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论坛丨中东欧外交官:“一带一路”让中东欧不再被忽视

澎湃新闻记者 孙梦文 于潇清
2017-05-29 12:4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自从2012年中国和中东欧16国在波兰首都华沙建立"16+1"合作机制以来,中国-中东欧合作就备受关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出后,越来越多的“16+1”合作项目开始落地。

在这些项目受益方眼中,同中国的合作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这一地区摆脱了单一地缘政治的格局。

5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2017上海论坛上,"中国-中东欧合作与一带一路:共享与对接"作为一项单独高端圆桌议程同期展开。讨论中,对于双方合作的推进现状、欧盟的疑虑、怎样更好地促进发展与区域政治的协调,成为与会专家的关注重点。

塞尔维亚资深外交官、"贝尔格莱德世界公平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Zivadin Jovanovic)在会议期间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专访。他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给了塞尔维亚乃至中东欧国家一次扭转地缘政治地位的机遇,以前我们的民众会抱怨因为处在'中间'而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势力的影响,然而现在这反而成为优势,我们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打造欧洲和跨大洲交通网络的中心。"

约万诺维奇有着四十年的外交官生涯,曾经于1998年至2000年出任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外交部长。他回忆1996年首次来到中国时的情景时说,当时我们之行的目的就要感谢中国没有对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的制裁计划予以支持,而20年后他形容自己第二次来参加"上海论坛"仍然是带着谢意来的。

“‘一带一路’让我们不再被忽视”

近几年,塞尔维亚本国不乏同中国合作的生动案例。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表示,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注重塞尔维亚这样的小国:中国在欧洲兴建的第一个发电站在塞尔维亚建成,位于塞尔维亚南部的现代化7号走廊项目也在建设中——这一项目被塞尔维亚人视作自己的“浦东计划”。此外,还有贝尔布莱格的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如果没有与中国的合作,可能都没有办法完成。

约万诺维奇透露,过去5年间,塞中已经签署了超过40项协议,并且这些协议都是以互不干预为基础。此外,这些协议还有开创双赢局面、新合作模式的意义。

匈塞铁路是两国合作的重点,也因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而备受外界关注。塞尔维亚总理顾问弗拉基米尔·波佐维奇早先就曾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贝尔格莱德与匈牙利布达佩斯之间已经有一条铁路,但这条线路已经老化,需要整修,也需要提速。通过匈塞铁路,我们可以将原有的8小时交通时间缩短至3小时。"

"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已经表示将在今年11月底之前开始修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的180公里铁路,这项工程会从匈塞边境开始修向首都贝尔格莱德,我们也相信匈牙利与欧盟方面最终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约万诺维奇透露,"我希望这条铁路一直贯通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口,打通整个中东欧的交通和运输网络。"

"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与合作已经可以成为'16+1'国家的模板,向其他中东欧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说明与中国之间紧密合作能够获得什么。"约万诺维奇表示。

爱沙尼亚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马尔科索(Lauri Malksoo)带来了爱沙尼亚的视角,他表示爱沙尼亚希望同更多的国家连通,这对爱沙尼亚有利。

"我们是俄罗斯的后院,基础设施又会受到西欧的影响。很显然,如果西欧对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介入过多,会引发俄罗斯的不满意。" 马尔科索表示,"而'一带一路'使得我们有了更好的拓展余地,对地区多元化是很好的助力。"

说到中东欧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马尔科索表示首先和经济项目息息相关,比如贸易和基础设施。

"在这点上中国扮演着主导作用,这将非常好地助推全球化,也使得我们这个地区不会被别人忽视。" 马尔科索说。

合作引有的欧盟成员“误解”

中国同中东欧合作的推进是故事的一面,与此同时,"欧盟因素"、"地缘政治"也是与会嘉宾谈及的主要顾虑。

《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称,过去5年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打开贸易渠道,中国在中东欧的存在加强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批评者提出,中国的存在还可能会弱化欧盟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力。

对此,马尔科索指出,"16+1"合作受到很多支持,也受到一些质疑,原因在于它同欧美在该地区的其他合作框架之间,是有交叉关系的。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专家金玲认为,有的欧盟成员认为是一种竞争性的模式,这是一种误解,在经济能力方面,欧盟的影响力非常强,也包括在东欧,欧盟仍然是最大的市场。

金玲指出,对于中欧国家来说,比如捷克,80%的贸易都是和欧盟国家开展;从投资角度来看,中东欧最大的三个投资者来自于欧盟国家,70%的投资额都是来自于欧盟;在体制方面,16个东欧国家中有11个已经是欧盟国家,他们要符合欧盟的相关监管框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信贷额度、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同这些国家的合作还不能完全展开。

不过,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的,"16+1合作"机制同中欧合作大局同步并举,致力于实现中国、中东欧国家和欧盟三方共赢。约万诺维奇也认为,其实在"16+1合作"框架下,三方也有更多的协同效益。

"16个中东欧国家中有11个是欧盟国家,另外5个是欧盟的候选成员国,这本身就表明了欧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约万诺维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更紧密的合作,特别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必能进一步深化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合作关系。"

本月底,李克强将赴布鲁塞尔参加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国外交部表示,欧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中欧双向投资活跃,投资领域不断拓展,形式更加丰富,欧盟一直是中国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

"有的欧盟成员认为一些中东欧成员国家存心靠拢中国来反对欧盟,这是一个非常消极的想法,这样的不良逻辑思维应该避免。"金玲认为,"在中欧关系层面,合作关系与日俱增,但是一些挑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在政策方向上,双方也有更强大的政治意愿克服这样的误解。"

"我们未来需要一起向欧盟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场'地缘政治游戏'。而是在多极化世界背景下为地区稳定与发展服务的双赢合作。"约万诺维奇在采访最后时表示。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