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上海中心的空中园林,上海大剧院邀请观众感受“节气之美”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7-05-21 20:2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5月21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也是入夏后的第二个节气。周末上海的陆家嘴人流如织。作为上海新的城市地标,上海中心37楼的宝库艺术中心,却是一方分外宁静的天地。一个仿明代园林风格的江南文人庭院在37楼临空而建,名为“半亩园”。这个深藏在摩天大楼里的东方美学园林,今后将成为上海大剧院首个传统艺术教育基地。

雅集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上海大剧院在这一天举行了“小满·消夏雅集”,并正式推出传统艺术教育品牌“节气之美”。据悉,“节气之美”自立春开始、至大寒结束,贯穿全年,将推出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的开放日、主题讲座、节气沙龙及公益演出等,为更多观众提供传统文化体验。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上海大剧院选择以“节气”作为标志性符号,也是对中国民俗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介绍说,这些年,以京剧、昆曲、民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拥有了一批忠实观众,诸如上海大剧院与上海芭蕾舞团联合制作的芭蕾舞剧《长恨歌》、与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等,都受到广泛好评和市场佳绩。明年是上海大剧院院庆20周年,上海大剧院因此特别策划推出“节气之美”艺术教育系列活动。

此前的2月,上海大剧院就曾尝试举行了“情话·元宵”主题日,在元宵这天汇集了有关汉礼汉乐、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

上海华师大教授、民俗学家陈勤建

作为“节气之美” 的首个活动,当天的“小满·消夏雅集”包括了节气、昆曲、古琴、园林等非遗主题。活动上,上海华师大教授、民俗学家陈勤建和观众分享了“节气”之美的文化传统。

施夏明和单雯(左)表演《牡丹亭》

一曲古琴《流水》之后,来自江苏省昆剧院的两位昆剧年轻偶像施夏明和单雯则在古典的亭台间表演了一段《牡丹亭》,并和所有人分享了昆曲的传统之美。

古琴弹奏《流水》

而在6月芒种前夕,“节气之美”将举行“夏日艺术体验日”。此后还将陆续推出用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风格演绎《论语》的主题讲座,以及将京剧、昆曲、民乐、评弹、国画等传统艺术和现代生活结合的节气沙龙。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