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刊文评“孩子像小大人”:童心缺位实则是成人越位

夏振彬/广州日报
2017-06-01 11:33
舆论场 >
字号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先祝读者“宝宝”们,节日快乐。

时至今日,儿童节早已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属,越来越多老、中、青年人在社交媒体上撒娇卖萌,自称“宝宝”。而真正的宝宝呢?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老成”。他们身心并未真正成熟,但一言一行却流露出“小大人”的样子:有的身着豹纹小西装、紧身哈伦裤,爱情类的流行歌曲张嘴就来,还时不时飙出几句印象里只有大人才能说出的话——凡此种种,说好听点是萌,但倘若没做好准备,“见多识广”的大人还真可能被吓一跳。

关于儿童成人化的担忧,早已有之。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还为此写了本书,名叫《童年的消逝》。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对比现实,这话即便有些言过其实,很多人也会心有戚戚焉。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伪大人”?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议题,但如果把它简化,把镜头对准一个个家庭,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以直接说,童心的“缺位”,实则正是成人的越位。

首先,伸手太长。在生活中,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小时候可爱了,不再童言无忌了,说来说去就是不再像以前那么“不可思议”、能做出超乎大人想象的事情了。“吐槽”之后仔细想想,孩子的童心、童真有没有获得“自然生长”的环境?

比如前不久,一首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引发网友共鸣,歌词写道:“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妈的孙女钢琴过了10级,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相比过去,现在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生活条件是优越的,但无疑也是辛苦的。很多孩子在起跑线上“你追我赶”,他们的业余时间被“管控”,甚至连爱好、特长、人生都已经被规划、被定制——于是,忙碌“打压”了童真,忧虑挤占着童趣,童年也已经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相去甚远。

此外,错误示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有所影响,他们的兴趣、习惯也常常能体现在孩子身上。很多爸妈对孩子的手工作业全程代劳,只为赢得老师的鼓励;有的家长热衷于各种有关孩子的竞赛、投票、评选,为了能赢,拉票、刷票甚至贿选,费尽心机……明代哲学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童心是一种内心的纯净,而这种纯净需要呵护,也需要引导和示范,很多大人以想当然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用攀比、功利、奢侈浪费等示范对孩子进行“催熟”,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身上自然流露出的那份灵性和美好,他们表现出的小小的好奇心、奇特的想象力,都值得珍惜和守护。而怎么与童心对话、如何陪伴孩子成长,这是门技术活,很多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其实是“无为”,其实是向孩子学习,让他们的世界多一点简单、纯净和美好。

(原题为《如何守住孩子的童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