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合国:《水俣公约》8月16日将生效,保护民众远离汞威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微信公众号
2017-05-19 16:06
绿政公署 >
字号

随着第50份批准文书的递交,公约将在90天后正式生效。

汞被联合国列为危及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十大化学品之一。

手工及小规模金矿开采使70个国家1500万矿工暴露于汞超标环境,其中包括500万妇女和儿童。

2017年5月18日,世界在防治汞污染方面迈出历史性一步,欧盟及其七个成员国(保加利亚、丹麦、匈牙利、马耳他、荷兰、罗马尼亚和瑞典)批准了《水俣公约》,保护民众远离世界十大威胁人类健康的化学品之一,汞。

汞中毒患者的双手。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水俣公约》全称为《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共有128个签约方。公约将在90天后,即2017年8月16日生效。这是近十年来环境与健康领域内订立的一项新的全球性公约,促使政府采取具体措施控制人为汞污染。 公约涵盖了人为汞污染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禁止建立新汞矿、淘汰现有汞矿、规范手工业和小规模金矿开采,减少汞的排放和使用。由于汞是一种不可毁灭的元素,因此《公约》还规定了临时储存和处置汞废物的相关机制。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表示:“如果连使用化妆品,为手机充电甚至买结婚戒指这样的小事都可能让数百万人暴露在含汞环境中,我想谁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但是我们有克服全球汞问题的解决方案,它同问题本身一样显而易见。当前我们已经开始促进无汞替代品的应用,不断更新并升级工业生产流程,保证安全生产。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可以发挥作用——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通过改变购买和使用习惯,避免汞污染。”

汞没有安全暴露水平,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威胁,因为重金属已经扩散至地球最偏僻的角落。而我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灯泡、电池和牙齿填充物都有汞的痕迹。儿童、新生儿和未出生婴儿最易受到伤害,其他易感人群包括:食用受污染鱼类的人群、长期接触汞作业的人群,生活在汞污染源附近的人群,以及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群体,因为致命重金属元素易在冷空气中积聚。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水俣公约》印证了全球致力于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环境卫生的决心和承诺。今天这一历史性时刻表明,人类在面对需要共同承受的痛苦和阴霾时,永远会凝聚在一起,上下齐心共克时艰。”

每年汞排放量高达8,900吨。汞会通过含汞岩石的风化、森林火灾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释放,但很大一部分排放量来自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燃煤以及手工和小规模金矿开采活动。仅仅采矿这一项就使70个国家中1500多万工人暴露于汞超标环境中,造成汞中毒,包括童工。

其他人为汞污染源包括氯气和塑料的生产,废物焚化,以及实验室、药品、防腐剂、油漆和珠宝中汞的使用。

全球环境基金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石井菜穗子(Naoko Ishii)表示:“今天,我们在打击有害化学物质,控制其环境和健康风险方面迎来了里程碑。 汞污染的影响范围远远超出排放源地区,它可以在空气中远程传播,不仅会污染我们的食物和水,也会毒化我们呼吸的空气。”

《水俣公约》是世界上首个就高毒性金属汞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以历史上最严重的汞中毒事件命名。20世纪30年代,日本水俣市开始将工业废水排入水俣湾,当地村民在食用了从海湾打捞的鱼类和贝类后,陆续出现惊厥,精神紊乱,意识丧失和昏迷等症状,最终,成千上万的人被确诊汞中毒。1965年5月,水俣病被正式认定,并视为公害病之一。


编者注

请在此下载公约文本:

www.mercuryconvention.org/Convention/tabid/3426/language/en-US/Default.aspx

《水俣公约》及其关键控制措施介绍:www.mercuryconvention.org/Implementationsupport/Resources/tabid/5137/language/en-US/Default.aspx

2017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育龄妇女汞监测》研究报告发现,针对太平洋岛屿国家的妇女进行采样调查,96%的妇女头发含汞水平高于正常值,推测是因为食用了含汞鱼类:www.mercuryconvention.org/Portals/11/documents/News/Mercury%20Monitoring%20Women%20Asia%20Pacific_Press%20release.pdf

(原题为《全球禁汞破冰之举!<水俣公约>即将生效》)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