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8+1”:轮椅女孩朱麟洁和她的108位老师

澎湃新闻记者 明鹊 发自安徽芜湖
2017-05-28 11:3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安徽芜湖市37岁残疾女子朱麟洁一直在寻找自己曾经的老师,想表达感恩之情。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编辑 崔彩云 实习生 王佳晨(03:44)
朱麟洁和“大白”在家门口玩耍。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

已经立夏,墙壁上的金银花开了,黄白相间。

不到两米远,朱麟洁坐在轮椅上,闻到淡淡的花香味。“医生说,如果我不生病,可能会长到一米八几。”

家里的白猫“大白”围着她转,一会儿蹲在轮椅下,一会儿跳到她身上。

猫是她的玩伴。1991年的秋天,当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学生费维照和王平友来到她家时,家里就养了一只猫。“一只颜色很淡的猫”,王平友回忆,朱麟洁父母那时已经离异,她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的条件不太好。

朱麟洁6岁患病后瘫痪,到她11岁的时候,只认识几十个字。那天离开朱麟洁家后,费维照和王平友商量,决定义务教这个小女孩。“她很想读书认字,我们觉得挺可怜的。”费维照说起那时的决定,称其实是“无心之举”。

谁也没有料到,这场爱心教学会接力10年。从1991年到2000年,一共有108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学生,每天到朱麟洁劳动路的家中上课,把她教到“差不多初中水平”。

2007年,“毕业”7年后,朱麟洁在网上发文,想寻找她的108位老师。“当我觉得自己被抛弃时,他们让我感受到温暖和爱。” 今年37岁的朱麟洁说,她想和老师重逢,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父亲朱传海在厨房洗菜。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

爱心接力

1986年的某一天,6岁的朱麟洁在幼儿园操场做操时,突然站不起来了。开始查不出原因,后来转到南京一家医院检查,才发现患的是脊椎血管畸形。

父亲朱传海说,朱麟洁从小活泼开朗,特别喜欢跳舞。

朱传海在一家毛纺厂上班,每个月工资四十几元钱。朱麟洁母亲患精神疾病,很少带女儿,平时都是奶奶带。

女儿在幼儿园摔倒后,朱传海开始以为没什么,直到后来严重到不能走路,他开始带着女儿各地求医,推拿盲人按摩都问,跑遍了芜湖各大医院,甚至还跑到南京、上海等地求医。

“那个针有这么长”,朱传海双手在空气中比划,回忆起治疗的那些日子,他说朱麟洁坚强得让他惊讶,从手术室出来从来不哭。

两年后,朱麟洁被诊断为终身瘫痪,因为没有医院肯接收,朱传海不得已放弃了治疗。“(朱麟洁)出院的时候,还不能竖起来抱,要横着抱才可以,后来慢慢才能半躺、坐起来。”他说。

1991年,当费维照和王平友来到家里时,11岁的朱麟洁已经可以坐起来了。

两人那时举个牌子,在朱麟洁小区找家教,遇到朱麟洁的奶奶,老人问他们请家教要多少钱,费维照说,一个月要50块钱。老人说太贵了请不起,旁边有人告诉他们老人家里的情况后,费和王便想上老人家里看看。

朱麟洁8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和母亲接连从家里搬了出去,而且都组建了新的家庭,她从此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里地方太小,她(朱麟洁)和继母关系又不好”,朱传海说,朱麟洁从医院回家后,他也想过送她上学,但那时她大小便失禁,去学校很不方便。

那时家里条件也不好,为了给朱麟洁治病,朱传海向朋友借了17万元,经单位报销一部分后,他们家还了6年才把钱还完。

朱麟洁至今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费维照穿着墨绿色夹克,王平友穿着卡其色夹克,两人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就离开了朱麟洁的家。

从朱家回到宿舍后,费维照和王平友同几个室友商议,决定义务给朱麟洁上课。谈起当时的决定,费维照说,朱麟洁很想读书,但家里条件不允许,他们想教她一些基本知识,好让她以后能够读书识字。

朱麟洁那时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费维照和王平友给她买了课文、纸和笔……从“aoe”、“1234”最基础的教起。王平友记得,朱麟洁学得很快,一个学期完成了一年的学习任务。

当时的课表是班干部定的,有小学语文、数学、音乐、图画,每个人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一共14个人,上午一个人,下午一个人,除了几个考研的同学,他们寝室的同学都参与了这场义务教学。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给她上课,也是“无心之举”,但对朱麟洁来说影响很大。” 费维照说。

