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直击|蛟龙号载人下潜4811米,向世界最深处挑战首潜告捷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17-05-24 13:20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漫画:“蛟龙”探渊 新华社 制图

5月23日,“蛟龙”号下潜4811米,中国向世界最深处挑战首潜告捷。

当地时间5月23日15时5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潜航员唐嘉陵、刘晓辉和新华社记者刘诗平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第一潜4800米——“蛟龙”号马里亚纳海沟下潜5大关注  新华社 制图

5月16日,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在深圳赤湾港码头等待起航。  新华社 图

“向阳红09”船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1977年10月开工,1978年10月竣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45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

5月16日,“向阳红09”船起航,船上的科考队员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  新华社 图

本次下潜人员,主驾驶为潜航员唐嘉陵,左舷是第二代潜航员刘晓辉,右舷为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下潜位置: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北坡

本航段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西南部的“挑战者深渊”,距关岛西南约200公里。首潜位置在“挑战者深渊”北坡。与海沟南侧相比,北侧相对较陡,平均坡度在10度至15度之间。  新华社 制图

5月16日,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离开深圳赤湾港码头。  新华社 图
下潜深度:首潜工程潜次4800米,随后4个应用潜次中,设计潜深一个是6300米,其他3个为6700米。
新华社 制图

本次下潜是5月16日从深圳起航、航行约1600海里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后进行的本航段第一潜。一般来说,刚到新的作业区,“蛟龙”号会首先进行一个工程潜次,确认潜水器工作状态,对所有功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验证潜水器的机械手、高清摄像等作业工具的技术性能。  

2010年8月31日下午,山东青岛,一名工作人员给大家展示了一个正常的杯子在水下3000米被挤压变形的样子,让大家对于深水下的压力有形象的了解。  东方IC 资料图
这次下潜,设计潜深为4800米,水下时间9小时左右。“蛟龙”号到达预定下潜深度后,将在海底航行两三公里。因为本次下潜是工程潜次,不以潜深为目的,同时填补了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4000米级深度的作业空白。在随后进行的马里亚纳海沟4个应用潜次中,设计潜深一个是6300米,其他3个为6700米。
5月22日,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队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技术人员对A形架进行检查和维护,为23日“蛟龙”号本航段第一潜做好准备。  新华社 图

5月22日上午,经过6天时间、航行约1800海里后,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科学调查正式展开。

“蛟龙”号携带的作业工具可以在海底拍摄视频和照片及采样。

5月22日,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队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科考队员为“蛟龙”号装作业工具和取样筐,为23日“蛟龙”号本航段第一潜做好准备。  新华社 图

“蛟龙”号除了搭载下潜人员近底观察之外,还可以在海底拍摄视频和照片。同时,它有两只灵活的机械手,因此作业工具多跟采样有关,所带工具为:1个多参数环境传感器、1个Gas-tight(保压)采水器、2个8升采水器、6个采集沉积物样品的Pushcore(插管)、1个生物样品框、2个地质样品筐和1个手持式网兜。这些作业工具,基本上也是接下来这一作业区4个应用潜次所带的作业工具。

“蛟龙”号的基本情况

新华社 制图

“蛟龙”号此次下潜的任务

5月22日,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队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科考队员用温盐深仪(CTD)进行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等调查,为23日“蛟龙”号本航段第一潜提供相关数据。  新华社 图

5月22日,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队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科考队员用温盐深仪(CTD)进行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等调查,为23日“蛟龙”号本航段第一潜提供相关数据。  新华社 图

这次下潜是工程潜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确认潜水器工作状态,对所有功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验证潜水器机械手、高清摄像等作业工具的技术性能。同时,近底观察、航行拍摄海底生物和地形地貌特征;使用多参数传感器进行环境参数测量。此外,是各种采样:一是对Gas-tight(保压)采水器进行功能验证并取样;二是用8升采水器采集近底层海水样品;三是视情况用“蛟龙”号的机械手采集巨型底栖生物和岩石样品,用Pushcore(插管)采集沉积物样品。做到了这些,就既确认了潜水器工作状态、验证了“蛟龙”号技术性能,为接下来的大深度下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也对马里亚纳海沟水下4800米左右的海底世界有了一个较详细调查。
“蛟龙”号的下潜和作业过程

5月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布放入水。  新华社 图
5月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布放入水。  新华社 图
“蛟龙”号从“向阳红09”船甲板布放到水中后,“蛙人”解下主吊缆和拖曳缆,潜航员完成潜水器水面检查、得到下潜许可后,潜水器压载水箱注水下潜。
下潜过程中,需要关注下潜速度、阻力、接地等数值,1000米、2000米潜水器功能检查。在离底合适高度抛弃下潜压载,均衡调整,复核潜水器的各系统功能。

2012年6月27日,航潜员付文韬在“蛟龙”号舱内操作。  东方IC 资料图
到达预定下潜深度后开始作业,拍摄海底生物和海底地形地貌视频、照片,采集多参数环境数据。同时,视情况采集生物、底层非保压海水、底层保压海水、沉积物和岩石样品,直至作业结束、选择远离作业点位置抛弃上浮压载,返回水面。
蛟龙号5000米载人深潜模拟动画
水下作业时,3名下潜人员需密切关注潜水器各系统运行情况。驾驶潜水器与开车一样要关注“路况”,不同的是它四面悬空航行,右操作杆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左操作杆是上浮下潜,操作有些难度。近底航行时,左右舷人员需密切关注观察周围环境,适时为主驾驶提供路径规划参考。同时,左舷副驾驶还需负责与水面的通讯联络,以及舱内氧气、温度和湿度等相关情况的监控。
5月23日“蛟龙”在马里亚纳海沟北侧首次下潜遇到的“深海居民”。  人民日报客户端 图

当地时间23日15时59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采集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获取了玄武岩样品26.3 公斤,近底海水16升,海参1只,海绵1只,蛇尾1只,海星2只。

5月23日“蛟龙”在马里亚纳海沟北侧首次下潜遇到的“深海居民”。  人民日报客户端 图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陈新华表示,此次“蛟龙”号下潜作业获取的玄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以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采集的生物样品对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5月23日“蛟龙”在马里亚纳海沟北侧首次下潜遇到的“深海居民”。  人民日报客户端 图
现场总指挥邬长斌说,在本潜次下潜和作业过程中,下潜团队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调节、水声通信与定位、机械手及作业工具等进行了全面测试,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确认。表明载人潜水器技术状态良好。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