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贝尔福宣言》发表100周年:几家欢喜几家愁?

王惠
2017-05-23 11:31
思想市场 >
字号

据美国Breitbart新闻网站报道,近日英国外交部官员称,为避免引起阿拉伯国家的不满,英国政府已取消查尔斯王子原定于今年秋季对以色列进行的正式国事访问计划。查尔斯王子原本计划参加在以色列举办的《贝尔福宣言》百年纪念活动。

查尔斯王子 图片来源:breitbart

2017年是英国发表关于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的《贝尔福宣言》的100周年。为此,英国和以色列计划在官方和民间层面举办庆祝和纪念活动。

实际上,英国自2016年起就开启了长达一年的纪念活动,并设立了一个由23个公共组织组成的督导小组,专门负责准备工作。该督导小组组长由代表罗斯柴尔德基金会(欧洲)的凯斯滕鲍姆勋爵(Lord Kestenbaum)出任,督导小组成员包括董事会,犹太复国主义联盟、犹太领导理事会和以色列大使馆。

2016年11月下旬,英国议会举行了纪念性会议。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马克·雷格夫在会议开幕致词中称:“《贝尔福宣言》是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以色列前驻加拿大大使、资深外交家阿兰·贝克表示,“《贝尔福宣言》是在严肃、细致地考虑了犹太人3000年的历史及其与那片土地的固有关系后而发表的”;英国司法大臣迈克尔·戈夫还“敦促英国政府将英国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

英国议会举办的《贝尔福宣言》发表100周年纪念性会议。图片来源:The Times of Israel

《贝尔福宣言》的发表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詹姆斯·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人代表局领袖列昂内尔•沃特•罗斯柴尔德。贝尔福在信中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national home),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

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它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产物。

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及《贝尔福宣言》内容。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封信的收信人列昂内尔•沃特•罗斯柴尔德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后裔、英国银行家、政治家、动物学学者,同时兼任英国联合犹太会堂、盎格鲁犹太协会及犹太免费学校的领导职务。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又被称为锡安主义运动,锡安(Zion)一词来源于希伯来语的“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山。犹太民族自诞生之日起就信奉《旧约圣经》,犹太人深信巴勒斯坦是上帝与其祖先亚伯兰立约时就已应允永远赐给犹太民族的土地。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兴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也唤醒了很多弱小民族的民族意识。早期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以“犹太民族主义”为口号开展运动,呼吁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家园。

犹太复国主义的创始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缔造者西奥多·赫茨尔桥曾强调:“我们是一个民族,一个种族。”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提倡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与此同时,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主义浪潮,这也进一步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的迅猛发展。

随着身处各国的犹太人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他们形成了以犹太资产阶级为核心的复国运动组织。大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复国运动力量,他们的银行业务遍布欧洲中西部地区,并积极鼓励和支持犹太领袖同反犹排犹作斗争。

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现场。图片来源:wikipedia

1897年8月,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在巴塞尔召开,西奥多·赫茨尔担任主席,他希望从当时的奥斯曼政府获得一项特许,即通过合法的方式有组织地将一部分犹太人迁到巴勒斯坦地区,但未见成效。

此后数年,他试图与奥斯曼苏丹商谈通过让欧洲犹太银行资助奥斯曼政府清偿国债的方式换取部分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的条件,但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英国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角色

随后,赫茨尔将目光转向了时任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1903年,英政府宣布支持在乌干达(内罗毕西北一块属于英国东非公司的土地)建立独立的犹太人移民区的计划,但该计划遭到了俄国的强烈反对。

俄代表在一次会议上以最后通牒的方式发表明确的声明:除非赫茨尔以书面形式取消乌干达计划,并保证除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外不向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建议任何其他领土,否则他们将建立自己的独立组织。该声明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进一步面临分裂和瓦解的危险。

一战爆发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的中心转移至英国。1916年底,劳合·乔治担任英国首相。他和他的外交大臣贝尔福都较为同情锡安主义运动。劳合·乔治在大战前曾担任锡安主义者的法律咨询,后在做军需大臣时结识了在皇家海军实验室工作的哈伊姆·魏茨曼。

