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孤独》出版五十年后的今天,重返魔幻之城马孔多

2017-05-30 10: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Stephen Woodman;编译 Deanna

阿拉卡塔卡(Aracataca)是已故哥伦比亚小说家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出生地,也是《百年孤独》中魔幻与忧愁之地马孔多的原型。在《百年孤独》出版整整五十年后,让我们再度走访这个成就世界上最伟大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迷人小镇。

大巴轰鸣着停在阿拉卡塔卡车站外。那一刻起,我感到一个沉睡的村庄正从记忆中升起,那晒焦的街道,生锈的铁皮屋顶和灰扑扑的杏树——我立刻认出了它们,从我曾有的想象中。

阿拉卡塔卡的马尔克斯纪念壁画。  Stephen Woodman 图

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粉丝们来说,作家出生的小镇决不会让人失望。我乘人力三轮车去酒店,路上,看见阿拉卡塔卡的每一个细节都回响着虚构的马孔多小镇的声音,正如那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描述的一样。穿过一条条土路,空气中沉甸甸坠着烹饪的味道和汽车的废气。人们围在咖啡车边上,热火朝天地聊着。黄蝴蝶在耀眼的阳光中飞舞,仿佛在向穿过马孔多的人潮致敬。

被昵称为“加布”的小说家于8岁时离开了阿拉卡塔卡。后来他常常告诉记者,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了。

《百年孤独》记述了古怪的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故事,在一层薄薄的伪装之下,小说家重塑了自己多彩的家族史。他在这座昏昏欲睡的哥伦比亚小镇度过了童年,其中体验直接激发了日后的创作。作家将糅合了自传与神话的魔幻现实主义推向繁荣。

阿拉卡塔卡的土路。  Stephen Woodman 图

“三十年来,阿拉卡塔卡完全没有改变,最多改变了一点点。”弗兰克·多明戈斯(Frank Dominguez)是一位“加布专家”,已经把《百年孤独》完完整整读过12遍了,还有几遍是从后往前读的。此刻,我与多明戈斯和他的妻子雷娜塔端坐在他们的起居室里,听他描述小说家于2007年重访故乡的旅程,天气热得出奇。

“人太多了,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赶来看他的。他被人群紧紧围住,简直动弹不得。”

白天,多明戈斯是一名教师,但夜里他会狂热地阅读。他为马尔克斯的作品写过几篇评论和考证的文章,最新发表的作品则探索了《圣经》为后者小说带来的影响。

他缓步走开,去拿那篇文章给我看,这时雷娜塔说道:“他这么读下去会疯的。”

阿拉卡塔卡的向导鲁道尔夫·罗德里格斯。  Stephen Woodman 图

鲁道尔夫是位热情的向导,他带我逛遍小镇,拜访对马尔克斯早年生活有所知晓的本地人。路易斯·比卡拉(Luis Bichara)是位退休的小商店主,他与我轻轻握手。“我出生于1927年,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年,”他骄傲地说。

98岁高龄的玛丽亚·玛格达莱娜(Maria Magdalena)耳朵不灵了,眼睛也已半瞎,但当我的向导提到“加布”时,她微笑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她仍记得自己当保姆时照顾过的那个不安分的男孩子。

鲁道尔夫带我去了许多地方,我都能从小说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塔的入口处是一条河,正如马孔多的河一样,“在磨得光亮的石头河床上流淌”,而石头“大而洁白,像史前的巨蛋。”那家电报局,他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如今是一家稀稀落落的博物馆。我们驻足向梅尔加德斯的坟墓致敬,人们特意竖起墓碑,纪念这位将各种发明带到马孔多的永不止息的浪游者。

