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币中间价考虑加入逆周期因子,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7-05-26 15:25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美元指数大跌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只是小幅震荡,在这种走势持续数月后,外汇市场这种“失真”的局面即将被打破。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5月26日在中国货币网就中间价报价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证实,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确实考虑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表示,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召开会议,讨论并认可工商银行提出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模型调整方案。

外汇交易中心指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但在美元指数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多数时间都在按照“收盘价+一篮子”机制确定的中间价的贬值方向运行。

“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加大汇率超调的风险。”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在答记者问中如是说。

具体来说,逆周期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使中间价报价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

申万宏源债券分析师孟祥娟、秦泰等认为,加入“逆周期因子”,弱化前收盘价影响,近期在美元走弱时期明显有促使中间价走势更强的举措。

“最近两三个月,美元指数下调了5%-6%,但人民币对美元今年只升值了1%,市场预期和实际确实存在顺周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节,这样也可以更好的稳定市场预期。”一位参与上述会议的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

不过,上述与会人士表示,究竟在何时正式在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还需要等待监管部门的最后发文确认。

不过,澳新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研究主管Khoon Goh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将减少收盘价的影响力,也导致中间价更加难以预测。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大涨,事实上已经开始影响市场预期。

5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30分收盘价报6.8610,较上一交易日涨68个基点,创逾三个月最高收盘,本周累计上涨316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97个基点,报6.8758。

离岸人民币同样气势如虹。

5月26日18时左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直线拉升,一度突破6.83关口,并升值至6.8269,较前日收盘价大涨200个基点。

事实上,从2015年8月11日央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的调整、强调中间价报价要参考前一天收盘价后,对中间价定价机制的调整,一直在持续。

目前,人民币中间价实行的定价机制是“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时,需要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两个组成部分。

其中,“收盘汇率”是指上日 16 时 30 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汇率,主要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为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主要是为了保持当日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上一日人民币汇率指数相对稳定。

今年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从2月20日起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微调,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计算时段,从原来的24小时改为15小时,即从下午4:30开始计算到早上7:30,避免了美元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

附:自律机制秘书处就中间价报价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问:近日市场传闻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商在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请问是否有此事?相关考虑是什么?

答: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确实考虑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的主要考虑是: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2015年8月11日,完善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强调中间价报价要参考前一天收盘价。2015年12月11日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2016年2月份以来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提高了汇率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2017年2月份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24小时调整为15小时,避免了美元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中间价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了汇率政策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在稳定汇率预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肯定。

近期,全球外汇市场形势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美元整体走弱,同时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向好,出口同比增速明显加快,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但在美元指数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多数时间都在按照“收盘价+一篮子”机制确定的中间价的贬值方向运行。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部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商通过一些具体的模型设置予以矫正,已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中间价形成中有所反映。此次以工商银行为牵头行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总结相关经验,并经进一步研究讨论,建议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逆周期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使中间价报价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近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召开会议,讨论并认可工商银行提出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模型调整方案。

(原标题:自律机制秘书处就中间价报价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