哈伊姆·魏茨曼。图片来源:wikipedia

魏茨曼出生于俄国的英国犹太裔家庭,是著名的化学家、现代工业发酵技术之父,他是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最高领袖,曾任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促使英国政府于1917年11月2日发表了赞同和认可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的《贝尔福宣言》。

英国发表该宣言的政治目的并非是什么秘密。首先,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它希望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控制巴勒斯坦,将之作为其日后在中东地区的落脚点。

其次英国试图争取犹太人的经济支援,帮助正在一战中处于僵持状态的协约国一方,同时可避免德国争取到犹太人的经济支持;另外就是阻止犹太人占较大比例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派与德国进行议和等。

寥寥数语的《贝尔福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尽管这种依据无任何合法效力。但同时,它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与阿拉伯人之间长期冲突的祸根。

尽管犹太人认为巴勒斯坦是他们的“应许之地”,但自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这块土地后,绝大部分犹太人便开始了流亡世界各地的苦难遭遇。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逐渐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在他们看来,巴勒斯坦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了1000多年的地方,这里理应是阿拉伯人的固有家园。

几家欢喜几家愁

故事的一部分主角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庆祝活动,而故事的另一部分主角在作何感想呢?

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上,巴勒斯坦总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演讲中指出:“尽管安理会自1967年以来通过了12项决议,谴责以色列在被占巴勒斯坦领土进行的定居点活动,但没有一项决议得到执行。”

他公开指出了以色列定居者在过去几十年中实施的一系列暴力活动,例如焚烧、杀戮、摧毁财产、切断民众生计等。与此同时,以色列当局还一直在试图将定居点扩张合法化并默许定居者对被占领土“殖民地化”。

1917年至今巴勒斯坦人失去的土地,黑色代表巴勒斯坦人占据的区域,黄色为犹太人占据的区域。图片来源:dgtle.com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绿线”之外的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此后开始在这些地区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今年4月,我们又看到以色列政府决定在约旦河西岸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用于接受从非法定居点阿莫纳撤离的定居者。

这是以色列政府20多年来首次批准在约旦河西岸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一切给和平带来威胁、破坏“两国方案”的单边行动,并强调定居点活动违反国际法,是实现和平的障碍。

今年5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票通过了一项有关耶路撒冷的决议,决议称以色列是“占领国”,敦促以色列停止在东耶路撒冷的考古挖掘和其他工程。这一决议招致以色列的反对。作为抗议,以色列次日决定再次削减其应支付的联合国机构会费。

2017年,于巴勒斯坦而言,确实也代表着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巴勒斯坦外长利亚德·马勒基在今年4月中旬访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时发表了题为“巴勒斯坦问题及中东和平的前景”的演讲。

马勒基在演讲中强调:“2017年于巴勒斯坦人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正值《贝尔福宣言》发表100周年。《贝尔福宣言》是巴以问题的根源,导致了巴勒斯坦人民数十年来的苦难。”

他还表示:“这一年,也将迎来第70个巴勒斯坦的民族灾难日(NAKBA)”,巴勒斯坦人民永远无法忘记被赶出家园的痛苦;这一年,距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50周年,以色列由此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这一年,距2007年以色列封锁围困加沙的行动也已10周年。长期的封锁已令该地区的经济每况愈下,物资缺乏,人民生活困苦。”

结语

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图片来源:youtube

的确,从联大《巴以分治决议》到《戴维营协议》,从马德里和会到《奥斯陆协议》,巴以和谈长路漫漫,困难重重。

回顾《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的百年历程,围绕巴以冲突的问题有诸多深刻的因素,这包括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当然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外部因素就是大国干预,包括英国的干预、美苏的介入以及冷战格局的影响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激化,使得巴以冲突成为中东地区颇为棘手的热点问题之一。

自1917年该宣言的发表到1920年英国在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再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巴勒斯坦人民被剥夺生存权利的历史几乎从未改变。或许,2017年应当作为英国深刻反思而不是热烈庆祝的一年,它要反思它给巴勒斯坦人民乃至更广泛的中东地区所带来的苦难遭遇和祸乱冲突。

本文转载自中东研究通讯(微信公号:MenaStudies)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