镇上还散布着数不清的纪念碑和壁画,描绘加布和他的作品。镇南是“美人雷麦黛丝公园”,纪念这位升天的、迷人的马孔多人。

小镇中心广场上立着的纪念碑。  Sherry Hutt/cruise through history 图

鲁道尔夫告诉我说,本地曾有位女人的孙女跟情人私奔,为了避免丑闻,她就到处宣扬,说孙女像圣母玛利亚一样升天了。这就是升天故事的源头。

纪念碑附近是将现代生活带给小镇的铁路。早在20世纪初的香蕉种植业繁盛时期,一家强大的美资跨国公司——联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修建了这条铁路。跟随铁路而来的还有电灯、电影院和其他现代的便利设施,以及从世界各地前来的移民。几乎一夜之间,委内瑞拉人、牙买加人、叙利亚人纷纷抵达,带来新的繁荣,而小镇变成了国际化的中心。

然而,1929年的大萧条来袭,联合水果公司永远离开了,只留下忧郁的乡情和惊人的失业惨状。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家博物馆外景。  Armando Caldero 图

阿拉卡塔卡镇中心坐落着本次旅程的亮点,即在加布的出生地重建的家族旧居。我们走过长廊,依次路过八间屋子:他祖父的办公室,几间卧室,餐厅和厨房。

加布的祖父尼古拉斯·马尔克斯上校在一次决斗中杀死了对手,为了远离其中痛悔,他携家搬来阿拉卡塔卡。然而,新居所并没能帮助他重获心灵的平静,他时常提醒加布: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取人性命更沉重的负担了。

在加布成为作家的过程中,上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送给孙子一本长达两千页的破旧词典,而加布就像读小说那样从头到尾钻研了一遍。本地的仆人们也对他的成长颇有帮助,他们总是谈起善良的鬼魂和邪恶的幽灵。

本地的少年人坐在梅尔加德斯墓上。  Stephen Woodman 图

鲁道尔夫带我进行的阿拉卡塔卡游览之行,原本是由一位荷兰人开创的。蒂姆·昂特·高尔(Tim Aan’t Goor)于2007年来到小镇,为了向那个虚构的家族致敬而改姓为布恩迪亚。

蒂姆总是穿着鲜亮的衬衫和皮拖鞋,并且喜欢拿根手杖,他的打扮让人想起了那位神秘的浪游者梅尔加德斯。起初,本地人都对他的到来怀疑不已。

“这是个联系非常紧密的社群,”蒂姆从美国打电话来,对我说,“有些人觉得我可能是来贩毒的,或者是个间谍。”

不过,蒂姆吸引游客的计划很快就见诸成效,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他在本地人心中的地位也日渐提升。然而,2014年——加布去世的那一年,他离开小镇前去加利福尼亚,此后旅游业又一次衰落了。如今只有几个鲁道尔夫这样的本地人仍在为此努力。

联合水果公司旧址。 Sherry Hutt/cruise through history 图

蒂姆将这一地区的贫穷归咎于旅游业开发的失败。

“许多本地人并不理解加布的作品有多么重要,也不理解阿拉卡塔卡本身有多么重要,”他说,“毕竟他们只是那么几千个勉强度日的居民……他们接受这种生活,因为他们只知道这种生活。”

在全球范围内,阿拉卡塔卡都是马孔多的同义词,然而多数本地人不得不每日面对贫穷的重负,他们不了解、或者无法利用小镇的文化意义。2006年曾有一次全民公决,想要将小镇正式改名为“阿拉卡塔卡-马孔多”,但这一提议最终被否决了,因为几乎没人来投票。

蒂姆希望企业能积极吸引旅游业,从而提升本地经济。他依然对阿拉卡塔卡怀有很高期望。不管怎么说,在每一位加布的读者心中,这座小镇都永远是拉丁美洲的代表。

“我真的相信,这是一座需要更多人来目睹、来理解的小镇。”蒂姆说,“阿拉卡塔卡就像是哥伦比亚的历史缩影。了解了阿拉卡塔卡的历史,拉丁美洲之门也就为你打开。”

马尔克斯旧居博物馆内的致敬墙。 Sherry Hutt/cruise through history 图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