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iRobot、戴森连续出招,家用机器人爆发式增长或将来临

澎湃新闻记者 刘嘉郦
2017-05-31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生活方式 >
字号

对想要让自己从家务中解脱出来的人来说,家用清洁机器人的出现无疑直接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也使得该品类机器人甫一上市,便获得了广泛关注。从2002年第一台全自动扫地机器人问世至今,家用清洁机器人已经逐步实现了产业化,企业角力也越发明显。最近,已经生产了7代家务机器人的iRobot公司与吸尘器行业领军企业戴森在一个星期内接连发布品牌旗下全新产品,或许预示着家用清洁机器人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两款家用清洁机器人一周内接连亮相

iRobot日前在上海发布了新一代具备Wi-Fi®智能互联功能的Roomba® 9系、8系及6系扫地机器人产品扫地机器人,售价从2499元到8999元不等,覆盖低端到高端所有领域。据介绍,此次推出的全系Roomba扫地机器人均配备了搭载iAdapt®情景规划算法的多重模式自动智能切换技术,每秒可以做出超过60次决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家居环境。

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扫地机器人还备有边角清洁、防缠绕、重点情节等多种不同模式。至于其主打的高端Roomba9系产品,还配备了vSLAM™视觉运算处理技术,其能在地图上创建可视化地标以进行位置追踪,从而掌握已经清洁的区域和尚未清洁的区域,使清洁更具效率。

而同期推出的Dyson 360 Eye™戴森智能吸尘机器人同样能够通过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软件(SLAM)技术,其配备的360 度全景摄像头每秒可完成摄影30帧,从而能有效帮助机器人在作业时把握周围环境,追踪自身方位,实现分区块有序清洁,覆盖房间各个角落。

此外,该智能吸尘机器人使用的Radial Root Cyclone™ 专利多圆锥气旋集尘技术能有效地分离灰尘和污物,而强劲马达与8个小巧气旋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亦可实现高效吸尘及吸附过敏原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该吸尘机器人的强大吸力亦能实现房间边角的清扫,解决了不少使用者担心原型机身无法彻底清扫角落的担心。

与此同时,戴森的这一新品采用的机身等宽刷条也使其清洁力有所提升,碳纤维刷条材质和硬尼龙毛材质的组合能将微尘与顽固污垢一起清扫干净。有意思的是,这款产品给出的建议零售价为6490元,相比较同一级别的竞争产品,其价格要低了不少。

市场前景看好,企业增加科研预算

集中了最新科技、各项专利技术的家用机器人,其研发始终是各个生产企业格外关注的方面。据iRobot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将在2017年投入1亿美金于产品研发,这一数字占其2016年全年收入的12%,而来自戴森的消息则是,“我们在戴森360 Eye™全视角智能吸尘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投入了200名工程师、420项专利和2800万英镑的资金。”与此同时,戴森的此款产品的原型还经历了636次不同的验证测试,开关按钮经过了20,000次击打测试以及10,000次摔落测试。

除了在研发上各显身手之外,市场竞争也格外激烈,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市场份额的抢占更是严酷。科沃斯作为国内家用清洁机器人行业的领头羊,其2016年上半年的销售占比达到了46.3%,将近抢占了市场的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便是iRobot,市占率为16.2%,而戴森则未进入前五。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接近23亿元,而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6.7亿元,增幅超过15%,市场前景一路看好。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iRobot的市占率并不高,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iRobot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约在20%-30%左右,这是高中低端产品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相比这一数字,其在日本和德国市场的占有率则要高出不少,分别为60%和70%,而在大本营美国,其市占率则达到了90%的份额。相比较iRobot,戴森加入中国市场竞争的时间更晚,市场占有率则更低,但自产品推出之后,良好的销量给了品牌极大的信心,“产品销售情况非常好,上市以来的整体销量要比某些品牌整个季度的销量都要高,”但至于具体数字,该工作人员则并没有具体透露,不过根据戴森以往的销售情况和市场营销来看,这一情况并非不可能实现。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家用清洁机器人市场正迎来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机,高性能传感器的应用如今已有呈常态化趋势,而模块集成化、多任务功能、智能算法拓展应用等亦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值得期待。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