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考故事|青海星全成:高考引导人们形成尊重知识的价值导向

曹婷/新华社
2017-06-07 16:56
中国政库 >
字号

“如果不是1977年恢复高考,现在我最多是村里的一名小学老师,哪能到省会城市生活,还有机会去人民大会堂参加民盟的换届选举呢?!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59岁的土族老人星全成,如今是青海民族大学返聘的教授,老人身形瘦小但精神饱满。

星全成来自青海省东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星家村。他因祖上曾是地主,1976年高中毕业后留在家乡干些农活,后来到村小学当了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从北京传到了星家村,他抱着试试的想法报了名。

“1977年的高考我准备得有些仓促,起初我担忧家庭成分影响报名,打听了几回确定高考不计家庭成分,采取择优录取,这才放心准备考试。由于那时没有明确的复习大纲,也没有指定的范围和课本,我复习了之前的高中课本,对考试并没有太大把握。”星全成说。

星全成回忆道,12月高原寒风刺骨,当年互助县只有一个考点,全县的考生都去县里考试。考前几天他从村里出发,碰到车就搭,碰不到就走段路。考完几个月后,当他收到县教育局的体检通知,才知道自己考入了青海省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系藏文专业。

“当时我们班有30多人,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6岁。”星全成说,1977年学校首次开设藏文专业,老师课前编写蜡纸,上课发复印的纸,到学期末这些复印纸集中起来就是课本。

1981年,星全成毕业后留校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回望恢复高考40年,星全成说,高考引导人们形成认可教育、尊重知识的价值导向,给予人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途径,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

“恢复高考后,每个学子都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家长们开始督促娃娃学习,给娃娃树立考上大学的目标,现在村里条件好的家庭还把娃娃送到县里上学。”星全成说,恢复高考后这40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希望子女上大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原标题为《 “77级”青海土族老人回望高考: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