朱麟洁坐在老师自行车的后面,笑靥如花。 受访者供图

朱麟洁和老师们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第一架轮椅

有一次,朱麟洁问费维照,“老师,桃花长什么样子?”费维照当时特别震撼,才知道朱麟洁几乎不出门。

朱麟洁没有玩伴,很孤独,只有一只猫在她身上跳上跳下。她还有一个推车,车有四个轮子,上面架着几块木板,那是爷爷亲手给她做的,但住二楼的她不敢用,怕楼下的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我那时都不敢抬头看别人”,朱麟洁说,直到老师找来一辆自行车,“强行”把她带去附近的赭山公园,“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朱麟洁至今记得那串糖葫芦的味道:酸酸甜甜。

6岁到11岁那段时间,朱麟洁内心自卑,不敢抬头看别人,直到老师们的到来,朱传海发现女儿的变化:开朗了,有说有笑,还喜欢唱歌。

“我总觉得不好意思,总想着要做一点什么,就寄了一封感谢信给《芜湖日报》。”朱传海说,那是一封他感谢安徽师范大学的信。

《芜湖日报》登出了这封感谢信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开了座谈会,引起了政教系领导的重视。费维照说,义务教学由此成为了系里一项“任务”,一届又一届的“传递”了十年。

从安徽师范大学西门到朱麟洁的家,不超过一千米,走路只需几分钟,朱麟洁后来经常去学校玩,大概一个月去一次两次。

那时在学校食堂吃饭,早上吃稀饭馒头,中午吃一个菜一个饭,晚上吃稀饭馒头,一天下来一块钱都不要。朱麟洁说,老师们带她去宿舍,几位老师把饭票拼在一起,打好一点的饭菜给她吃。

费维照和王平友后面的学弟学妹,据说每年都给朱麟洁过生日。

“当时她挺小的,大家都争着想去教她。”第三届的老师李叶青记得,朱麟洁喜欢赵雅芝和猫,“家里好像有一只黑色的猫,经常跳到朱麟洁腿上。我们当中有一位女老师,好像刚好特别怕猫。”

李叶青毕业后留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5月8日,在安徽师范大学新校区,她说起给朱麟洁上课的往事。

“她那时(孩子气)也不听话,我们有时也挺垂头丧气的,比如那只猫,我们希望把它关在门外,她总是把猫弄进来,猫一会儿跳到这里,一会儿跳到那里……”李叶青说,现在想起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始终坐在那里,确实很不容易。

王平友觉得,朱麟洁表面是一个胆怯的人,但内心很开朗。

朱麟洁去老师宿舍,也去食堂吃饭,还参加学校的晚会。“他们要我上台表演节目,我唱歌的时候,他们就在旁边陪着我,因为我当时害怕……”朱麟洁至今记得,她唱的第一首歌是《亚洲雄风》,那是一部电视剧的歌曲。

朱麟洁后来还在学校开了一次画展,画的全部是猫、赵雅芝和大自然……朱麟洁说,她后来把那些画都送给了老师们。

每次去学校,朱麟洁都坐在老师们的自行车后座,一直到1994年,第四届老师募集了3000元,给她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架轮椅。

“一架银白色的轮椅,我父亲去南京买的,那时芜湖还没有轮椅。”朱麟洁觉得,相比现在的轮椅,第一架轮椅又大又笨重,但那是她最贵重的一架轮椅,一直用到2007年坏了才换。

朱麟洁和奶奶。 受访者供图

朱麟洁如今和奶奶相依为命。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

十年

朱麟洁慢慢长大,后来的老师再来上课时,已经大不了她几岁了。

2000年,义务家教十年后,20岁的朱麟洁“毕业”了。她和老师的联系渐渐少了,后来就中断了。

她曾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了每一届老师的名字,可惜后来因为搬家弄丢了。

老师们走了后,她把留了多年的长发剪了,“当时卖了40块钱”,也不再唱歌了,“只写东西和画画。”朱麟洁说,她明白自己需要独立了。

朱麟洁后来做过很多工作,糊纸盒、卖卡、接热线电话…… 她还通过写信,交了一些笔友,甚至还认识了广播电台的主持人。

后来家里装了一台电话,朱麟洁想办家庭热线,“陪人谈心的那种”,她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登,她和电信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但她也不清楚那是什么合同。

朱麟洁喜欢接热线电话,喜欢跟人聊天。当她说起一个男孩子,通过热线向她表白时,两鬓绯红。可因为自卑,她最终拒绝了对方。

家庭热线开通大半年后,朱麟洁一分钱没有收到,她只得到电信公司停了热线。

每年都有人来家里慰问,2005年,有人送来一台二手电脑,朱麟洁开始用电脑画画。2006年,朱麟洁搬离曾经的家,住进镜湖区邢家山社区,因为住的是一楼,她不再需要上下楼梯。

