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盘县脱贫·回流记|打工仔返乡:工作机会增多,幸福感更强了

澎湃新闻记者 宋江云
2017-05-25 07:3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贾西村少小离家闯荡的80后兄弟俩讲述“三变”改革后,返乡就业的故事。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嘉炜 编辑 陆林汉(03:00)
【砥砺奋进的五年·编者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5月18日起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专题报道,将充分展现五年来党和国家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今天讲述的是贵州盘县贾西村外出打工年轻人回流的故事。

贾西村航拍图。本文图片均来自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嘉炜

贵州喀斯特深山区域的盘县盘关镇贾西村,与内陆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一样,“空心化”现象也存在,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

不过,近几年通过“三变”改革等扶贫政策,村里大变样。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村民们盖起了小洋楼,屋前山后的土地栽满了刺梨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村子里一些长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向农村回流。聂由康、聂由青兄弟俩就是回流现象中的代表。

农村年轻人回流的现象并非贾西村特有,未来或成为一股趋势。

“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村容村貌大变样,还有产业支撑,将来还要搞农村旅游。”贾西村八组网格长(组长)路菊芬说,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向其表达过想回来发展的念头,比如搞农家乐之类的。

外出务工

贾西村九组村民聂由康,一家四兄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大哥、大姐,下有排行老四的小弟聂由青。

聂由康在刺梨园基地除草。

聂由康、聂由青兄弟俩都是80后。聂由康出生于1986年,比聂由青大3岁。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一家六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间破旧的瓦房里。

“兄弟姐妹多,大哥脚又残疾了,家里条件比较困难,一下雨,住的屋子也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聂由康说,自己小学毕业了就没读书了,在家待了两三年后,15岁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

“家里的地都是坡地,也种不出什么来。”聂由康说,只能走出大山寻找出路。

2002年,他带着父亲借来的500元路费,跟着老乡北上山西太原,在建筑工地做小工。但由于工资太低,他没待几个月,又南下转战深圳,在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活干。

三年后,即2005年,因为家里困难,16岁的聂由青在盘县红果读了半年职高后也辍学了。在家待了一个月后,他和二哥聂由康一样,去建筑工地做小工。

“在红果建筑工地上做了一个多月,又脏又累,工资又开得太低了,一天只有30元工钱。”聂由青说,干着没啥意思,后来听人说进厂工作轻松干净一些,每月工资1500元,2005年7月就出远门跟着村里人去浙江温州打工了。

在温州皮鞋厂做了一年多后,2006年,聂由青又跟人辗转到广州打工。

“广州比较好玩一些,工资也比温州高,刚过去就2400元/月。”聂由青说,在广州待了一年左右,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又去了新疆打工。

聂由青转赴新疆务工,源自其职高同学发来的一份赴疆工作招工宣传单。

“听职高的同学说新疆比较好玩,(想过去)看一下。”聂由青说,当时想趁着年轻,到处逛一下。他在新疆打工做的事情也就是挖地、摘棉花,平均每个月能赚3000来块。

在新疆待了3个多月后,因为受不了那边的炎热,2007年5月,聂由青又跑回贵州的老家待了两个月。之后,他又回到第一次出远门去的城市——温州,进了另外一家皮鞋厂。这次回到温州后,聂由青待的时间久了一些,在温州的皮鞋厂做了两年多。

聂由康在刺梨园基地帮忙分发务工村民工资。

2008年2月,聂由康从深圳回老家结婚。结婚后,他在老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直到2008年底媳妇在家生完小孩。

2009年初,聂由康带着媳妇小孩一起去了温州。一开始,聂由康一个人在皮鞋厂做工,媳妇在温州带小孩。2010年下半年,等到小孩送幼儿园后,聂由康的媳妇也开始在皮鞋厂做工。

“贾西村这一带去温州皮鞋厂打工的人比较多,之前我媳妇就在温州皮鞋厂打工,结婚后我们就都去了温州。”聂由康说,一去好几年不回家,从2009年一直到2012年,三年多没回过一次家。

“想肯定是想家,想家也没办法,没钱回来,回来一趟一人的开销至少1000多块。”聂由康说,当时媳妇没上班,就他一个人上班,那一年多几乎没存到钱;直到媳妇上班后,日子开始好转,才能存下点积蓄。

2012年3月,聂由康带着多年打工的储蓄回到家乡贾西村,盖起了一栋两层的新房。

“三年多没回家,两个人才存下个五六万,盖房子还借了几万外债。”聂由康说,在温州打工开销很高,光房租就500多元,还不包括水电;2010年下半年,小孩上幼儿园后,开销更大了,上幼儿园一年的费用就1万多元。

2013年3月,聂由康在家盖完房子后,因为家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又回到温州的皮鞋厂打了近两年的工。

返乡回流

“2014年村里开始搞‘三变’改革,我就把家中的11亩土地入股合作社了;2015年底回家过年,感觉合作社发展势头很好,就决定不出去,留下来在合作社找一份事做。”聂由康说,他自2016年初起就在合作社做事,一直做到现在。

“2016年一年做下来,感觉还可以,我一个人都可以存到两万多块。”聂由康说,原来在温州只能存到一万多点。

聂由康回家乡工作后,收入相对稳定。他想到弟弟聂由青在外面漂泊打工多年也没存下什么钱,于是在2016年初把聂由青也叫回合作社做工了。

“2009年二哥聂由康刚到温州不久,听人说西双版纳过泼水节好玩,我又跑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建筑工地做工去了。”聂由青说,没做多久,又到昆明的餐饮店打了半年工。2011年4月,他回到温州的皮鞋厂做工;2013年下半年回来盖房子后,就一直在盘县做些散工。

聂由青一家三口合照。

“在外面漂了十几年,赚了多少就花多少,经常跟工友朋友们吃吃玩玩,根本没存下什么钱,每年过年回来的时候,身上也就千把块钱。”聂由青说,2013年回家盖房子时候,身上也没什么钱,找亲戚朋友借了六万多,才盖了一层高的新房。

2016年3月,聂由青开始和二哥一起在合作社做工。同年10月,他在老家结了婚,并在原来的房子上加盖了一层楼。

“加盖第二层楼借了5万多,从2016年3月起到现在,就一直在合作社做工,存下了2万多,不过都还了建房的外债。” 聂由青说,争取今年还清所有的欠债,然后再攒点钱装修房子。

回流家乡工作后,聂由康觉得在家里发展也挺好的,存下的钱比在温州时还多。

“随着合作社和家乡的发展,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也多了。” 聂由康说,在家工作心里感觉要舒服点、安心些,幸福感也更强些,不仅小孩读上了免费公立小学,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

2016年底,聂由康的媳妇也从温州回到贾西村,开始在合作社上工。

“2017年2月,还清了建房的外债。现在两口子都在合作社上工,一年下来可以存到4万多一点,以前在温州只能存下2万来块,翻了一倍。”聂由康笑着说,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能买得起车,现在不欠什么账,房子也建起来了,就想去考个驾照,买辆五菱宏光开。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