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淡马锡继去年6月减持建行后又减持工行,这次套现30亿港元

澎湃新闻记者 周炎炎
2017-05-22 12:06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5月15日减持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港股6亿股,套现约30亿港元。5月19日,淡马锡发言人表示,此举是投资组合再平衡操作的一部分,淡马锡仍对中国及其银行业抱有信心,并将继续持有大量中资银行权益。

根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于5月15日减持工商银行6亿股,持股比例下降0.69%至8.43%,每股作价5.023港元,总值为30.14亿港元。

5月19日,淡马锡发言人对彭博表示,此举是投资组合再平衡操作的一部分,淡马锡仍对中国及其银行业抱有信心,并将继续持有大量中资银行权益。此外,作为一家长期投资者,淡马锡不时调整其投资组合是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淡马锡是前几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上升的时候,为数极少的“接盘”中国银行股的海外投资机构。2015年年中,标准普尔将其对中国银行业经济风险趋势的看法,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认为影子银行无序扩张,银行信贷大跃进式增长,导致了经济失衡和信贷风险进一步恶化,当时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达到1.83%。

从淡马锡对工商银行增持的历史来看,2012年4月,淡马锡从高盛手中购买了35.5亿港元工行H股股票,每股5.05港元;2013年5月,该公司再度从高盛购买了2.8亿港元工行H股股票,每股5.5港元;2014年10月,淡马锡再度以4.935港元的价格增持3456万H股股份;2015年9月,淡马锡1.41亿港元再度增持工行H股,每股4.696港元,持股比例由9.97%提高至10%。

最后一次增持这家“宇宙大行”时,淡马锡发言人称,“淡马锡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有信心。我们积极寻找机会以拓宽和平衡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投资。”

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当年不良较高,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不良率也依然低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且拥有强大的国家信用背书,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极低,再加上现金分红比例较高,对国际投资者有不小的吸引力。

淡马锡同时还保持着对多家中资银行的兴趣。2015年增持工行之时,淡马锡分别持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5%、2%和近1%的股权,持有上述3家银行的股票市值总额约为1390亿港元。此外,淡马锡联合瑞银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IPO之前出资65亿美元入股,持股比例为15%。

但去年6月,淡马锡减持建设银行5.55亿股H股,套现28亿港元,约占总股本的0.22%。淡马锡当时表示,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增持或继续减持建设银行股份。淡马锡还表示,该次权益变动系平衡投资组合的正常业务交易,长期仍看好中国经济与建行发展前景。

淡马锡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中国是淡马锡在新加坡本国之外的第二大投资标的资产所在地,占投资组合的25%。但是从金融服务领域的投资来看,是逐年降低的,2014年、2015年、2016年三个财年的投资占比分别是30%、28%、23%。而电信、媒体与科技已经成为淡马锡集中投资的最大领域,占2016财年总投资组合的25%。

年报中称,“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市场看淡中国经济前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滑落,我们的衡量指标表明市场风险加剧。同时,各国央行多年来极度顺应市场的政策可能掩盖了更大范围的长期风险。各国央行有效管理金融稳定风险的能力日益受到质疑。”

2016财年,淡马锡由于持有上市股份市值下跌,浮亏24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近1200亿元。

另据工行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季度盈利增速略有回升,第一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57.86亿元,同比增长1.37%,营业收入1895.25亿元,同比下降2.25%,但还原“营改增”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仍增长 2.86%。

从资产质量来看,工商银行一季度末不良余额为21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不良率为1.59%,比上年末下降 0.03 个百分点,较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74%略低。

交银国际报告指出,工行的不良在长三角、西部和珠三角地区均出现好转,不良率分别为1.32%、1.58%和1.92%,分别较上年末下降15个、5个、14个基点;中部和环渤海的不良率有所上升;新增公司不良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但整体资产质量延续2016年底的判断,趋势继续向好,因此维持长线买入评级”。

截至北京时间上午11时30分,工商银行A股股价为5.01元,上涨0.6%;港股股价为5.11港元,上涨0.79%。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