朱麟洁能自己烧水、洗衣、扫地……甚至一个人外出,除了做饭、烧菜,她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朱麟洁喜欢追星,因为觉得美好温暖。自2006年第一次去上海看明星周渝民后,她还先后去过北京、南京、合肥等地。她说,见过“赵雅芝姑姑”19次,还见过古天乐、赵薇、秋瓷炫……

在邢家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刘慧娟印象里,朱麟洁不屈于命运,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她每年都会去摄影机构拍照,微信微博也放了她的许多自拍照。

但更多的时间,朱麟洁待在家里,和八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像生活在一座孤岛里。

爷爷在2007年过世,大约半年前,奶奶也病倒了,至今卧病在床,父亲和姑姑每天过来照顾。

“我知道,他对我好。”朱麟洁说起父亲,眼神暗淡下去,因为幼年遭遇疾病,之后家庭破碎、父母“离开”,朱麟洁心中一直有疙瘩。

朱麟洁自小喜欢动物,8岁至今养过大小20只猫,她还养过鸡、狗、鸽子、乌龟、兔子……不能自由行走的她,动物就像她忠诚的陪伴。

2007年11月,朱麟洁在博客上发文《寻找当年恩师——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当年学子》。

“若没有当年一百多位老师们一届一届义务来教助与关爱,就不会有后来逐渐有望人生之旅;若没有许许多多友情帮助和友爱,也不会有后来逐渐重拾美丽心情……遥望远方,回顾从前,似乎总会发现自己的每一个从小到大再深的梦和想都在不经意时已悄然住入心灵的晓屋……望能在有生之年,圆我所愿,梦我所想。”

十年爱心接力过后,朱麟洁找寻老师至今也有十年。

朱麟洁给记者看她的绘画作品。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

朱麟洁的绘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108+1”

4月,央视“等着我”节目组通过安徽师范大学,帮朱麟洁找到了89位老师。

很多老师现在在上海、北京、合肥、芜湖等地,还有个别老师在国外。他们为她建了一个微信群,叫“108+1”,“1”是她。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傅绪中介绍,大约在2004年左右,政教系开始扩张,后来分成三个学院,包括现在的法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九十年代中期,(这个事情)影响很大。”傅绪中说,他1990年毕业后进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1993年知道了朱麟洁的事情。据他介绍,朱麟洁的108位老师,留校的有十几位,但绝大部分都去了外地,如今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大部分都在教育系统。

第八届老师丁亚菲,毕业后去了上海,后又出国回国,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起朱麟洁时,她几次泣不成声。“我们经常说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但对于她,你真的很难说能站在她的立场考虑问题,因为你很难把自己想象成那样子,你没法想象,她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过过来的。”

2011年,在老师的帮助下,朱麟洁出版了个人作品《梦猫人》,2015年,她又出版第二部作品《微麟心语》。

书中记录生活日常中细小却温暖的事。比如邻居阿姨送给她三只猫,她“提心吊胆”担心奶奶不许,却决意绝不要养单只动物,“无论人类再怎么陪伴动物, 我们也不能代替它们同伴所相处的时间。同样,它们也不能替代我们同类所给予的一切。虽然同属宇宙生命,尽管可以互相依恋。”

她还写下梦想和信念:“不管命运,还是天意,您要么弄死我,不然只要我还有呼吸、心跳,我就继续向梦想艰难前行,绝不会向困难屈服低头,以前不会,现在更不可能……”

老师李祝用说,朱麟洁心思敏感,写的东西也有特色。只可惜书的销量有限,不足以支撑她的生活。

朱麟洁从2004年左右领取低保,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刘爱武介绍,最开始一个月只有两百元,后来涨到四五百元,现在每个月有八百元。

爷爷过世后,朱麟洁和奶奶生活,除去她每个月低保金八百元,奶奶每个月有五百元抚恤金,“只能勉勉强强过日子”。不过去年年底,奶奶生病后,每个月的医药费都要花四五百元。

2001年,朱麟洁母亲过世。朱传海说,除了85岁的奶奶,朱麟洁只有他一个亲人了。

朱麟洁不想跟父亲住,她希望自力更生。过去她尝试过许多,却总是磕磕绊绊:有人叫她学做淘宝,但她不会做,对数字也头痛;芜湖市和镜湖区残联多次组织残疾人招聘会,朱麟洁不喜欢参加,因为她觉得招聘会上的工作都不适合她。刘爱武说,有一次,朱麟洁报名参加计算机培训,因地方太远、又要爬楼梯,她没有办法去参加培训。

王平友很担心, 万一哪天奶奶过世,她一个人以后该怎么办?

第二届老师夏大鹏希望,对像朱麟洁这样身体有缺陷的人,社会给予关注,让她获得一种生存能力。

朱麟洁的电脑里存有上千张她画的画。她有个心愿,想出版自己的画册,在写作、绘画这条路上走下去。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