阳地区的民间文物修复师中,29岁的广东潮汕人许志伟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

许志伟(本文中出现图片若无特别说明,均由记者熊丰本人拍摄)

姐夫领进门

被问及是如何开始从事这一行的时候,许志伟说是被姐夫领进门:“做我们这一行一般都是这样,一代传一代,而且都是亲属之间互相传,不会传给外人。”

许志伟的姐夫

“我们家族最早接触这个,是我姐夫的爸爸。他原来在广东老家的时候是做油漆工的,但是闲下来的时候也爱倒腾些古董什么的。后来他的几个朋友到溧阳来‘铲地皮’(古玩行业的黑话,指的是去农村或乡下挨家挨户搜罗有没有古董的一种行为),一开始铲到以后都是拿回老家那边去修,我姐夫的爸爸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慢慢接触这个行当,开始自己钻研。其实油漆工和文物修复有些方面是很像的,比如文物修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点是要给文物上色,修旧如旧嘛,这里面这个颜料怎么调,不同化学品之间怎么配比,这个是很难把握的。颜色没调好的话,别说懂行的人,外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这个文物不是完整的,是修过的,那样就不好卖价钱了。”

“那个时候是九十年代,当地的老板从溧阳铲完货,拿回老家给我姐夫的爸爸修,修好以后再拿到江浙沪一带来卖。这么一来二去人家也嫌麻烦,大概00年左右在这些古董商的邀请下,我姐夫的爸爸索性就搬到溧阳来了,过了两三年把我姐夫也带过来了。”

许志伟介绍说,他修理的文物主要以陶器、铜器、青瓷和原始瓷为主,都是溧阳一带最常出土和可见的器物。在姐夫和姐姐的召唤下,2011年,此前文物修复一无所知的许志伟,辞掉了在深圳的工作,来到了溧阳。最初的一年,他给姐夫当学徒和助手。“最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坐不住,而且做了这个工作以后你感觉自己跟外界完全隔离了,每天都是在跟古董打交道。但是做久了慢慢也有兴趣了,把一个支离破碎的东西给修回原貌,其实挺有成就感的。做这一行吧,你一定得自己喜欢,不然太难熬了,根本做不下去”。

许志伟家遍地的陶罐

和美院以及高校文博系文物修复专业出身的修复者不同,许志伟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他的修复技艺基本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得来的。“溧阳是江浙一带最大的陶器出土中心和中转站,基本上在这呆了一年以后,各种用途、器型的陶罐你就都见过了,比书本上的那些多得多了。最开始从体型恢复学起,说的通俗点就是怎么把一块块碎片拼回原貌,然后再学打磨和上色这些”,许志伟说,“科班出身的学文物修复的,大多是在做文物保护,专门做文物修复的很少。即使是做文物修复,大多也都是学书画的修复,学陶器的很少”。

修复文物的工作台

“和玉、古钱币这些文物不同,陶器的认知度比较低,陶器主要的出土和买卖都是在江浙沪皖一带,宁波再往南,或者徐州再往北,就很少有人对陶器感兴趣了。”许志伟解释说。

记者到访的当天,许志伟正好接到一单修复陶罐的生意,两人在检查文物的破损程度

最难的是给文物调色

在谈到陶器修复的步骤时,许志伟介绍说,第一步是要给粘合破片,其次要恢复器物原本的体型,再然后要打磨纹饰,使修复的部分和原来的部分纹饰相同,最后一步是给文物上色,而这也是最难的部分。

调色时需要用到的颜料

“古代烧陶器都是柴窑,温度和火候不均匀,所以同一件器物,不同部分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颜色真不真,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调色是最考验文物修复师的,之前说的科班出身学文物修复的,他们一般也不调色,就是把器型恢复就好了。调色这个事情,完全是个人的悟性,没法教。师傅只能告诉你说调某种颜色大概需要哪几种颜料,但每件陶器的颜色,甚至一件陶器不同区域的颜色,都是不同的,怎么调出这种颜色,只能靠你自己悟。就像炒菜一样,我告诉你需要哪几种佐料,但是今天你是炒大锅饭,明天你炒给一家三口吃,不同调料放多少,咸了淡了,完全要靠自己把握”。

给文物上色(图片由许志伟本人提供)

从11年到现在,许志伟入行已经六年了,他笑称做这一行不能超过十年,不然腰椎和颈椎都吃不消。他说做文物修复,好处在于自由,每天工作多久完全看自己的心情,至于收入,“肯定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一个月一万块差不多了,古董行业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赚钱”,许志伟笑着说。

等待许志伟去修复的破损文物

因其不可再生性,文物的定价大大有别于一般商品。同样,修复文物的价格也不同于修复一般商品。许志伟介绍说,并不是一件文物的破损程度越严重、修复量越大,他收取的费用就越高。决定修复费用更重要的因素是相似文物的存量、修复工艺的繁杂程度以及修复完成之后的文物能在市场上卖到多少价钱。“所以我们做文物修复的人自己一般也会做古董商,也买进卖出一些文物,而且我们经手的东西太多了,基本上大致看一看就知道是真的假的,甚至是从哪里出来的,之前是谁手上的也大概了解。有些比较黑心的自己还仿冒一些,就是做假古董嘛,以假乱真,骗骗外行人,能赚不少钱。”

许志伟姐夫经手修复的文物修复前的情况(图片由许志伟姐夫提供)

修复中

修复后

民间修复与博物馆修复的区别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文物修复师”这个冷僻的职业在一夜间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许志伟说他当然也看过,但不同于一般观众观看时的猎奇心态,他思考的更多是官方或是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与民间的文物修复之间有何不同。

“博物馆的文物修复,要求‘修旧如旧’,目的是尽可能地恢复文物的原貌。文物修复的指导理念是‘最小的干预,最有效的保护’,而且他们在修陶器的时候,一般用料以石膏为主”,许志伟解释说,“我们民间的文物修复师一般都是做商业修复,要求把文物修得完好如初,某种程度上说是给文物做个整容手术。在修复材料上,我们主要以树脂硅胶为主”。

许志伟的姐夫在修复陶罐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博物馆进行文物修复,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在正式修复前,需要对修复材料和方法要进行科学论证,要弄清楚原材料与修复材料之间在比热容、密度、收缩率等各个方面是否兼容。一般来说,博物馆修复不赶工期、不惜成本,因此对于材料和方法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要保证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破坏。而民间修复基本都是商业行为,在材料和方法的使用上,更多的是凭经验和感觉,民间修复的核心是最后的修复效果。

当被问及与博物馆修复师的水平比较时,许志伟自信地说:“故宫或是其他那些最顶级的博物馆我们不好说,但是和一般地方级的博物馆修复比,我们绝对比他们做的好。毕竟我们是直接面向客户和市场的,如果修得不好,以后就没人来找你修了,你还怎么吃这碗饭?其实很多博物馆的修复师傅,也是从民间找去的。”

“但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比如说不管是博物馆修复还是民间修复,基本都是严格的师徒制,都是一个传一个,不大有那种大班集体授课的情况。我们整个行业都是这样,非常不‘现代’”。

虽然入行六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许志伟说他经手修过的文物已经数不清了,他平常的一大爱好就是逛博物馆,不管去到哪个地方,都要去看一看当地的博物馆。“好几次我都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自己修的陶罐,在市场上倒来倒去最后还是被博物馆买走了,这个感觉挺让自己欣喜的。”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