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医生飞机上抢救昏厥乘客,万米高空如何防晕厥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2017-05-23 19:12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万米高空突然晕厥怎么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提醒,三高患者以及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乘坐飞机前,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备好常用药。有迷走反射晕厥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也需适当锻炼,以加强血管反射,避免在空中突发晕厥。

在一架从美国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机舱广播传出空乘人员的紧急呼叫:有一位乘客突发晕倒、意识不清,飞机上是否有医生在场?能否前来帮助?

当时,飞机起飞已有一小时。李毅刚教授听到广播后前往,患者仰坐在经济舱的座位上,面色煞白、脉搏微弱、神志不清且呼之不应。李毅刚教授联系空乘人员拿到了简易的听诊器和血压计,但因为飞机运行的轰鸣声太响,现场完全无法测出病人血压且很难听清心跳情况。幸好当时机上有一位韩国旅客带了小型电子脉搏血氧测量仪,加上与家属交谈、询问病史,初步判断患者为心源性晕厥,同时伴有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很大,应该让患者马上平卧施救。李主任当机立断,立即与乘务员、家属和乘客一起将患者抬入后舱,因为那是唯一可平卧的较宽阔的地方。

“当时要做一个判断,飞机是继续飞,还是返航。”李毅刚教授坦言,这个决定并不容易。选择继续飞行,如果患者出现危急情况,那么将有可能错失救治一条生命的时机;如果立即返航,那么其他300多位乘客的行程问题该如何解决,必将造成不小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李毅刚教授决定继续吸氧观察,他向空乘人员要了床棉被,把病人裹起来维持体温并且保持平躺。现场的医疗救治物品十分有限,仅有吸氧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服药、继续观察,李毅刚教授基本确认患者本身心脏有心动过缓疾病,再加上起飞后突发心脏血管的迷走神经反射,引发了心源性晕厥。他告诉空乘人员可以继续飞行。十几小时后,患者平安抵达上海。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毅刚教授还是心有余悸。他提醒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外出旅行或者工作前,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必要时可提前去医院和医生沟通,备好药物,以免在飞机上出现意外情况。

李毅刚教授解释,乘机时,起飞、降落、遇到气流时的颠簸,都会让人紧张、有些人甚至会感到恐惧。加之机舱内也会有响声、飞机上升下降时耳道气压差大、有时温度也会比较低,一些心功能比较差的乘客,可能就会受到刺激,导致血压升高或下降、晕厥等突发情况。如果是心源性晕厥,那原本就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就要高度警惕猝死的危险。

一些本身就“三高”的乘客,则需要在平时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免在飞机上出现不适,出现不测情况。乘机时务必带上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有血管迷走病史的患者,建议平日里可以多做一些运动。比如靠墙站立,身体往前倾斜70度左右,然后紧握双手、放松、再紧握,重复这组动作可以加强血管反射,以减少或避免在飞机上出现晕厥的情况。

另外,李毅刚教授指出,机上的一些急救设备稍显陈旧。虽有听诊器,但机内环境比较嘈杂,有时也会遇气流颠簸,用简易听诊器并不能很好地判断病情。如果能添置一些电子设备,比如电子脉搏、血氧、血压计以及简单的心电图设备,对于万米高空上的抢救会更有帮助。如有条件AED也应常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