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民间投资增速重现下滑再促保护产权

光明网评论员/光明网
2017-05-16 14:10
舆论场 >
字号

昨天(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805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增速比1—3月低0.8个百分点,重现下滑态势,这是民间投资增速时隔7个月后再次出现回落走势。这个走势使得当前仍在下行通道的经济运行压力增大。

民间投资的自主性,使得其将资本趋利避害的本性表现得更加彻底。民间投资呈现的态势,是市场配置资源及其效率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最近几年,中国民间资本从整体上看,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前进一步,就可上一个大大的台阶,从此前途无量;止步不前,则将元气大伤,后退不知几何。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民间投资遭遇“断崖式”下降,以及今次民间投资增速时隔7个月后再次出现回落走势,恰与前年开始凸显的资本外流形成共振。在中国经济虽处下行通道、但也仍然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民间资本却在其他资本升值指数低于中国的地方寻找避风港,这无论如何也不是资本的正常流向。对此,经济决策部门当然掌握并且知晓个中原因。这也正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背景之一。

《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推出之后,确实引起了民间投资界的密切关注。民间投资界一直在关注“意见”提出的要“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的落实情况。现在看来,民间投资的态势与走向,与这个“意见”的落实情况紧密联系,成为这个“意见”落实与否的晴雨表。

《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已经半年有余,其间负责司法以及经济运行的多个部门都曾再三表示要推进“意见”的落实工作,加快“两个一批”的办理。现在的问题,显然是要拿出“两个一批”的真章来,让民间投资界不仅“听到楼梯响”,还要看到“人下来”。对于民间投资界而言,如果看不到为“意见”立信的“南门之木”,这些门槛“贼精”的民间投资者,是不会将资本投入到前景未知之地的(参见光明网评论员文章《顾雏军案是民间投资政策的南门之木》)。去年的民间投资走向以及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民间投资的最新数据都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

民间投资的热情能否重新高涨,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能否得到充分释放的最重要关节点。而民间投资界首要关注的焦点,首先就是资本的安全,其次才是资本增值的可能性。在此,资本的安全性并非资本的市场风险。这个差别,正是民间资本宁可不增值也要寻求安全避风港的原因。

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针对民间投资“断崖式”下降的局面,去年,除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之外,中央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有利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国务院出台了26条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了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出台了支持民间投资进入水利、铁路等领域的重大政策,但是,也正如国家统计局官员所说,“这些政策、制度还需要加大落实到位的力度”,“同时,还需要不断从融资环境、信用体系这些方面给民间投资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内在动力,来促进有效投资的快速增长”。无论政策的宣示如何,民间投资界就是在看这些政策是否已经得到落实。

(原题为《民间投资增速重现下滑再促保护产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